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彬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080)
淺析校園的景觀設計
鄧彬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080)
校園景觀設計在滿足美化校園環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更應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校園文化的傳承、地方文化的體現。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底蘊的最佳載體,充分體現文化藝術、校園歷史的傳承、校園本身的特有風格。每所學校都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文化背景和發展歷程,校園景觀設計應反映出每所學校獨特的文化及歷史發展、教育特色,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校園;景觀文化;景觀設計
學校不僅是師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更是教師及學生日常生活、休閑活動、展現校園文化、人文精神塑造的場所。校園景觀設計在美化校園環境,滿足師生審美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能體現學校自身特有的歷史文化底蘊、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在設計一個學校的景觀時,既要考慮環境的美化、合理的布置、整體的和諧,又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結合學校自身特有的歷史文化、精神文明、辦學理念去設計校園景觀、美化校園、展現文化要義、傳達文化育人的氛圍和校園精神文化的傳承。
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將有效提高師生對校園景觀的滿意度,實現校園環境及文化藝術、教育空間的優化。校園景觀設計應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因地制宜,從校園整體的生態環境出發,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利用校園原有基地特色,應充分挖掘基地特質,減少因建設施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過度改變。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狀態。
生態園林景觀首先是在設計觀念上強調“以人為本”,追求“生態平衡”“建筑、人、環境”相結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人為本”的原則被普遍運用,也成為校園景觀設計的一個主導理念,人性化需求在校園規劃中逐漸被放大,一個科學的校園景觀設計更被師生所追求,校園景觀設計應充分考慮師生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求,滿足師生在校園里的生活需求,從而對師生的行為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由此不難看出,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校園景觀通常是將文化、教育、美學集于一體,是承載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來自歷史的積淀,各個學校在多年的辦學歷史發展進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校園的人文景觀,是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相結合的體現,將學校的理念與景觀融合在一起,是同時具有精神性和服務性的景觀,使得其具有不同的魅力和功效。校園景觀文化既反映出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又反映出當下校園的風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在校師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的物質基礎和載體,校園景觀是物質對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校園文化在校園環境的建設中,特別是精神環境的營造是時常被忽略的,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由于缺乏對學校自身文化的挖掘,對于學校這個育人場所而言,校園環境所展現的文化要義,以及所傳達的文化育人的氛圍和校園精神更加彌足珍貴,目前普遍的高校文化僅僅是體現在雕塑小品,校訓等方面,很少有能體會到校園特色的地方。因而沒有形成能夠反映學校自身精神的校園景觀,還有盲目的追新求異,使一些很有歷史價值,最能體現校園文化的精神沒有從景觀設計上體現出來,形成千篇一律的校園景觀現狀。校園景觀設計應結合學校的歷史、學校的辦學理念等校園文化,發揚和繼承學校獨一無二的文化傳統,將歷史融合于校園景觀設計之中,以體現出學校特有的歷史淵源。通過景觀改造,協調新景觀,形成既有歷史傳統又有現代氣息的校園,突出校園品牌,強調其獨特性,因此,校園景觀應營造豐富交流空間和人文環境的內涵,體現自身所特有的風格和特色。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創造出較高審美價值的精神啟示,每一個校園景觀元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都反映出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宗旨,精神價值和審美意識等。
所謂的地域文化,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穩定性。而景觀地域性文化往往更多的體現在自然環境上,包括影響制約地域文化形成與發展的地形、地貌、植物、水、氣候等地景的組成元素,這些元素直接影響景觀的面貌,給人們等最直觀地感受地域特征。
在進行校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挖掘學校所處地域的歷史文脈,并在校園景觀設計體現出來,不僅可以形成極富特色的校園環境,而且可以加深人們對校園所在地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特定地區的自然氣候、人文、地形地貌、鄉土植物都是影響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濃厚的地方文化聚集著同一地區不同時空背景下人類的智慧和精神,也是校園文化可以吸取的養分。
校園景觀設計不只是美化校園環境、為師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知識交流學習氛圍,其目的是為人而用,為師生服務。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底蘊的最佳載體,充分體現文化藝術、校園歷史的傳承、校園本身的特有風格,注重濃厚的人文氣息及和諧的校園環境,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1]王占君.高校校園景觀設計與精神內核的融合[J].城市學刊,2015.
[2]王梟萌,韋學飛.高校校園景觀人性化分析——以玉林師范學院景觀劃為例[J].藝術科技.
TU984.14
A
1005-7897(2017)12-0053-02
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