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君
提起《水滸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宋江、林沖這樣的大咖。一百單八將排名靠后的一些人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孫立,綽號病尉遲。地勇星,梁山位列39位,只能算是中基層干部。
其實,從他的能力來看,此排位嚴重靠后。
病尉遲的解釋,大體有兩種說法:一是作名詞用,生病之意,“淡黃面皮,落腮胡須”,二是作動詞用,使之病,超越之意,比尉遲恭還要厲害。書中對他的描述:
八尺以上身材,射得硬弓,騎得劣馬,使一管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海邊人見了,望風而降。
孫立有個師兄,名曰欒廷玉,武力極強,坐鎮祝家莊,讓宋江頭疼得很,打了數次都攻不下。欒廷玉的弟子祝龍,同林沖PK三十回合都能不分勝負,孫立師叔的功力自然更強。孫立的出場戰績,那是相當的不俗。與梁山五虎將中的呼延灼(天罡星8位),大戰三十余合不分勝負。兩個在陣前左盤右旋,斗到三十余合,不分勝敗。宋江看了,喝彩不已。
三打祝家莊時,同天罡星33位的拼命三郎,戰斗五十回合,生擒石秀。盡管施耐庵補了一句“看官聽說,石秀的武藝不低似孫立,要賺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了”,“不低似”三字,反而更見石秀確實武力弱于孫立。何況,欒師兄于一側觀戰,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司機,若非八九分的真實,豈能逃出他的法眼。
征遼幽州之時,遇遼軍二先鋒,史進(天罡星23位)敗于瓊先鋒之手,孫立瀟灑出場,以箭、槍、鞭組合,斬寇先鋒于馬下,高下分明。
論武力,孫立能力之強,幾近于五虎將;論出身,位及提轄,與魯智深、楊志為三大提轄;論座次,遠遜史進、石秀,天罡星序列未入,地煞星也未列首位。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會這樣?
第一,企業文化的格格不入
孫立出場的方式,便同梁山文化格格不入。梁山高舉替天行道的旗幟,堅持忠義雙全的路線,講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更講究義氣為重、知恩圖報。宋江給晁蓋的通風報信,晁蓋給宋江的月夜贈金,朱仝雷橫仗義私放宋江……這些事件,盡管違背了職業操守,但很見義氣,江湖上都要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這成就了梁山“義氣”的金字招牌。
孫立一行準備上梁山,得到宋江攻打祝家莊失利的消息,表現得很不到位:
孫立聽罷,大笑道:“我等眾人來投大寨入伙,正沒半分功勞,獻此一條計策打破祝家莊,為進身之報如何?”石勇大喜道:“愿聞良策?!睂O立道:“欒廷玉那廝,和我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我學的槍刀,他也知道;他學的武藝,我也盡知。我們今日只做登州對調來鄆州守把,經過來此相望,他必然出來迎接。我們進身入去,里應外合,必成大事。此計如何?”
一個“大笑”,一句“那廝”,足以讓人生出“此乃小人”的聯想。
須知,“那廝”乃是你的師兄,為自己進身之用,居然準備出賣師兄,何其無恥也?當年林沖上梁山,被王倫所逼,要投名狀,內心都糾結許久。
出賣也便罷了,做痛苦萬分之狀,灑幾滴淚水,也能換幾分同情,居然“大笑”。足見無恥也。
兩個“如何”,將急于立功的心態,馬上拿下師兄的迫切,暴露無遺。
宋大人在攻打祝家莊時,聞此會大喜;但宋大哥事后想想,對師兄都能這么狠的人,不可不防,不可重用啊。
同企業文化的不匹配,是孫立的第一失誤。
第二,領導相處得若即若離
深刻領會領導意圖,同組織保持高度一致,是職場的不二法門。領導作為組織的代表,不緊跟領導,怎么領會意圖,怎么保持一致?
恬然如公孫勝,在晁蓋逝世后,卸去心靈負擔,對宋江支持不遺余力,毫無保留,眾頭領扶策宋江出來主事。吳用、公孫勝勸道:“哥哥且省煩惱;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傷?且請理會大事?!?/p>
隱忍如林沖,不爭權不奪利,當年火并王倫,依然讓出老大席位,關鍵時候旗幟鮮明,積極表態。林沖與吳用、公孫勝并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次日清晨,香花燈燭,林沖為首,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
灑脫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柳,見到宋江也寒暄客氣,抬舉有加,魯智深道:“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p>
如果說第一印象欠佳,后續還可彌補。補位補得到位、補得出色,也能得到領導的青睞與信任。
矮腳虎王英,與宋江第一次見面,在環境優美的清風山,王大王要吃宋江的心肝,這個印象很不好。但得知宋大哥的身份時,納頭便拜,言聽計從。此后青州劫囚車,江州鬧法場,成為宋江的心腹,抱得美人歸。
神行太保戴宗,與宋江第一次見面,在草滿囹圄的江州牢房。因為宋江不繳納常例錢,被稱為黑矮殺才、賊配軍。但在宋江公布身份后,起身望著宋江便拜。此后江州做跟班,白龍廟聚義,再到請神醫為宋江治病,立即成為宋江的鐵桿,機密之事皆得參與。
孫立首次見宋江,沒叩首下拜,沒熱烈表揚,一副愣頭青神色。上山之后不向領導噓寒問暖、時常走動,也不積極找領導匯報思想、溝通想法,宛若游離于體制之外,宋頭領豈能放心,豈會重用?
未及時向組織靠攏,是孫立的第二失誤。
第三,山頭平衡的政治需要
梁山的大山頭之中,有頗多的小山頭。其中,實力強勁的,當屬二龍山、揭陽鎮、登州派。
很耐人尋味的是,宋江在安排梁山座次時,小山頭排名不動。少華山的三頭領,朱武、陳達、楊春,桃花山的李忠、周通,白虎山的孔明、孔亮二兄弟,排名均未變更。
而涉及此三個山頭的干部,都有個別調整。
二龍山時期,頭領順序:魯智深是老大,楊志第二,武松老三。梁山排座次時,魯智深13位、武松14位、楊志17位,武松變到楊志之前。
揭陽鎮三霸,其實乃三組兄弟。李俊李立,穆弘穆春,張橫張順。梁山排序之時,按“哥哥優先,弟弟居后”的順序,本無可厚非,但李、穆二兄弟,均是哥哥入天罡,弟弟入地煞,但張氏二兄弟,均在天罡之列。
同樣,在登州一行八人中,孫立毫無疑義的是帶頭大哥,功力最高,名聲最響,功勞最大。蹊蹺的是,列入天罡序列的,卻是解珍、解寶兄弟。
打亂原有小山頭的次序,歸于梁山大山頭的規則。估計在布局梁山干部一盤棋時,宋江大人做如此思考。
小山頭利益的破局,是孫立的被動承受。
第四 ,圈子關系的漸趨邊緣
梁山時期,人才引進缺少專業的評估體系,所以引薦人就很重要。這點很好理解,正如到阿里巴巴上班,帶著馬云的推薦信,力度自然十足。
孫立上梁山,是臨時決定,也是被動決定。他沒有引薦人,僅是鄒淵有三個相識的人(相識,但不熟):楊林、鄧飛、石勇,皆非一流人物。在投奔梁山的途中,碰到石勇,才知其他兩人認識的,已被活捉。石勇說起:“宋公明去打祝家莊二人都跟去兩次失利。聽得報來說楊林鄧飛俱被陷在那里不知如何。備聞祝家莊三子豪杰,又有教師鐵棒欒廷玉相助,因此二次打不破那莊?!?/p>
戴宗、李逵,能力不高,但江州時同宋江一起患難,多次相救,上山的引薦人就是宋江。二龍山被梁山并購時,三大頭領中的武松,與宋江是老相識,當年的結拜兄弟,引薦人自然也是宋江。盧俊義名望之高,排序自當靠前,如果忽悠也是一種引薦,他的引薦人就是吳用。
從引薦人的條件上,孫立沒進入梁山核心人員的法眼,是邊緣人。
同樣,在登州派系中,他也是比較孤立的。解珍解寶二人落難獄中,樂和提到:你兩個須是孫提轄的兄弟?建議二人向孫立求救,二人卻央求樂和向顧大嫂報信:只有那個姐姐,和我弟兄兩個最好。把我的事說知,姐姐必然自來救我。足見二人同孫立關系較遠。
鄒淵、鄒潤受孫新相邀,才加入團隊。顧大嫂道:“這兩個是誰?”孫新道:“便是那叔侄兩個最好賭的鄒淵、鄒潤。他和我最好,若得他兩個相幫助,此事便成?!?/p>
孫新、顧大嫂夫妻二人,更是此次活動的策劃者,甚至拔刀相向,以親情逼迫孫立。鄒淵道:“只怕他不肯落草?!睂O新說道:“我自有良法。”
顧大嫂身邊便掣出兩把刀來,鄒淵、鄒潤各拔出短刀在手。孫立叫道:“嬸子且??!休要急速行,我從長計較,慢慢地商量。”
孫立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眾人既是如此行了,我怎地推卻得開?不成日后倒要替你們吃官司?罷,罷,罷!都做一處商議了行?!?/p>
登州派中,牽頭人是孫新,其他人內心也更親近孫新,他仍被邊緣化。
梁山與登州的圈子,他都在邊緣地帶。這是孫立的第四失誤。
有此四大失誤,決定了孫立的排名,雖然委屈了點,亦在情理之中。所謂才高運蹇,更是因果使然。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