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宇
時間像火狐貍一樣在看不見的地方狡猾地奔跑,看得見的是聞雞起舞的年景初現(xiàn),和可以互污的小伙伴在一起嬉笑迎新。平時一見面就跟你熊抱的小A來了,怎么鏗鏘玫瑰變成蓮花似的不勝嬌柔。大家罵她“裝”。你猜人家怎么說,卿等沒看見荒唐特朗普裝成本屆美國總統(tǒng)了嗎?人生不能只是扛著、跑著、等著,還得裝著不是。
您瞧!吃出哲味雞精來了。其實,細品“裝”字絕非貶義,意思是,就算裝也要裝成高人。弗洛伊德早就說過:裝成某種行為,模仿某種行為,往往真的能獲得這種行為。裝,早在一個世紀前就成為職業(yè)人必備的特質(zhì)啦。
無知在下總以為學渣再怎么裝,也裝不成學霸,后發(fā)現(xiàn)一位自詡念書特孫子的同學,輸了起點,贏在終點。這位在當?shù)貭I銷咨詢界一統(tǒng)江湖的同學,出道前像一個不安分的逗號,隨意更換站位,效擬榜樣;東成西就后再把自己“裝配”在更高一級的“圈層”里,重組過往那些靠譜的經(jīng)驗,畫圓了轉(zhuǎn)型升級的句號。
中國人自古講求“裝”。《禮記·冠禮》中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自以為是的人和自以為裝的人,到底誰愛裝?答案是都裝。只不過一個沒譜,一個有點譜。在儒雅人面前裝優(yōu)雅,裝著裝著你就成了明天的模樣。沒有刻意的“裝”,哪來自然導出的好形象?
陪一花癡女友去應聘,她一下相中了這個單位,為啥?看過多少讓你化悲痛為力量的撲克臉HR,總算逮著一位氣質(zhì)達標的招聘專員。想透視公司文化嗎?先看第一個取景框。
人類大腦有項特殊技能:即使基于極少的信息也能做出迅速判斷,被稱作“薄片擷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初次見面的兩個人,基本會在2秒鐘之內(nèi)為對方做出判斷。“裝”是一種積極的印象管理策略,展現(xiàn)自己的不同和優(yōu)越。
戈夫曼的“擬劇論”理論認為,社會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在后臺準備,在前臺表演,努力向他人展現(xiàn)最好的自己。
裝者,此行不孤。灰姑娘變白天鵝,匹夫成貴族,都有一個“裝模作樣”的過程。世界觀的本質(zhì)是觀內(nèi)心,只要不與他人拉仇恨,盡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靠譜的“裝”是命運擺渡的方法論構成。
曾采訪一CEO,談及愛好時,他說:“我從小就有西裝控,大學時,用三個月的打工錢買套西裝。穿上西裝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見自己未來的老板范兒。”當時,我送其一成語“整裝待發(fā)”。裝者,“壯”行前飾于“衣”。從職場小白上位,只靠神勇嗎?智者善裝,情懷正當。
有一種“裝”叫期望值管理。行為科學認為,激勵力=期望值×工作態(tài)度。企業(yè)別只喊“激勵”的空口號,來點實際的,給員工一個“裝”的舞臺。有老板恨鐵不成鋼,說員工“穿龍袍也不像太子”,可不穿龍袍,或永遠被釘在“潛龍勿用”的柱上了。要知道,機遇是留給那些只掙兩千元,卻非裝作一萬元工作狀態(tài)的人的。
倘有人說你“裝”,千萬別不舒服。讀一本靠譜的書《瓦爾登湖》,讓你春風眉目新:如果一個人跟不上伙伴,也許是他聽到了生命的另一個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