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長
(清流縣林畬林業站)
淺談促進我縣林木種苗培育發展的對策
陳木長
(清流縣林畬林業站)
現如今,經濟的發展已經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了,因為我們再也犧牲不起了,生態環境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單個的地區或者某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全世界共同的話題。我們不僅要發展經濟,更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不再惡化,而為了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林業的發展,因為森林是整個生態環境不至惡化的基礎。想要發展好林業,林木種苗的培育發展就不得不重視,這是林業建設的基礎,本文根據我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林畬林業站的一些工作經驗簡單分析了一下現如今種苗培育的現狀,并提出一下促進我縣林木種苗培育發展的對策,希望可以推動林木業得以更好的發展。
林木種苗;林業培育;發展;對策
我國自從工業革命之后,國內的生態環境惡化現象就變得非常的嚴重,過度的伐木毀林和開發建設致使森林資源急劇的減少,現在已經嚴重得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而想要保護生態環境,就不得不重視林業的發展,種苗是林業發展的基礎,只有高度重視對于林木種苗的培育,才有有效的發展壯大林業建設。
想要林木得以更好的存活和生長,種苗的質量高低就是關鍵因素。近些年我國因為發展等各種原因,對于林木材料的需求量一直都非常大,致使很多地方出現了許多亂砍亂伐的現象,這充分說明了市場上的林木資源仍舊是不足的,人們為了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完全忽視生態平衡的問題,對森林進行破壞性的毀壞,同時又忽視了對森林資源的治理,導致了森林資源的逐年減少,出現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環境惡化等各種現象,城市之中的霧霾現象也在一直加劇著,這是地球對人類的警告,繼續縱容惡化下去,后果將不可估量。所以我國現如今對于自然生態的保護和恢復一直都很重視,而植樹造林就是關鍵,因此林木種苗的培育和種植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出成活率高、產量高、質量好的幼苗可以讓利益得到最大化,也可以在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各種環境一一種植培育,在合理的條件下苗木充分利用地理條件來壯大自身根系,長成木材,不僅可以提高原料改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為森林資源的保護盡自己的一份力。
在我國,很多大規模的林木種苗培育仍舊處在一種比較原始落后的狀態之中,其大型林木苗圃的育苗方式仍舊是播種和扦插育苗,而比較高效的嫁接、組培等方式則仍舊多用于觀賞方面而沒有用在實際的林木育苗之中,沒有高效科學技術的運用,自然無法保證林木種苗的成活率,更何談保證林木種苗的質量和品種多樣性了。同時,我國的林木育苗的公司企業等,多是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地方相對于分散,各個公司都是各做各的,閉門造車,嚴重缺少交流。林木育苗需要政府來做一個統籌規劃,改善現如今市場上大規格、大徑階的苗量少,而小規格、小徑階苗量多;超過三年以上的樹齡的苗木少;1~3年樹齡的苗木多、荒山造林,城市綠化的苗木多,而起到通道綠化、村鎮綠化、環城綠化作用的苗木較少;經濟林苗要比其它種類的苗木數量少得多;定植苗和容器苗少、留床苗和裸根苗多等等現象,緩解市場競爭惡劣的情況。最后,我國的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因素和科技轉化率都是限制我國林木育苗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國的人均資源占有率比較低,地價又比較貴,四季的氣候過于分明,這些都拉長了育苗的周期,高額的勞動力費用的支出和成品的苗的成活率低,使得育苗的成本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所獲得的利益自然就會比較少,性價比低,林木種苗在苗木市場的競爭力自然而然的就被削弱了。
3.1 對林木育苗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
林木育苗要得到一個合理高效的發展,就必須運用統籌兼顧的思想進項一個引導和規劃,將現在有限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得到一個合理高效的產業生產結構。一個良好的產業生產結構可以大大增加市場的容量,不僅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惡性競爭的發生,還可以在提高了利潤的情況下提高其競爭力。
林木育苗想要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站在一個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規劃統籌,只有了解了市場的動態,統籌規劃林木育苗,不浪費一點種苗的資源,才可以做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3.2 對林木進行科學的育苗
要進行科學的育苗:①在林木種苗的選擇上我們就要慎重,不能只是為了追求種苗而在不適合種苗生存的地方去培育林木種苗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種苗的選擇上,我們要注意很多方面,根據不同的氣候、水土環境的差異,來區分選擇合適的林木種苗品種。②想要落實科學的育苗就必須在林木種苗培育和發展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技術,改變傳統的效率低下的生產方式?,F在出現的很多科學的育苗方式都比傳統的方式在林木育苗中的效果好得多,比如說容器育苗蒸汽消毒、裸根苗苗床固定技術、容器移植苗技術等等,都是比較科學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的效果早已在科技實踐活動中被證明了。如果可以將這些技術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的生產活動之中去,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林木育苗的產量,同時還可以保證林木種苗的質量,降低了育苗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市場的競爭力。
3.3 科學技術與生產相結合
我國一直在倡導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的結合,不僅能更大程度的發揮出科研的意義,更能迅速的提高生產力,保證生產產品的質量。實際表明,當地區種苗培育管理人員參與到學術的研究討論中來后,對于科研的應用效果會提出相應的質疑,或者還會就自己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去請教相關的科研人員,這些兩方面人員的知識交流和合作,都是可以促進科技在實際生產培育中的轉化,提高林木育苗的競爭力。
除了以上對于林木種苗培育發展的對策之外,我們也應該注重在本地區樹種的培育和推廣。就比如說在我縣的樹種,在本地長久的生長繁殖,基本已經適應了本地的生長環境和氣候,這種情況在樹木在本地生長是非常占據優勢的,本地的居民也比較熟悉這些樹種,所以在樹苗成材之后也更容易迎合本地的市場需要,同時就地取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降低它的栽種成本,成本降低了,栽種的成活率提高了,效率也因此提高了。同時,在重視對于本土樹種的培育和推廣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重視外來的一些優良樹種和品種。外來的樹種就是不在本地自然發生生長的一些樹種,像這種得到一定程度上推廣的樹種,一般而言往往都是擁有者很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本土如果推廣成功,得到的效益也是非常可觀的。而想要正確合理的推廣這些品種就必須要嚴格的按照引種的具體程序先進行小范圍的試驗,試驗成功之后再去推廣。不同的樹種都擁有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在實際的試驗操作當中都需要采用不同的馴化方法,例如說特定的引進方法和各種配套的培育方法。外來的樹種也是可能在本地區產生一些不良的生態災難的,所以在引進之前,必須結合本地的一些氣候、地理環境等等因素,慎重的考慮研究,在這些基礎之上才能開展適合本土的區域化的試驗。
以上可以看出,想要滿足我國的林木建設的需求,發展我縣林木種苗的培育,就必須拋掉以往落后的生產方式,將科學技術和生產想結合起來,在政府的統籌之下,進行科學有效的育苗,提高林木育苗的產量和質量,促進林木種苗培育的發展。
[1]周成江.淺談促進我國林木種苗培育發展的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7).
[2]徐剛標,張合平,朱積余.中國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研究進展[J].廣西林業科學,2002(1).
[3]宋賀.淺談阿城區林木種苗業的培育與經營產業化[J].現代園藝,2012(6).
[4]李梓燁.淺談林木種苗與森林資源培育[J].科技創業家,2011(4).
F326.2
A
1005-7897(2017)12-0138-02
2017-6-8
陳木長(1973-),男,林業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政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