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三婷
摘要: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高頻超聲對于診斷甲狀腺腫瘤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甲狀腺腫瘤患者63例,對比超聲檢查結果和病理結果,分析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診斷特點。結果 經超聲診斷63例患者,其中多發結節患者40例,單發結節患者23例;所有患者中21例患者經超聲診斷為惡性腫瘤,42例患者經診斷為良性腫瘤,這其中亞急性甲狀腺炎5例、甲狀腺囊腫2例、囊性病變2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7例。其中經病理活檢為甲狀腺癌,但經超聲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2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6.83%(61/63)。由于惡性腫瘤的內部血流信號豐富,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檢出率較高。結論 對于甲狀腺腫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和高頻超聲檢查,能夠快速準確地確診患者的病情情況,給予臨床確診甲狀腺惡性腫瘤給予了關鍵性信息,并且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不便,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高頻超聲;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腫瘤是一種發生于頸部的常見腫瘤,主要表現為可隨吞咽動作活動的頸部腫塊,嚴重者會使患者產生呼吸和吞咽困難以及聲音嘶啞等癥狀。甲狀腺腫瘤有良性和惡性的區別,其中惡性腫瘤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癌,一般會表現出生長較快的或者單個腫塊。目前,在臨床上診斷甲狀腺腫瘤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超聲檢查、細胞涂片檢驗和甲狀腺功能化驗[1]。其中,超聲檢查在臨床使用最為廣泛,是發現甲狀腺腫瘤的重要手段,可初步判定腫瘤性質。本文選取了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超聲發現的甲狀腺腫瘤患者63例,經病理學活檢診斷為甲狀腺腫瘤,整理并分析相關資料和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診治的甲狀腺腫瘤患者63例,追溯其超聲檢查結果,分析其一致性及良惡性腫瘤的超聲診斷特點。其中男33例,女30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37.1±3.9)歲;結節直徑在0.5~5.0 cm,單發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有23例,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患者40例。
1.2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采用以探頭頻率為7~12 MHz,高頻彩色多普勒(西門子s-1000和東芝790)超聲診斷儀高頻線陣探頭對患者甲狀腺進行全方位掃查。仔細從三維立體以三軸為中心的多個方向進行觀察,觀察患者甲狀腺結節的大小、位置、縱橫比、邊界和結節包膜是否完整,以及甲狀腺平面與長軸生長方向。之后,對結節內部回聲情況進行觀察:有無囊性變,有無蜂窩狀或海綿狀結構,有無鈣化灶、鈣化直徑大小及后方聲影。最后觀察結節周圍是否有腫大淋巴結,以及腫塊內部及其周圍的血流參數情況。采用細針針吸活檢術或根據手術結果對結節病理學結果與超聲診斷進行追蹤對比,分析診斷符合率。
1.3超聲檢查血流信號觀察 甲狀腺腫瘤的超聲檢查信號:良性腫瘤在腫塊內部會不出現血流信號或者血流信號很弱,在腫塊周邊會存在一定得血流信號,也有極少數會不顯現血流信號,血流信號一般呈現出環狀或者星點狀;惡性腫瘤的腫塊內部和周邊均會表現出較強的血流信號,且呈現出棒狀或者絮狀的粗大、雜亂狀血流,亦或是有分枝狀血流分布。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統計,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檢測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種診斷結果比較 根據超聲診斷和病理學診斷,可以看出,有2例甲狀腺癌被超聲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大。超聲診斷的確診率為96.83%(61/63),見表 1。
3 討論
由于甲狀腺位于人體頸部,且位置表淺,使用超聲高頻探頭檢查可以非常清晰地顯現其信號圖像,利于觀察。并且對于甲狀腺的良性和惡性腫瘤在超聲檢查的結果上也會具有不同的圖像差異,如腫塊內部及周邊血流情況、腫瘤數目、鈣化灶、邊界形態等。而甲狀腺腫瘤中良性腫瘤主要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大、甲狀舌管囊腫、甲狀腺腺瘤、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多發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中的常見病癥。多為甲狀腺腺瘤,主要表現為頸部包塊,多呈現圓形或橢圓形,有光滑感,無壓痛感,會伴隨吞咽上下移動,常具有完整的包膜,起病隱匿、多無癥狀。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會表現出血供不豐富,包塊具有清晰的邊界,少數會出現囊性病變,鈣化灶多為斑塊樣。結節性甲狀腺腫大多表現出多結節性,多為碘缺乏或者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乏引起,壞死及出血而形成囊腫。行超聲檢查可發現腺瘤內呈蜂窩狀或海綿樣結構,周邊可見低回聲的暈圈,鈣化灶亦表現為斑塊樣。亞急性甲狀腺炎起病較急,常伴有甲狀腺區疼痛、壓痛及發熱、咽痛等癥狀,這是由其病變范圍決定結節大小的,超聲多表現為不規則的回聲減弱區。甲狀腺惡性腫瘤中轉移瘤和淋巴瘤較為少見,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是多起源于濾泡上皮細胞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多由于遺傳、輻射、雌激素或碘缺乏等引起。超聲檢查示腫塊內部及周邊血流信號豐富強烈,二維顯示腫塊多不規則,邊緣可有成角,呈蟹足狀改變,包膜較少或不完整,邊界模糊,易見多點狀鈣化灶,且鈣化灶較為微小[2-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超聲診斷63例患者,其中多發結節患者40例,單發結節患者23例;所有患者中21例患者經診斷為惡性腫瘤,42例患者經診斷為良性腫瘤,這其中亞急性甲狀腺炎5例、甲狀腺囊腫2例、囊性病變2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7例。其中經病理活檢為甲狀腺癌,但經超聲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2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6.83%(61/63)。由于惡性腫瘤的內部血流信號豐富,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檢出率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甲狀腺腫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和高頻超聲檢查,能夠快速準確地確診患者的病情情況,給予臨床確診甲狀腺惡性腫瘤提供了關鍵性信息,并且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不便,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偉生.彩色多普勒超聲用于診斷甲狀腺腫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12):38-39.
[2]劉明霞.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腫瘤的臨床價值研究[J].醫學信息,2016,29(5):68-69.
[3]楊俊.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腫瘤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9):79-80.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