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儒紅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麻醉恢復室的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1月~12月23例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采用全身麻醉,術后進入恢復室,通過創造舒適的環境,加強監測,保持呼吸道通暢,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詳細記錄引流物的顏色、性質、量,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臥位,確保轉運途中的安全。結果 全部患者恢復順利,其中2例出現疼痛,1例出現寒戰,經過積極處理病情穩定后送回病房。結論 麻醉恢復室嚴密、及時有效的觀察及護理是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安全度過麻醉恢復期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麻醉恢復;護理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Post Anesthesia Nursing Unit
ZHU Ru-h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nursing care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es of 23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2015 were reviewed. The patients were all cared by making comfortable surroundings,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keeping the airway open, implementing medical orders in time, closely monitoring the illness changes, fixing and keeping drainage tube properly, recording the color, property and amount of drainage, assisting comfortable position of patient, assuring the safe of patient in transshipmen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successfully. 2 patients had pain and 1 patient had shiver, they were back to war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s and care in strict, timely and effective ar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CU.
Key words:Laparoscopic;Radical prostatectomy;Anesthesia recovery;Nursing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歐美國家發病率高,在高齡男性中僅次于肺癌,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國近年發病率迅速增加[1]。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是目前治療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由于手術操作費時,加之部分患者器官功能減退,在麻醉恢復期容易出現并發癥,因此積極發現并妥善處理這些并發癥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共有23例前列腺癌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實施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臨床資料,經過麻醉恢復室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所有患者恢復滿意,現將護理管理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3例,年齡51~76歲,體重52~90 kg,平均65.82 kg。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Ⅲ級,其中Ⅰ級0例,Ⅱ級15例,Ⅲ級8例。合并原發性高血壓9例,冠心病1例,腦血管病5例,慢性支氣管炎2例,肺氣腫1例,2型糖尿病6例,手術時間3~6 h。
1.2結果 所有患者恢復順利,安全度過恢復期,2例出現疼痛,1例出現寒顫,經過有效治療后病情穩定送回病房。
2 護理措施
2.1創造舒適的環境 保持恢復室內環境清潔整齊,用物放置規范,光線充足,溫度維持在22℃~24℃,濕度在50%~60%。準備好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氧氣、吸引器以及各類藥品等。
2.2加強監測,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者進入恢復室后按順序連接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檢查患者肢體的約束情況、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引流管及皮膚黏膜等情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仔細核查,確認無誤后簽名。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維持其平穩。待患者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肌力恢復好,拔出氣管導管,予以氧氣吸入。聽診雙肺呼吸音,四肢要妥善固定,松緊適宜,避免受壓。
2.3高碳酸血癥的監測與護理 由于手術是在腹腔鏡下完成,且手術時間長,如果術中吸收過量CO2可引發高碳酸血癥[2]。因此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呼吸情況,聽診雙肺呼吸音。若患者出現煩躁,氧飽和度下降,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維持內環境的平衡。
2.4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處理在恢復過程中出現的不適并做好記錄 在恢復期過程患者會出現疼痛、躁動、惡心、嘔吐等一系列不適,針對患者出現的不適癥狀,要積極主動的采取護理干預,增加患者的舒適感。本組有2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疼痛,VAS評分在4~6分,其中有1例用了鎮痛泵,根據疼痛的程度調整鎮痛泵的劑量。有1例未用鎮疼泵,告知麻醉醫生后遵醫囑用特耐40 mg靜脈注射,同時向患者講述了疼痛的規律,轉移其注意力,觀察10~15 min后癥狀緩解,VAS評分在1~2分。另外有1例出現因低體溫出現寒戰,入室體溫35.0,通過將患者的衣褲穿好,蓋好被子,減少身體的暴露,輸注加溫液體,采用COCOON體表加溫系統給患者復溫,經過30min后體溫升至36.2℃,寒戰消失。
2.5做好心理疏導 由于麻醉恢復室都是手術后需要監測的患者,身邊沒有親人,特別是患者神志已清醒,還沒有達到拔管指征,其感受無法用語言表達。加之各種監護儀器設備的聲音,工作人員繁忙的工作環境,都會讓患者感到恐懼。因此我們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護理,密切關注麻醉恢復的進展情況,達到拔管指征的患者要及時匯報麻醉醫生,遵醫囑拔除氣管插管,消除患者的不適。在麻醉恢復期間,我們對患者的各種疑惑應給予細致解釋,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其個性需求,幫助其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順利度過麻醉恢復期。
2.6引流管護理 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打折、脫出,保證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物的顏色,詳細記錄引流量,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師進行處理。
2.7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臥位 根據病情在患者術后可將床頭抬高30°~45°[3],在腘窩處放一個小軟枕,減輕患者手術后由于體位引起的不適。該體位首先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其次還可以降低患者腹部手術切口的張力,減輕疼痛;再次有利于引流液的集聚,便于引流。
2.8確保患者轉運途中的安全舒適 維持患者合適的體溫,確保引流管引流通暢。轉運者在患者的頭側,主動和患者交流,關注患者的感受,讓患者體會到到醫護人員的關心,減輕手術后帶來的不適。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手術,對麻醉恢復室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護士應首先了解在恢復期可能發生危險的相關因素,評估患者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有針對性采取護理措施,從而促進患者早期康復。
參考文獻:
[1]董雋,高江平,張磊,等.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8:432-434.
[2]韓文勇,李水清,李民,等.高齡患者后腹腔鏡手術的麻醉管理[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7,7:971-978.
[3]石群,高小雁.體位護理干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33):3009-3010.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