中國文化外譯專題研究
主持人:湖南工業大學張冬梅教授
[主持人語]在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國家戰略的今天,譯好中國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東方智慧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本期推出的專欄,邀請多位學者以“中國文化走出去”國家戰略實施中的若干重要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從不同角度對“中國文化外譯”的若干核心問題展開探討,以歷史研究與理論探討相結合的方式,探索中國文化外譯、傳播、接受的機制和規律問題,以專業的方式回應國家戰略需要,推動翻譯研究為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中華文化軟實力提升服務。李偉榮、宗亞麗從歷時角度考察中西初識階段《易經》在海外的譯介和傳播,客觀地評析了《易經》傳入西方而促成的影響;王峰借鑒中國古典文論、譯論中的核心概念,將中國詩英譯流派分為“文雅”“文俗”“質雅”“質俗”四大流派,為系統研究中國詩英譯的理論與流派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劉紅華從發起者、譯者、翻譯策略與方法三個方面探究中國文學外譯模式,為增強中國文學外譯的實效提出了可資借鑒的參考;趙永湘、張冬梅借鑒傳播學經典5W模式,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從譯介主體、譯介內容、譯介途徑、譯介受眾、譯介效果五個方面,探索了中國文學“走出去”譯介模式。
10.3969/j.issn.1674-117X.2017.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