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珊
摘 要: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英語課堂中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突破教學重難點,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教學 整合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和網絡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變革,現代信息技術勢不可擋地進入了教育領域,對英語學科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出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英語教學環境,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學中單純講讀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而且能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創造一個更為真實的語言環境。
如何把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自從接觸多媒體開始,我就不斷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輔助教學中,切切實實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趣味性和多面性。
一、借助多媒體的“聲色”,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以直接興趣為主。小學生比較擅長于形象思維,他們更喜歡看童話、動畫、科幻和戰爭方面的電影電視,因為這種立體與動感畫面更能吸引他們,這就是直接興趣。興趣激發起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因之顯著提高。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有“有聲有色”,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使教學活動情理交融,有張有弛,學生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如在教句型"Where……?"時,我作了以下設計:新授前的熱身復習,首先在屏幕上出現一個電影院的場景,并同步配上充滿童音的錄音指示學生:如能在五分鐘內做對下面的聽力題目,便能觀看一部動畫片;接著,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幅色彩鮮艷的精美畫面,并配有聽力內容,學生在預覽課文的同時自然對新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順利地進入了課堂教學情景,產生開口講英語的欲望。
二、巧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英語課堂需要情境化,沒有情境化的課堂是毫無生氣的課堂。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進行教學,信息量大,節奏快,活化教材內容,交互性強,能產生多種感官的刺激,調動眼、耳、嘴、手的積極性,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授交通工具類詞匯時,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去上海參加世博會”的教學主題,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帶給學生新奇的感受,從而激發其求知欲。新授單詞與句型時,我巧妙地插入世博會主持人的聲音,一一參訪到場的動物們“How do you go to Shanghai?”,接著播放不同的車聲,讓學生聽音與主持人對話“I go to Shanghai by car.”,并配以祝賀聲和鼓勵聲,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發言。這時,學生的觀察、思維的表達都進入了最佳狀態,真正理解句型,為整堂課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給畫面配以不同的動作、加入了不同的聲音,在這樣的環境下,抽象的事物和句子變得具體、形象,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
三、活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講授新課時,要讓學生突破某一教學難點,非常困難。而信息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動畫、圖形及圖像變換的功能,使教材中靜態圖形動態化,以提示圖形、圖像的豐富內涵,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質,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一一化解,從而降低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教學重點得以順利解決。
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one How do you go there?,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left and r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我作了以下設計:在熱身環節,課件首先呈現不同指向的拇指,鍛煉學生快速判斷左右手的反應能力;講解交通規則的短文時,在屏幕上出現一個來自外星球的女孩Sarah,并同步配上Sarah的聲音與學生對話:Hello! Im Sarah; its my first time to Heyuan.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am? 接著,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幅Sarah站在不同的位置的圖片,學生立刻說出on the right side, on the left side,并用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來為她指路。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增大課堂教學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英語課堂上,有時候會發現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完成不了教學設計中的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體現教學效果。例如,在英語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在課件中一一呈現閱讀技巧,啟發、誘導和鼓勵學生運用技巧來提高閱讀的速度,順利完成閱讀理解題目;同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增加閱讀篇章,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進行質優量多的閱讀訓練。在教學的練習階段,可以在課件上巧妙地結合圖片和動畫來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題,激發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培養積極求異的創新思維能力。由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減少教師不必要的板書時間,因而,能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內贏得讓學生練習、鞏固、消化、理解的時間,也能營造一種輕松愉快、適度緊張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實踐出真知。在英語課堂中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F代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但這并不意味著信息技術可以替代其他一切教學媒體,如簡筆畫、錄音機、教學掛圖、實物等在課堂教學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視的。在信息技術和英語學科的整合過程中,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時一把雙刃劍,恰當、合理地運用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將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