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師范附屬小學幼兒園 尤素敏
論家園矛盾的成因、預防與解決策略
江蘇省如皋師范附屬小學幼兒園 尤素敏
家園矛盾,主要是指因為家庭和幼兒園之間所處位置不同引起的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的意見分歧、糾紛甚至發生沖突,常導致教育孩子的觀念方法不一致,雙方不配合,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對32位園長的抽樣調查中,“園長工作中最頭疼事”的10個選項中,“解決被動的家園矛盾”排在第一位;在對48位教師的隨機訪談中,“最難辦的事”的8個選項中,“與家長的關系”排在僅次于“幼兒意外事故”的第二位。家園矛盾成為園長、老師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
從教育的終極目的看,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應該不存在任何矛盾。因為家庭與幼兒園的環境存在著諸多的差異,對家長而言,孩子只有一個,是家長們的百分之百;老師所帶的班級可能有幾十名孩子,“全部”不得不成為“部分”,不同家庭的培養觀念、教育方法與老師的不可能一致,所以家園矛盾產生具有與生俱來的必然性。
1.家長期望值高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的發展成了家庭的“所有”,無限地助長了家長的期望值。
2.學前教育政策 學前教育的非義務教育性,導致國家對幼兒教育的投入少,甚至零投入,造成更多的幼師無編制,工資普遍低于中小學,有的只能在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線上下徘徊,整體隊伍素質不高,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3.社會宣傳影響 對教育公平的呼吁本無可厚非,但家長常常離開經濟均衡發展水平和社會分配公平等實現程度,片面要求教師對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孩子進行絕對的平等對待。
幼兒園無論姓“公”還是姓“民”,為了所謂的資源共享,也有的為了能維持生計,辦園規模違背科學地擴大與總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班額不規范超標與教師精力有限之間的矛盾,都越來越突出,特別是班額超出兩倍、三倍者大有人在,造成生均物質資源和教師資源嚴重不足,教師顧及不到全部孩子。
一方面,新生一代獨生子女教師的增多,造成自己還是孩子,還不能管好自己等現象,教師最起碼的愛心、責任心也有待加強,但面對那么多孩子更是力不從心;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轉型的日漸深化,多元化思想或多或少地沖擊教師的師德防線,個別老師唯利私圖,不能公平地對待每個幼兒,影響了教師隊伍的聲譽。
不少家長認為“我交費了”,你就應該全面負責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不能有絲毫懈怠和一點閃失,要讓孩子成為最好、最棒、最優秀的,應該有求必應,俯首帖耳,甚至將家中的“小皇帝”地位延伸到幼兒園;同時,一些家長喜歡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幼兒園和教師,他們也總能敏銳地捕捉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因為害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即使有些不滿也壓在心里,表面上不露聲色,可一旦孩子受了委屈,或造成意外傷害或老師一次較嚴肅的教育,使其壓抑在內心的不滿爆發出來,非要“理論一番”不可,演變成正面沖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矛盾處理的最佳時期應當是矛盾的萌芽階段”,因此,必須加強全方位的預防。
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真正地將學前教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通過政策給予或經費劃拔等措施有效地保障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提高幼兒老師待遇,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解決后顧之憂,鼓勵、吸引更多的水平高、能力強、有資質的專業人員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水平。
1.宣傳理念 通過家長園地、宣傳刊物、匯報表演、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向家長、社會宣傳正確的、科學的育人方法,給家長“洗腦子”,增加幼兒園工作的信任度,征得家長主動配合教育工作,而不是違背教育規律一味地去迎合家長。比如,可以通過嘗試共情,告訴家長:老師與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茁壯成長,老師與家長的共同目標都是將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然后再明確地將先進的、科學的育兒理念宣傳出來,并佐之正確的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這樣家長才會更主動積極地配合幼兒園教育,并且能夠運用可行的策略進行配合。
2.班額控制 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等法規條例,依法辦園,規范辦園,有效地控制班額,將每個在園幼兒享受的教育資源的比例增大,確保每個在園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個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彰顯。同時避免消極的幼兒之間的糾紛,減少對幼兒的傷害,也盡量避免在家庭與幼兒園之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3.師德建設 幼兒園必須始終將塑師魂、立師德作為管理工作的主弦律來彈奏。特別在市場經濟轉型期,更要進一步倡導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少幼兒園倡導的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和“愛孩子賽媽媽”“蹲下身來跟孩子說話”等做法值得發揚光大。
4.技能培養 幼兒園還應該和老師一起分析家園關系的特殊性,探討與家長正確相處的技巧,如尊重是前提,理解是關鍵,禮讓有必要等,并學會巧妙處理孩子的意外事故,將傷害降低到最低。
1.保教并舉 因為孩子年齡小,家長們更在乎保育方面,淡化學習多少知識。作為教師則更應該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堅持保教并舉的原則,在保護孩子安全,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下進行有意義的教育或指導。
2.平等對待 老師必須有很強的責任心和敏銳的觀察力,保持與家長的等距離相處,不因家長的身份地位有親疏,不因孩子的水平有差別,力求公平公正,對全部孩子的生理、心理表現都應該了如指掌,視孩子如己出,想方設法讓所有的孩子都能獲得最佳發展。
3.主動溝通 溝通使家長明確教師的目標和意圖,消除對立的情緒,縮短與對方的距離,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階段。當出現一些意外事故等被動局面時,要在第一時間里通知家長、上報園長,迅速妥善處理,主動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將影響最小化;平時要有計劃地、細致地觀察每位孩子,一方面更好的促進其發展,另一方面也如實地、詳細地與家長交流,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
首先,保持鎮靜矛盾曝發時任何過激的行為都是錯誤的,幼兒園在家長面前必須保持較高的姿態。
其次,保持微笑無論什么時候,什么狀態都要盡量保持微笑,一方面緩解看似緊張的情緒,另一方面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友善。
第三,認真聆聽當用微笑的眼神關注地看著對方,靜靜地聽著對方的嘮叨時,矛盾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不管是誰的責任都不要在矛盾曝發時指責對方的不是,這時候人的是非判斷力將大為下降,甚至出現明知是錯也不肯改的情況,
第四,善后處理家園之間的矛盾只要不是十分的過激,還是在園內解決為好。如果家長已經認識了自己的不對,那就沒有必要再提這件事;如果家長還是心存芥蒂,教師也不回避,通過家訪書信或者以向家長求教的方式進行交流;若是園方的責任要勇于承擔、努力整改。
第五,有禮有節對待胡攪蠻纏的家長,幼兒園或教師一味地妥協和退讓,只能讓他們得寸進尺,而應該采取果斷措施,通過正當的法律渠道來解決矛盾,維護幼兒園和老師的合法權益。
家庭和幼兒園的目標都是培養孩子, 本來就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只要雙方經常冷靜地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探討預防、解決的策略,就一定能妥善解決矛盾,構建和諧的家園關系,有效建成家園一體化教育,共同促進孩子健康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