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財政“十三五”規劃》的有關要求,日前,財政部正式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樓繼偉指出,加強會計工作,推進會計改革,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抓手。會計工作正面臨著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繁重任務,更要有全局性、更要有針對性、更要主動作為。
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趙鳴驥多次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會計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規劃綱要》貫徹落實好。全國各級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各單位以及廣大會計工作者應積極行動起來,認真學習、全面領會、積極貫徹、扎實推進“十三五”時期各項既定改革任務,切實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發展,積極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實現,共同推動我國由會計大國向會計強國邁進。
剛剛出臺的作為指導我國未來5年會計事業改革與發展行動總綱的《規劃綱要》,由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組織保障等4個部分組成,總結了“十二五”時期會計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果和重要經驗,直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確立了“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系,基本實現會計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圍繞總體目標,《規劃綱要》明確列出了4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會計法制和會計標準體系更加科學。修訂《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及其配套法規、規章,完善會計監管、行政執法機制,切實落實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的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會計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完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全面推行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加強其他會計審計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動各項會計審計標準體系的貫徹實施。
會計工作轉型升級取得實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夯實會計基礎工作,積極融合新技術、新手段,推動會計核算技術的優化升級;以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為抓手,引導、推動管理會計廣泛應用;探索會計信息資源有效利用機制,進一步推動各單位會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政策引導、經驗交流,不斷強化會計工作在信息利用、資本運營、價值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范等方面的職能作用。
會計工作者執業能力明顯增強。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會計人才評價等政策并發揮其導向作用,促進廣大會計工作者知識結構進一步優化、職業道德素養進一步提高、執業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培育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會計人才隊伍。
會計管理體制更加完善。按照依法行政要求,進一步理順中央、地方、部門、行業組織(團體)在會計管理方面的權責關系,進一步健全、完善以間接管理為主,法律手段、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會計管理體制。
為此,《規劃綱要》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各項重點改革任務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加快推進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健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推進管理會計廣泛應用、完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會計服務市場、實施會計人才戰略以及繁榮會計理論研究等九大方面共計32項具體措施,并就如何做好貫徹落實工作作出明確部署,確保各項目標和重點改革任務落到實處。(據《中國會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