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萍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護理中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將患兒根據數字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除常規護理外,還需根據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①家長滿意度:觀察組為98.18%,對照組為83.64%,對比有差異(P<0.05);②并發癥:觀察組為1.82%,對照組為14.55%,前者低于后者,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小兒護理工作中,通過根據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對患兒采取護理措施,改善其病情,控制并發癥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兒護理;危重病;護理評分
小兒危重病發病急,治療難度大,病情兇險。其發病比較嚴重,預后情況相對來講比較差,同時患兒的體征和病癥經常會因為損傷部位比較多而彼此遮蓋,患兒要及時入院接受治療,醫護人員需在短時間內,評估其病情,并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在患兒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根據患兒病情,進行護理干預,鞏固療效,有研究表明[1],將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應用于小兒護理中,能夠為患兒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本文主要分析小兒護理中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110例患兒(2013年2月~2016年1月)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55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女23例,男32例,平均(5.49±1.15)歲。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根據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提供特殊護理,女21例,男34例,平均(5.76±1.43)歲。比較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經對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常規護理。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評估患兒病情,并根據患兒的疾病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護理人員要協助醫師完成操作,根據醫囑為患兒給藥,在用藥前、用藥中、用藥后均需觀察患兒病情有無變化,當發現異常后,立即告知臨床醫師。
1.2.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根據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提供特殊護理。評分內容包括患兒的臨床癥狀、生命體征指標等,分值越高,說明患兒的病情改善效果越好。
1.2.2.1針對評分低于70分的患兒,給予特殊護理。這類患兒的病情改善情況不夠理想,護理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指導患兒接受常規檢查,并根據自身經驗,迅速判斷患兒的疾病類型。針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兒,護理人員要給予心理安撫,可利用親切的語言或肢體動作,緩解其不良情緒。另外,醫護人員還要加強對患兒的飲食指導與用藥指導,加強對病房的巡查,加大護理力度,向患兒家長講述患兒病情,并講解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1.2.2.2評分在70~90分的患兒,給予強化護理。這類患兒在接受治療后,病情有所緩解,護理人員可告知患兒家屬無需過度擔心,患兒病情已經得到改善。除此之外,還要觀察患兒是否出現并發癥,一旦發生并發癥,需及時處理。
1.2.2.3評分超過90分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護理內容與對照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情況。家長滿意度評估:由患兒家長填寫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有護理模式新穎性、護理內容、護理技巧等,分值為0~10分,8分以上、5~7分、5分以下分別表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分析數據結果,t、χ2表分別檢驗計量、計數資料,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兒家長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對照組滿意度分別為98.18%、83.64%,前者高于后者,數據對比有差異(P<0.05)。
2.2患兒的并發癥情況分析 觀察組有1例患兒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1.82%,對照組有8例患兒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14.5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數據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危重病的治療難度非常大,患兒需要及時入院進行搶救,否則會危及到其生命。不過患兒的年齡較小,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兒難以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提高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并根據患兒疾病的具體嚴重程度,給予針對性干預[2]。利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評估患兒病情的嚴重程度,然后按照評估結果,提出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策,能夠獲取更好的護理效果。
據研究表明[3],將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應用于小兒護理干預中,有利于對患兒病情進行有效評估,保證病情評估的客觀性,降低誤評、漏評率,防止患兒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另外,這種護理模式能夠促使護士的護理技巧、護理水平提升,可實現分層護理,控制患兒的并發癥發生風險[4]。針對病情嚴重的患兒,給予加強護理,病情得到緩解的患兒則可采用常規護理。
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能夠將患兒的疾病嚴重程度反映出來,便于將具體的數據提供給醫護人員,由醫護人員根據患兒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提前做好搶救準備工作,便于及時處理患兒的特殊情況,改善患兒病情,獲取更好的治療效果。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的評分方式比較簡單,易于獲取患兒的相關指標,操作性強,能夠量化評估患兒的病情。有研究表明[5],采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對危重患兒的病情進行評估,能夠確定多系統器官或單器官功能衰竭狀況。在該評分法中所包含的項目較多,例如生理學指標、患兒意識、生命體征指標等,評估內容全面,評估方式系統化、科學化。
臨床針對危重病患兒,在給予搶救的同時,還需利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評估其病情,為患兒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改善預后。另外,這種評分方式還有利于醫護人員將患兒病情隨時掌握,以此為據,調整護理內容,促使護理質量提升。通過本次研究得知,觀察組按照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實施護理干預后,患兒家長滿意度明顯提升,患兒并發癥率降低。這表明這種護理模式的應用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可被應用于小兒危重病的護理干預中,有利于改善患兒的病情,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達到分層護理的目的,實現護理資源的合理分配。該評分法的應用能夠優化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紅梅.小兒護理中實施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09(06):195-196.
[2]林晏.小兒臨床護理中危重病護理評分法應用的可行性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1):1649-1651.
[3]吳宏赟,于會霞,陳華,等.淺談兒科門診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和搶救配合[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19):125-126.
[4]唐星.簡化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18):2318-2320.
[5]宋先耕.小兒危重評分配置護理資源在PICU患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4,09(02):242-244.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