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春
(沙灣縣林業技術推廣站 新疆沙灣 832100)
新疆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對策研究
郭新春
(沙灣縣林業技術推廣站 新疆沙灣 832100)
新疆沙灣千泉湖的擬建面積為1311.3hm2,由于在湖區內有3000多個泉眼,所以其被稱為“千泉湖”,湖區內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因而其建設有利于對規劃區內的濕地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本文對新疆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就其建設對策進行研究。
新疆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對策
在新疆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擁有豐富的景觀資源,且湖區內的土地權屬十分明確,周邊交通比較發達,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因此,在對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進行開發建設時,要注重對其自然環境的保護,將規劃區內的生態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1.1 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根據調查,在規劃區內有1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棲息,包括白鶴、鸕鶿、大雁等。在千泉湖規劃區域的周圍有大量的蘆葦和次生林,并有面積遼闊的天然草場。蘆葦的面積多達12000畝,次生林和天然草場的面積分別為2800畝和20000多畝。在眾多的植被中,有些可用于食用,有些可用于工業生產,有些則能作為藥材,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各種植被還能起到改善和保護環境的作用。
1.2 擁有豐富的文化多樣性
千泉湖規劃區存在與干旱的荒漠區,是一片天然的綠洲濕地,其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比如,在1300多年前,唐朝的老將領程咬金層扳斧砸泉,成為千泉湖神秘的古代傳說之一。此外,在千泉湖還用有軍墾文化、綠洲文化,以及名族特色十分明顯的哈薩克族游牧文化等。
1.3 擁有豐富的水資源
在沙灣縣境內,全年的河流總徑流量有20.58億m3,地下的出水量有31554萬m3,可開采量為18757萬m3。而在千泉湖濕地公園規劃區內,其年徑流量平均為8.34×106m3,柳樹溝水庫擁有303.08km2的面積,其水位為425.88m,水庫的只能怪容量為1.33×107m3,由此可見,濕地公園規劃區內的水資源是十分充足的。
2.1 生態保育區
生態保育區的規劃面積為700.6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53.4%。此區域不會過多的進行人工建設,而重點對水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進行保護。通過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吸引更多的鳥類來棲息,從而使濕地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能夠更加豐富。此區域內重點對科研監測設施和巡護設施進行建設,以便隨時掌控濕地公園內的水禽生境、水質變化情況和水鳥疫病疫源等,并通過管護和巡護設施等對規劃區域內的生態系統進行保護。
2.2 生態恢復區
生態恢復區的規劃面積為239.1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18.2%,其主要功能是對被干擾和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恢復,從而確保濕地公園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在生態恢復區內,重點對區域內的植物進行恢復,并對水系駁岸進行處理,對水岸水系進行保護。而在濕地公園的中期建設中,則要主要對生態系統進行恢復,包括對水系進行疏通,對水岸進行恢復和保護,對植物和鳥類棲息地進行恢復等。在后期的建設中,要根據生態系統的恢復情況,繼續或者更換恢復手段,恢復區的最終目標是要恢復沼澤濕地和水系。
2.3 科普宣教區
科普宣教區的規劃面積為30.7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2.3%,主要作用是科普宣傳和戶外休閑。科普宣教區的建設是在建設中期極性的,主要建設一些科普設施,如植物認知長廊、觀鳥長廊、濕地凈水功能展示區等。通過疏通區域內的水系、營造濕地植被景觀、建設濕地科普宣教中心等手段,對濕地公園的到訪者進行濕地公園科普宣教,為其課外學習和接受環境教育的機會。因此,科普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參觀、實驗、清理垃圾,以及露天講座等。
2.4 合理利用區
合理利用區的規劃面積為299.5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是22.9%,主要功能是將濕地公園的各項資源進行整合,以便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因此,綜合考慮濕地公園內現有的景觀條件,結合其在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區域倍定位為集觀光、休閑、游憩、體驗等為一體的區域。游客可在濕地公園內觀鳥、體驗生境和生態農漁,并開展各項娛樂活動等。建設初期主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使其能夠形成暢通的陸地和水上交通系統,打造優美的濕地景觀。
2.5 管理服務區
管理服務區的規劃面積為41.4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3.2%。管理服務區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停車場、廣場、交通服務區、紀念品服務區、游客服務點等。停車場主要是為了方便游客進入服務區和廣場;廣場主要是游客集散中心,能夠為游客提供座椅、遮陽、避雨等設施;交通服務區則主要為游客提供停車和用車服務;紀念品服務區則主要售賣一些具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和土特產;游客服務區主要提供咨詢、投訴處理、景區宣傳資料發放等服務。
綜上所述,新疆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植被資源和大量的水資源等,其實際建設具有很強的可行性。所以,根據每個功能區的功能特點,對區域內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從而對規劃區內的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保護。
[1]林思雨,曹文秋,王雨晴,等.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大青葉蟬及小蜂資源調查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6,53(10):1850~1857.
[2]丁戎,白楊.天山北坡典型濕地公園生態保護與利用規劃研究——以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6):4,589.
F592.7
A
1005-7897(2017)12-0047-02
20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