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and perforation of abdominal cavity organs)的螺旋CT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臨床資料17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17例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的CT表現(xiàn)和手術證實。結果 17例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中有8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占47.06%)、5例腸結核穿孔(占17.65%)、2例腹部外傷致空回腸穿孔(占29.41%)、1例異物致 乙狀結腸穿孔(占5.88%),各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主要CT征象表現(xiàn)為:①10例劍突下隱窩積氣;②15例肝下肝圓韌帶間隙積氣;③9例網(wǎng)膜囊積氣;④7例穿孔臟器周圍局限性積氣;⑤15例腹腔積液;⑥3例腹膜后間隙積氣;⑦6例腸壁增厚。結論 CT可以直觀地顯示臟器穿孔異物以及破裂口等,繼而準確判斷出腹腔游離氣體的多少以及游離氣體的有無,為臨床提供準確的參考數(shù)據(jù),能夠作為腹部X線片的重要輔助手段。
關鍵詞: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螺旋CT;診斷效果
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最為首選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X線片攝取,但是由于腹腔內的游離氣體很難被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X線片無法準確提供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穿孔的具體部位以及具體病發(fā)原因等,所以診斷價值首限[1]。筆者將根據(jù)相關工作經驗,綜合分析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螺旋CT診斷效果,為治療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參考,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臨床資料17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10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63±3.25)歲,平均體質量為(70.11±21.12)kg;文化水平:2例本科以及本科以上、6例大專、3例高中、6例初中以及初中以下。平片檢查:14例有在同期術前接受腹部平片檢查、3例由于外傷未實施腹部平片檢查。
1.2方法 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6排16層螺旋CT機,取患者仰臥位,掃描層厚:7~10 mm;螺距:0.78~1.50;掃描條件:120 KV,320~450 mAs,常規(guī)采用窗寬200HU/窗位40~60HU。
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是較為常見的急腹癥,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①起病急;②病程進展快;③往往合并腹膜炎。早期診斷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能夠為臨床治療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的手術證實 17例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中有8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占47.06%)、5例腸結核穿孔(占17.65%)、2例腹部外傷致空回腸穿孔(占29.41%)、1例異物致 乙狀結腸穿孔(占5.88%),各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主要CT征象表現(xiàn) 主要CT征象表現(xiàn)為:①14例劍突下隱窩積氣,占82.35%,見圖1;②15例肝下肝圓韌帶間隙積氣,占88.24%,見圖2;③9例網(wǎng)膜囊積氣,占52.94%,見圖3;④7例穿孔臟器周圍局限性積氣,占36.84%;⑤15例腹腔積液,占88.24%;⑥3例腹膜后間隙積氣,占17.65%;⑦6例腸壁增厚,占35.29%。CT可以直觀地顯示臟器穿孔異物以及破裂口等,繼而準確判斷出腹腔游離氣體的多少以及游離氣體的有無等, 與此同時能夠為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患者的合并癥診斷提供更為有價值的信息。
3 討論
3.1螺旋CT對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定位診斷價值分析
3.1.1分析肝圓韌帶裂隙積氣征 肝圓韌帶裂隙積氣在本文病例中好發(fā)與胃腸道穿孔者,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不難說明肝上間隙是空臟臟器穿孔后氣體最容易聚集的部位,對穿孔的敏感性比較高,但是沒有很高的特異性[2]。采取回顧性研究方法不難發(fā)現(xiàn),在8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例中,其中有6例觀察到肝圓韌帶裂隙積氣征存在,而大腸和子宮穿孔患者中卻沒有看到肝圓韌帶裂隙積氣征存在。基于此,在筆者看來,在胃十二指腸上部發(fā)生穿孔時,氣體很容易順著小網(wǎng)膜上逸,繼而出現(xiàn)肝圓韌帶裂隙,因此肝圓韌帶裂隙積氣可以作為診斷胃十二指腸穿孔與否的一個主要征象。
3.1.2 CT對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破裂口的顯示能力。在螺旋CT掃描過程中。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直接征象為內容物外溢,一旦觀察到此種征象,便可以明確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具體部位和具體大小等[3]。但是,由于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直接征象的顯示受到胃腸道蠕動和腹部氣體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正確檢出率往往不夠高。本文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破裂口的檢出率為5.88%(1/17),螺旋CT 的應用顯然可以提高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破裂口的顯示能力。
3.2腹腔游離氣體的CT顯示技術 腹腔游離氣體是診斷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可靠依據(jù),但是常規(guī)腹部窗很難區(qū)分腹內是有氣體還是有脂肪,因此容易造成漏診的情況,因此需要采用大窗寬技術或者低窗位技術。寬窗位不僅僅能夠明確區(qū)分腹內氣體和腹內脂肪,而且還能夠清晰地顯示出護腹腔內的脂肪和積液。在筆者看來,針對急腹癥患者,全腹CT掃描之后可以采用常規(guī)低窗位和大寬窗技術,繼而能夠避免少量游離氣體在腹部空臟臟器穿孔病例的漏診情況[4]。
3.3鑒別診斷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腹腔內有大量的游離氣體皆是因為胃腸穿孔或者胃腸損傷所導致的,但是胃腸道外器官子宮穿孔也會導致腹腔游離氣體。本文相關研究中有1例患者是因為子宮積膿自發(fā)穿孔而引起的,一旦發(fā)生子宮穿孔情況時,氣體會隨著膿液進入到腹腔中,繼而引起腹腔游離氣體情況出現(xiàn)。自發(fā)性子宮穿孔會導致氣腹癥狀,好發(fā)于老年女性人群[5]。因此,在臨床上如果碰到女性老年人群時,需要綜合考慮到游離氣腹是不是本身存在的病灶,從而降低誤診率。
參考文獻:
[1]潘昌遠,許茂盛.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螺旋CT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09,24(5):498-501.
[2]潘竹樓,計鵬飛.腹部空腔臟器穿孔104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2(4):392-394.
[3]吳樹榮,任建英,魏太生,等.螺旋CT對腹部空腔臟器穿孔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2,13(1):45-48.
[4]楊少民,孟崴,胡秋根,等.128層螺旋CT在腹部空腔臟器穿孔定位中的價值[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3,10(3):507-514.
[5]張道彩.基層醫(yī)院腹部空腔臟器破裂穿孔的CT診斷及應用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8):82-83.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