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云
(山西省原平市林業(yè)工作站 034100)
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展望
劉巧云
(山西省原平市林業(yè)工作站 034100)
森林資源作為國家的重要生態(tài)資源,受到國家的重點保護及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森林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病蟲害入侵,對我國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林業(yè)健康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目前我國在林業(yè)病蟲害防治工作及對森林資源破壞的現狀不容樂觀,為此我們需要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森林資源;病蟲害;防治
森林資源是一個國家不可估量的財富,它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及生態(tài)效益,但近年來,我國森林資源受到了病蟲害嚴重破壞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森林資源中病蟲害情況嚴重影響了森林的正常發(fā)展,導致人類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受到嚴重的損失。因此需要我們加大了防治森林病蟲害的力度,并采相應的措施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生。
1.1 森林病蟲害出現面積增大
根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在20世紀50年代我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只有100萬hm2,到現在已經達到了1100萬hm2,隨著森林面積的不斷增加,導致致品種相對單一的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和產業(yè)開發(fā)投入的不足,導致在人工林中經常發(fā)生一些病蟲害肆掠情況,人工林的植被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并且致使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無法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展開。
1.2 森林病蟲害的種類繁多
目前,黑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和天幕毛蟲、松毛蟲、青楊天牛、落葉松尺蛾等病害蟲對我國森林植被已經造成嚴重的影響,其中病蟲害發(fā)生有高達8000余種,還包括有200余種嚴重的森林病蟲害。時至今日仍然有部分病蟲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和控制,而且每年均會有3~5種小型的森林病蟲害向大而積的流行性病蟲害轉變。一些病蟲害只在局部地區(qū)會有發(fā)生,另一方面有些病蟲害情況又只在部分植被品種間進行傳播,雖然為應對某些種類的病蟲害的發(fā)生己經采取了適當多的防治措施,但是依然還有許多潛在病蟲危險存在[1]。
1.3 森林病蟲害頑固難治
我國在70世紀80年代末時常有森林蟲害病的暴發(fā),其傳播速度快、破壞程度高、難以根治等情況嚴重影響著森林植被的健康成長。蟲害病不但會時常爆發(fā)成災,而且有些害蟲年年暴發(fā),不僅迫害性強且頑固難治,嚴重影響我國森林資源產業(yè)的正常發(fā)展。有些地區(qū)的檢測設備跟不上,無法及時發(fā)現森林病蟲害在前期的基本癥狀,等到己經擴散的病蟲害被發(fā)現時已經晚了,導致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過程過于被動,其次,雖然當時我們對病蟲害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病蟲害的繼續(xù)發(fā)生,但由于病蟲害的繁殖能力強很難從根源控制。
1.4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與缺乏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與其相關部門之間在分工合作上存在不協調的現象,導致很多地方單位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部門處在孤立無援,孤軍作戰(zhàn)的局面,森林病蟲害現象沒有引起相關林業(yè)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具體的工作中,把重點放在了植樹造林上面,而忽略了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現狀,導致森林病受病蟲害的威脅越來越廣,而且病蟲害種類繁多,頑固難治,使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期處在被動局面。其原因是因為病蟲害防治工作與相關部門之間的思想和防治行動上沒能達成一致,各個部門之間沒有統(tǒng)一思想,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zhàn)勝困難;另外在森林防治工作上沒有全局觀念,都在各司其職的干的自己的工作,如在苗木的采購方面,在造林方面等,缺乏統(tǒng)一認識。2015年國家林業(yè)局把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納入到造林司管理總,其目的就是要病把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到整個森林系統(tǒng)中去。
2.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我們想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就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把森防工作貫穿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森林防治工作的重點就是預防,但這不僅僅是森林防治部門的任務,更是需要社會的高度配合及支持的。①我們要在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全社會的森防意識,并要結合《森林法》、《植物檢疫條例》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把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實到社會大眾身上,并強調目前森林病蟲害面臨的嚴峻形勢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嚴重后果。②森林病蟲害給森林資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要站在減少損失的基礎上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由于森林病蟲害具有廣泛性及長期性等特點,需要我們在思想上樹立與病蟲害長期做斗爭因此要在思想的上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下定決心與病蟲害做長期斗爭。相關部門及單位要把森防工作放日常工作的首位,明確責任,強化森林管理,保護森林資源,把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的防治工作滲透在整個森林系統(tǒng)中,并做好病蟲害防治領導工作。
2.2 選定合適的苗木預防
我們必須因地制宜立足于當地的地理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基本因素,為確保森林植被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得到良好發(fā)展,在此前提下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觀察林木的生長動態(tài)并根據防治預警體系提供的相關材料。選用一些優(yōu)質的苗木在適合造林的環(huán)境下種植,預防一些危險性病蟲害對植被的影響,其關鍵措施在于必須加強對種子、苗木、森林木材等可傳播病蟲害植被的介質,運輸采取嚴格的檢疫措施對苗木進行安全植被檢疫。才能確保森林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其次;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觀察林木的生長動態(tài)并根據防治預警體系提供的相關材料,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推算森林病蟲的發(fā)展趨勢,并在第一時間內掌握病蟲害發(fā)生的情況,方便快速的有效的對病蟲害采取治療措施,利用有效時機對苗木裁定種植前對苗木進行檢疫,有效的的清除上苗木可能攜帶的危險性害蟲,這樣才能確保種植苗木的正常生長,有效的減少森林病蟲害的發(fā)生。
2.3 調查病蟲害的種類
我們要根據森林病蟲害的現狀,我們要確定造林地之后,要調查樹種造林周邊環(huán)境原來的病蟲害現狀并分析病蟲害的種類,數量、危害森林的情況并調查病蟲害相應的天敵發(fā)生情況,例如,在森林資源中存在很多益鳥及有益生物可以抑制害蟲的繁殖和蟲害的發(fā)生,當在森林出現大范圍的、嚴重性的病蟲害現象時,需要我們根據森林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消滅無培育價值的森林病蟲害和相互交叉感染的樹木。例如桑科植物,避免其他樹木受到病蟲害的入侵,例如我們常見的毛白楊、云冷杉、椴樹受到松毛蟲、青楊天牛以及落葉松尺蛾的入侵,并針對病蟲的侵害建立森林病蟲害檔案,便于今后在治理病蟲害方面有參考價值并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2.4 加強林木檢疫,嚴防危險性病蟲傳入
加強對森林植被的檢疫、和防止森林危險病蟲害的入侵“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作為工作方針。根據實際情況,在森林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貫徹落實針對性研發(fā)藥效較高引誘劑和生物制劑,針對森林病蟲害現象,我們需要在防治過程中研發(fā)出適合病蟲害現象的有效引誘劑及和生物制。讓森林病蟲害得到有效的防治和控制,進一步提高生態(tài)效益。另一方面在研發(fā)藥劑時需滿足毒性量小、選擇性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沒有副作用的要求,其次設定不同的的作用位點,藥劑低毒、藥劑的運用效果可達到高效又無藥劑殘留的要求,更好的促進樹木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夠保證森林病蟲害不會泛濫成災。
總之,在社會快速消耗資源與能源的形勢下,森林資源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但目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現象日益嚴重,想要有效利用及開發(fā)森林資源,就需要針對森林中病蟲現象進行分析并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減少森林病蟲害現象的發(fā)生,進而提升森林系統(tǒng)的生態(tài)效益及經濟效益,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劉欣,潘宇峰,馬曉乾,等.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與展望[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06:277.
[2]袁彬.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及應對措施[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6,02:94~95.
S763
A
1005-7897(2017)12-0133-02
2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