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達
摘要:目的 觀察按摩配合參苓白術顆粒治療新生兒腹瀉的效果。方法 將2015年2月~2016年02月于我院兒科就診的120例新生兒腹瀉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腹瀉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按摩配合參苓白術顆粒治療。持續治療1 w。觀察兩組患兒經過相應治療后的治療有效率以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與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按摩配合參苓白術顆粒治療新生兒腹瀉相較于常規治療效果更為明顯著,能有效減輕新生兒腹瀉患者臨床癥狀、增強體質,值得大面積的推廣以及繼深入研究。
關鍵詞:按摩;參苓白術顆粒;新生兒腹瀉
幼兒腹瀉(新生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癥狀以腹瀉、低燒、嘔吐為主,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嬰幼兒剛剛出生消化功能未發育完全,生長發育迅速,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1]。本病致病因素主要為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主要臨床癥狀為:頻繁排大便、大便呈粘稠狀或水狀。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因此需要尋找一種簡單、高效的治療方法[2]。相關研究表明參苓白術顆粒能有效改善新生兒腹瀉癥狀,提高治愈率。筆者對我院兒科就診的120例新生兒腹瀉患兒進行按摩配合參苓白術顆粒治療,療效確切,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2016年02月于我院兒科就診的120例新生兒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女性27例,男性33例,年齡3~3~5 d,平均年齡(15.22±2.23)d;平均體重(3.42±0.35)kg;平均病程(1.49±0.22)d;臨床癥狀:22 例脫水,23 例嘔吐,15例低燒;觀察組中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齡4~34 d,平均年齡(15.34±2.19)d;平均體重(3.45±0.34)kg;平均病程(1.51±0.23)d;21 例脫水,25例嘔吐,14例低燒 ;家長均知情,并同意治療方案。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 依據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頒布的《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關于新生兒腹瀉的診斷標準以及我院兒科醫師臨床經驗制定。
1.3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觀察組中患兒均被診斷為新生兒腹瀉;②腹瀉癥狀發生3 d以上;③患者家長知情,積極配合;④患者其他體征正常,無其他嚴重內臟疾病。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嚴重性內臟疾病;②其他生命體征表現不正常;③家長對治療方法不接受,不配合者。
1.4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按摩配合顆粒參苓白術治療,口服參苓白術顆粒(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0399),規格為每帶6 g,參苓白術顆粒溶至母乳或奶粉中攪拌均勻,根據患兒體重選擇1/4帶至半袋一次,每日早晚一次,連續服用 1 w。按摩,腹部的按摩保持時鐘的順時針方向,因為腸的蠕動方向也如同順時針。在劃圈的同時,要盡可能平放手掌,輕撫嬰兒的腹部,同時觀察嬰兒表情,判要觀察寶寶是否有不舒服的反應,是否感到疼痛。按摩患兒小腹時要注意動作要輕且緩慢,因膀胱質地軟,易受刺激。如果壓力過大,會使寶寶感到不適。早晚各按摩1次/d,每次10 min。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主要包括抗感染、補液及酸堿平衡紊亂糾正治療。
1.5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兒經過治療后,相關臨床癥狀全部消除,體質恢復正常;顯效:患兒的相關臨床癥狀大幅度消除, 體質明顯改善;有效:兒的相關臨床癥狀得到一定消除,精神與體質相應恢復;無效:臨床癥狀幾乎無明顯改善, 甚至加重、體質與精神狀況無改善。總有效率 =(有效數+顯效數+痊愈數)/總數×100%。同時觀察患兒停止嘔吐、止瀉時間、低燒消退時間、糾正脫水時間。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都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療效對比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療效,觀察組患兒療效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兒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消退時間,觀察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新生兒腹瀉主要原因為消化道內感染和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內感染主要由致病微生物隨污染的器具或母乳進入消化道,因而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3]。患兒進食的食物或者是哺乳用具不衛生,帶有致病菌,亦有感染可能[4]。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者的傳染,如病房內暴發腸炎后醫護人員或者是患兒母親受染,成為病菌,可導致病原傳播[5];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常見于咽候、中耳炎、炎肺炎、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等[6]。
本研究表明,按摩配合參苓白術顆粒治療新生兒腹瀉相較于常規治療效果更為明顯著,能有效減輕新生兒腹瀉患者臨床癥狀、增強體質,值得推廣以及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嚴波.新生兒腹瀉的相關因素及臨床治療分析[J].當代醫學,2014,35:3-4.
[2]王剛.新生兒腹瀉脫水60例治療觀察與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5,01:67-68.
[3]周雪梅,陳海平,陸立東.影響新生兒腹瀉的相關因素及治療方法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183-5185.
[4]Annalisa Passariello,Gianluca Terrin,Maria Elisabetta Baldassarre,Mario De Curtis,Roberto Paludetto,Roberto Berni Canani. Diarrhea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21:2664-2668.
[5]胡妙珍.參苓白術顆粒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秋季腹瀉48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5):70.
[6]歐有平.參苓白術顆粒聯合西藥對小兒秋季腹瀉患兒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總病程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6,25(14):53-55.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