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貞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22-0097-02
摘要: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供銷合作社原有的單一購銷業務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新的改革之路。文章從財務的角度,簡要分析了供銷社企業在改制過程中的會計變化。
關鍵詞:供銷社企業 改革改制 財務變化
天水土特產品公司是甘肅省供銷合作社的直屬企業,成立于1953年4月,是甘肅省供銷社系統最早的二級批發企業之一,在其60多年的發展中,曾經為繁榮城鄉市場,促進商品流通,擴大城鄉經濟交流,振興農業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有的單一的商品二級批發業務已經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逐漸被市場經濟所淘汰。由于在改革開放初期未能跟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步伐,仍沿用計劃經濟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企業經營陷入嚴重虧損、面臨倒閉的窘境。2003年,天水土特產品公司按照當時的政策啟動了全員“買斷”的改革之路,但由于公司連年虧損,財務惡化,資金緊缺,買斷費無從兌現。面對這種情形,絕大多數職工都選擇離開企業自謀出路。
2008年9月,在全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公司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改制組建了由甘肅省供銷社控股、全體職工參股的新型企業——天水華陽實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重組、改制,逐步建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企業股份化、公司股權多元化,理順社企關系,建立起以產權為紐帶,系統管理、行業管理和出資人管理相結合的新型管理體制。新公司充分發揮原有資產和渠道優勢,開展多業經營,在不斷擴大供銷社原有的農資化肥等傳統經營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房地產、物業服務等熱門行業業務,企業的經營也向全新的領域滲透,逐步走向了穩步健康發展的路子,也把供銷合作社企業打造成為聯結市場更緊密、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會計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不斷調整完善財務管理方法和會計核算方式,助力企業改革改制。
一、會計核算的變化
會計核算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成本核算方面。由于企業的主營業務發生了變化,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具體內容也相應變化,成本核算的內容、方法、科目、規則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一)企業改制前
企業改制以前,經營業務主要是農副產品、廢舊物資收購,農資化肥和日用工業品的批發和零售,會計核算執行的是《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的設置和運用以及會計核算方式都是依照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進行。雖然2001年新的《企業會計制度》開始實施,但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基本維持不變,會計記賬仍然以手工為主,會計電算化工作處于嘗試階段。
當時的會計核算業務主要是商品的購銷核算、零售核算及庫存商品的核算。批發業務按照商品品種進行明細核算,按照加權平均法結轉商品銷售成本;零售業務以商場柜臺銷售為主,以柜組為單位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月末結轉商品進銷差價。在實行增值稅以后,零售企業銷售商品的售價是含稅售價,即在商品的售價里包含了增值稅銷項稅額。由于零售業務“庫存商品”科目是按售價記賬的,在設置“庫存商品”科目的同時,要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商品銷售時也按售價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即在平時暫按售價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到月末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后,再對“商品銷售成本”科目進行調整,將平時按售價結轉的商品銷售成本調整為商品銷售進價成本。
(二)企業改制后
企業改制以后,房地產和資產經營業務成為了企業的主營業務,會計部門就要相應建立房地產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改制后新成立的企業執行的是《小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準則》出臺后,轉為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為了能與企業的實際經營業務結合起來,在會計制度規定的基礎上,增設了部分一級科目和二級科目。
1.增設一級科目。主要是核算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會計科目,主要有:(1)“開發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房地產開發的費用和成本,包括:開支的拆遷補償費、土地出讓金或受讓價款及相關稅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建筑安裝工程費、配套設備費等費用;開發采用出包方式的,根據預付給承包商的款項和工程進度估價的開發成本;工程采用自營方式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分配應由開發產品承擔的公共配套設施費、計提應上交有關部門管理的維修費和分攤的間接開發費用;應予資本化計入產品成本的借款費用等;結轉開發完工并驗收合格的房地產成本。(2)“開發間接費用”科目。本科目相當于工業企業的“制造費用”,核算為開發產品而發生除應由行政管理部門承擔的費用以外的各項間接費用。(3)“開發產品”科目。本科目核算已開發完工、經驗收合格的房地產。(4)“出租開發產品”科目。本科目核算用于出租經營但尚未轉為固定資產的土地和房屋。(5)“周轉房”科目。本科目核算安置拆遷居民周轉使用的房屋。編制資產負債表時,以上5個會計科目的期末余額,均計入報表的“存貨”項目。
2.增設二級科目。(1)在“主營業務收入”科目下設置了“商品銷售收入”“房地產銷售收入”“商鋪租賃收入”“物業管理費收入”“倉儲收入”五個二級科目,分別核算各類收入,并按部門進行明細核算。(2)在“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下設置了“商品銷售成本”“房地產銷售成本”兩個二級科目,分別核算商品銷售和房地產銷售的成本。(3)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下設置了“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房地產銷售稅金及附加”“資產租賃業務稅金及附加”“物業管理業務稅金及附加”“倉儲業務稅金及附加”五個二級科目,分別核算各類業務應負擔的稅金費用,并按部門進行明細核算。
3.基本核算方法(流程)。房地產業務發生的所有開發費用都在“開發成本”下核算。開發成本下一般設置基礎設施費、公共配套設施費以及開發間接費用等明細核算與商品房開發有關的所有費用支出。取得的銀行貸款在長短期借款里核算,借款和銀行貸款的利息支出計入開發間接費中。一般房地產投入資本達到總投資的一定比例就可以預售商品房,而預售的房款在預收賬款里核算。在客戶用預收款發票換正規的商品房銷售發票時,再將預收賬款中相應部分的款項收入結轉至銷售收入,同時按比例從開發成本中結轉銷售成本,并計算繳納增值稅。
房地產業務是按預收賬款和銷售收入預繳所有稅金(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整個開發項目完成以后,再進行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項目匯算清繳。
二、會計制度的變化
在企業改制前的較早時期屬于計劃經濟,供銷社企業基本采用的是統購統銷制度,企業必須嚴格按國家統一的供銷合作社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當時實行的是計劃管理的原則,農副產品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以及由供銷社嚴格控制實行統一管理,所有購進量和供應量、購進標準和供應標準、購進價格和銷售價格等,都由國家計劃來確定。在會計核算方面,企業在發生農副產品銷售業務時,按收購價格計算的價值(部分農副產品加收購稅金)進行出庫,即作為銷售成本,而發生的大量生產性費用,卻全部歸入商品流通費。核算內容的多樣性和管理體制的復雜性是其特點。
在企業改制后,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了規范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適應企業主營業務變化的需要,以《小企業會計準則》為基礎,按照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會計制度。做好房地產財務的預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籌資資金,有效控制和合理配置公司的財務資源。由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具有資金密集度高、開發周期長、區域差異大、受宏觀環境影響大、產業波及面廣等特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內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如果企業不能有效的應對,就可能引發財務危機。因此,在建立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同時,著重加強了以下幾方面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1)籌集資金的管理。為了保證公司經營的需要,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合理運用資金,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能,加快資金周轉,提高自有資金的收益率,是公司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對各項支出統籌安排,分別輕重緩急,嚴格控制,注重節約,防止浪費,既是會計人員的責任,也是財務管理的重大課題。(2)經濟核算的管理。通過財務活動加強經濟核算,改善經營管理,降低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消耗,增加積累,提高投資效益和經濟效益。(3)財務預算管理。在房地產企業內部推行財務預算管理,首要工作便是結合房地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通過完善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確保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4)制定會計信息化實施辦法,全面實施會計信息化。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學習和運用專門的會計軟件,將公司所有會計業務納入會計信息化核算范圍。
三、結語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供銷合作社企業在為農村商品流通、農民生產生活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天水土特產品公司的改革實踐可以看出,供銷社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經濟形勢和政策指導是密切相關的。在這一過程中,財務部門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會計核算必須緊跟企業的業務經營而相應完善和調整,才能充分發揮好會計的服務與監督職能。在當前供銷社事業蓬勃發展的新時期,會計工作要積極吸收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的最新成果,將其綜合運用于供銷社企業管理之中,并通過建立完善的企業經營機制和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社有資產的管理,實現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供銷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J
參考文獻:
[1]鹿春平.供銷社企業改制如何進行規范化操作[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03,(03).
[2]林建,陳元忠.供銷合作社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及其會計處理[J].商業會計,2015,(04).
[3]關濤.國內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08,(18).
[4]卻運新,程麗琴.改革改制企業有關會計核算的思考[J].商業會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