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要】 目的:研究觀察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眩暈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70例腦供血不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銀杏達莫進行治療,對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在用藥前及用藥后15 d分別對患者血液動力學、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進行檢查,以作比較。同時以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總有效率為臨床觀察指標。結果:通過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各項指標改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映發生率為4.3%,相對較低。另外,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2.9%。結論:通過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用藥安全、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銀杏達莫; 腦供血不足; 療效觀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038-02
腦供血不足是指腦組織局部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屬于老年人的常見疾病[1]。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腦供血不足發生率逐年上升。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微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影響循環系統正常運行,導致血流下降,造成小腦、腦干及大腦組織出現功能性障礙,常出現眩暈癥狀,多為旋轉性眩暈,眩暈發作時常約2~5 min,維持2~15 min[2-3]。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眩暈能夠促使缺氧缺血組織的血液供應情況得到有效改善,為了觀察其臨床療效,本文進行了相應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70例腦供血不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例,女52例,年齡20~70歲,平均(56.25±7.13)歲。所有患者均經MRI或者CT檢查,TCD或者DSA提示腦灌流動脈有狹窄或者閉塞的改變,同時伴有眩暈、頭沉、頭暈等癥狀,符合腦供血不足診斷標準,排除腫瘤、腦出血及腦梗死等疾病而導致眩暈的患者。另外,所有患者均無凝血功能異常,以及腎、肝、心等臟器功能障礙的情況,生命體征平穩。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用藥選擇。商品名:銀杏達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3516。(2)試驗前,首先對患者進行基礎性常規檢查,具體包括頸椎X片、經顱多普勒、腎功能、肝功能、心電圖、血、大小便檢查等,另外,檢查作為本次研究觀察指標的血液動力學、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試驗期,治療第1、2、3、7、10、13天進行相應隨訪,對患者癥狀體征進行檢查。試驗后,第15天,首先對患者進行基礎性常規檢查,如上文所述,另外,同樣檢查作為本次研究觀察指標的血液動力學、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觀察其中的變化。
1.2.2 用藥方法 首先對患者進行基礎性常規治療,包括控制凝血指標、血脂、血糖、血壓等,在此基礎上對患者用250 ml生理鹽水+30 ml銀杏達莫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連續15 d。
1.3 觀察指標
在用藥前及用藥后15 d分別對患者血液動力學、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進行檢查,以作比較。同時以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總有效率為臨床觀察指標。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包括:紅細胞變形指數、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各項指標包括:基底動脈、左右大腦后動脈、左右大腦前動脈、左右大腦中動脈。
1.4 療效評價標準
無效,眩暈等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有效,腦供血不足伴隨癥狀有所好轉,眩暈癥狀發作頻率及程度得到大幅降低,減少60%左右。顯效,腦供血不足伴隨癥狀改善明顯,眩暈癥狀基本消失,至少減少85%左右。治愈,伴隨癥及眩暈癥狀基本消失。總有效率=(有效+顯效+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患者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比較
在用藥前對患者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進行檢查,經過用藥治療15 d后再對患者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從檢查結果可以看出,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降低明顯,紅細胞變形指數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眩暈起到了相應效果,見表1。
2.2 治療前后患者TCD檢測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各項指標比較
用藥前對患者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從檢查結果可以看出,患者大腦前、中、后動脈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5 d用藥治療,檢查結果顯示,大腦前、中、后動脈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較治療前有明顯增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銀杏達莫治療的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情況
通過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眩暈,臨床治療結果顯示,無效5例、有效6例、顯效32例、治愈2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2.9%;出現聲音嘶啞、口干1例,出現惡心、頭暈、嘔吐、皮膚過敏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
3 討論
腦供血不足發病人群大多是老年人,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腦供血不足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一旦發現疾病一定要給予治療[4]。腦供血不足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眩暈,大約可占88%,具體的臨床癥狀:(1)在腦供血不足前期,可能出現運動神經功能失靈,伴隨著肢體痙攣、突然跌倒、走路不穩、持物跌落、活動不靈、說話困難、吐字不清、突然嘴歪等癥狀。因此,一旦發現有上述癥狀發生,要立即到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2)腦供血不足會直接影響腦部分析區域,從而導致感覺神經、感覺器官出現問題,表現出的癥狀包括肢體突發性疼痛、突發性眩暈、視物不清、舌麻、唇麻、面麻。同樣,當出現上述癥狀時要立即到醫院就診。(3)如果患者存在昏昏沉沉的征像,并且不是由于過度疲勞引起的,那么可能就是腦供血不足的現象。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喪失正常判斷力、智力減退、意識喪失、多語急躁、表情冷漠、孤僻、沉默寡言等癥狀[5]。
腦動脈硬化是導致患者出現腦供血不足眩暈的發病基礎,腦供血不足會導致神經元缺失、腦蛋白損害、神經遞質改變、膽堿能受體缺失、蛋白石合成異常、葡萄糖利用減少、能量代謝障礙等,腦功能將受到嚴重損害。患者如果長期受腦供血不足影響,不僅眩暈癥狀會越來越嚴重,還會出現空間記憶障礙、海馬區細胞死亡等癥狀,一旦患病死亡率達20%~30%,因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顯得至關重要[6]。銀杏達莫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雙嘧達莫、白果內酯、銀杏苦內酯、銀杏黃酮,具有調節末梢血液循環、改善細胞代謝、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素、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調節血管張力,降低紅細胞聚集與血液粘稠度,促使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防止氧化磷酸化解偶聯反應,確保細胞線粒體在正常呼吸狀態下,避免細胞膜離子轉運紊亂,對大腦可能出現的水腫、缺血進行保護。大量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能夠充分證明,銀杏達莫注射液能夠有效改善,紅細胞攜氧能力、變形能力,改善腦血循環,有非常強的血管擴張作用,緩解血管的痙攣和椎動脈阻力,提高缺血部位和周圍健康組織的血流量[7-8]。對于眩暈這一癥狀,該藥物通過激動組胺H1受體擬組胺作用,對外周血管、心、腦作用明顯,從而促使缺血細胞血流量得到有效改善,這樣缺氧組織葡萄糖、氧的利用率就會顯著提高,腦血流量得到增加,從而腦循環、代謝就會恢復正常狀態,祛除由微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腦供血不足。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動力學各項指標、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各項指標改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映發生率為4.3%,相對較低。另外,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2.9%。由此可見,銀杏達莫治療腦供血不足眩暈,從患者病理、病因入手,能夠促使缺氧缺血組織的血液供應情況得到有效改善,腦組織的能力得到有效恢復和保護,用藥安全、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盧慎強,褚梅.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丁咯地爾治療60例慢性腦供血不足療效觀察[J].貴州醫藥,2012,36(12):1095-1096.
[2]李翠芝.銀杏達莫聯合乙酰谷酰胺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13):1025.
[3]趙恩平.銀杏達莫聯合倍他司汀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J].中國實用醫藥,2013,8(8):152-153.
[4]牛春建,楊玉飛.銀杏達莫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7):27.
[5]楊曉俊.銀杏達莫、丁咯地爾聯合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1):451-452.
[6]張宇華.倍他司汀聯合銀杏達莫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治療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2,7(8):162-163.
[7]毛小燕.中西醫結合治療40例眩暈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24(2):447.
[8]朱俊芳.針刺聯合銀杏達莫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11):47-48.
(收稿日期: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