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芳
【摘要】 目的:研究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對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腔鏡手術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腔鏡手術護理模式基礎上,采用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對宮腔鏡手術期間護理服務模式的滿意度,在圍手術期內出現寒顫、低體溫、感染等并發癥的人數,手術前后不同時間的體溫水平變化幅度,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對宮腔鏡手術期間護理服務模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圍手術期內寒顫、低體溫、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前后體溫變化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對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護理,臨床效果非常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術中液體保溫; 宮腔鏡; 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098-02
隨著近年來微創手術治療技術的日益成熟和臨床應用范圍不斷拓寬,宮腔鏡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由于該手術模式具有對機體創傷小、術后恢復速度快、并發癥出現可能性低等幾大優點,深受患者青睞[1]。但宮腔鏡手術操作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灌注液,這會使患者的體溫水平明顯降低,對子宮內膜血管的收縮過程產生抑制,較長時間處于低體溫狀態下會導致寒戰反應的出現,使機體耗氧量呈現明顯上升的狀態,使麻醉藥物的代謝速度明顯減慢,使術后的麻醉蘇醒時間明顯延長,增加并發癥,對預后產生不良影響[2-3]。本文以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對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護理,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已婚33例,未婚20例;已產29例,未產24例;年齡23~75歲,平均(41.2±8.6)歲;發病至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時間1~7個月,平均(2.4±0.9)個月;體重43~71 kg,平均(53.8±7.4)kg。觀察組:已婚34例,未婚19例;已產
28例,未產25例;年齡21~78歲,平均(41.4±8.3)歲;發病至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時間1~9個月,平均(2.8±0.5)個月;體重41~75 kg,平均(53.4±7.2)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腔鏡手術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腔鏡手術護理模式基礎上,采用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患者在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采用生理鹽水注射液作為灌注液,膨宮的壓力水平該控制在80~120 mm Hg,膨宮液流量水平控制在240~260 ml/min,在患者的臀下端位置入一個廣口的液體收集瓶,對宮頸溢出的液體進行收集。沖洗液、輸注液放置于可以調控的恒溫箱中,在37 ℃下進行保溫處理,手術操作過程中輸入一定的液體,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30 min由專人負責對室溫進行調節,手術室內的溫度水平控制在22 ℃~25 ℃,濕度水平控制在40%~60%。在患者的上身覆蓋棉被,最大程度避免身體有不必要的暴露。消毒操作的時候可以將室溫水平調節至26 ℃~28 ℃,皮膚消毒的操作時間應盡可能縮短,消毒之后先給患者進行適當保暖后再逐步降至室溫狀態[4]。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對宮腔鏡手術期間護理服務模式的滿意度,在圍手術期內出現寒戰、低體溫、感染等并發癥例數,手術前后體溫水平變化,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等幾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滿意度評價方法:在宮腔鏡手術治療結束后,出院當天通過不記名打分的方式了解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80分以下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5]。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經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為79.3%;觀察組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在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期間出現寒顫、低體溫、感染等并發癥9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0%;觀察組出現低體溫等并發癥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共住院治療(12.94±2.39)d,觀察組共住院治療(8.13±1.81)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手術前后體溫水平比較
觀察組手術前后體溫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體溫低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臨床上對宮腔鏡手術患者術中體溫狀況尤為關注。相關文獻報道,宮腔鏡術中低體溫事件的發生率達到60%左右,術中低體溫狀態會直接導致寒戰的出現,使麻醉藥物在患者體內的代謝速度明顯減慢,使麻醉蘇醒時間進一步延長,使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明顯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出現的可能性。因此,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對該類患者在術中的體溫水平進行維持,可以有效預防低體溫事件的發生,使手術治療的效果提高,降低術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6]。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宮腔鏡手術術中低體溫狀態不僅會對凝血功能造成影響,還會使傷口感染率增加,使術后恢復速度減慢。因此,在對患者提供溫暖舒適的手術環境的同時,還應該通過輸液加溫方式進行干預[7]。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實施液體保溫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相對溫暖舒適的手術環境,使術中的體溫水平能夠保持穩定狀態,防止寒戰及其他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術后快速康復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8]。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在圍手術期內出現寒顫、低體溫、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前后體溫水平變化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應用術中液體保溫護理模式對接受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護理,臨床效果非常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春梅,陳碧珠,吳曉茹.護理干預對減少子宮切除手術低體溫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4):107-108.
[2]錢惠芬.輸液加溫法預防術中寒戰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3):233-234.
[3]高金蓮,曲海芹.復合保溫改善腹部手術術中低體溫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18):45-46.
[4]鄭曉藍.術中液體的保溫護理對宮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160-1161.
[5]蔡小嫻,黃雪蓮,梁瓊.綜合保溫措施對圍手術期患者的保護作用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27(2):48-49.
[6]丁亞文,孫玉娥,趙寶蘭,等.不同溫度灌注液在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中的應用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1,15(2):11-12.
[7]李曉敏,袁曉紅,錢紅艷.保溫干預對全麻婦科手術患者體溫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5(7):52-53.
[8]唐翠明,練敏,黃永紅.灌洗液對前列腺電切手術患者體溫影響的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29(10):1245-1246.
(收稿日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