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強
(輝縣市城關鎮政府)
淺談林業可持續發展
賈志強
(輝縣市城關鎮政府)
我國林業的發展對于經濟、人民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響深遠。為實現我國林業的長足發展,筆者認為林業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為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自然災害減少等方面做出貢獻。本文對林業可持續發展進行了介紹,并提出林業可持續發展應該實行的措施。
林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我國占地面積為960萬km2,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資源的產業經營是值得探究的問題[1]。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項重要國策。森林資源的如何利用是林業經濟模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因素。保護環境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森林的經濟產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成為了我國林業經營的發展目標。
要進行森林資源經營問題的探究,就要了解我國林業發展的過程。從建國以來,我國林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第一階段的時間段1949~1978年,這一階段被譽為傳統林業發展階段。國內經濟比較落后,為國家工業化提供幫助,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森林資源砍伐嚴重。第二階段的時間段為1978~1992年,在鄧小平同志南方視察之后,伴隨改革開放的政策相繼出臺,支持我國林業發展的三定政策也應運而出,即定山權、林權、規劃自留山。這項政策顯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林業發展由國有管理到生產責任制的轉變。第三個階段是1992年至今,在1998年我國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到了新高度,提出了退耕還林、林業可持續發展等政策,對我國林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政治環境。
為緩解環境污染速度,提高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提出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3]。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對森林資源開采的經濟發展和資源在開發能力的保護。因此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實施的過程中要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以上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①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做到不濫砍濫發,并且開采一段種植一段、也可以利用山區種植果樹等。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第一環節;②提高生物資源的保護意識,森林生物資源的存在是森林植物健康發展的保護傘。減少對森林動物的濫捕濫殺,維持生態平衡能夠為森林植物的生長,乃至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③逐步增加森林覆蓋面積,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森林資源的利用加劇,要實現林業的長足發展我們應該逐步增加森林的覆蓋面積。
3.1 加強林業法律制度的建設
為保護我國生態環境,我國頒布了《中國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以及實施條例。《森林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森林保護提供了法律條文,但是對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體現的并不全面,對林業產業鏈的優化、林業的再利用能力的重視并沒有落實到位。針對這種現象,國家應該參照國外先進立法制度的經驗,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完善后的林業法律制度應該以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原則,以保護自然資源為實施方法,根據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要求,國家加大對林業發展監管力度,從而推進我國人民保護生態環境、尊重自然規律的思想意識,進而實現我國林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另外,為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林業管理體制的改革。要深化管理分類經營的改革,按照森林資源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并且根據不同分類應該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全面細化規范林業運行產業鏈。還要把國有化林業產業的改革作為示范改革試點,分層逐步加深國有化林業經營權的改革,充分發揮國有化林業產業的作用。健全的林業管理制度應該包括對濫砍濫發、毀林開墾、亂占林地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對合理開發木材的開采、運輸、加工、再種植等過程中的監管。還應該重視林業執法隊伍的建設,能夠利用完善的林業管理制度,規范化、制度化的對林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管理。政府部門除了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林業可持續發展,還應該建立健全的監督機構,確保相關法律的有效實施和對不法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只有這樣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有效的實施。
3.2 加強林業信息化建設
林業的信息化建設是對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生態文化體系高效運作合理經營的建設,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建立林業的信息化能夠摒棄傳統的運行機制,通過創新的信息管理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在創新驅動的背景下,發展林業信息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它有利于林業管理方面的科學化,讓管理數字化,有利于資源共享利用,減少了信息的傳遞時間充分發揮管理部分的服務作用。
3.3以區域化管理推動林業可持續化發展
我國林業占地面積較大,分布較廣,不同地區有環境、氣候的差異,現狀表明全面推進我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將面臨很多困難。面對這種狀況筆者認為我國應該以全面林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首先推動各個地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利用各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成果帶動全國整體林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在推進全國整體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明確各個區域發展的目標,加強對區域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鼓勵、管理監督、成果總結等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和發展林業是實現生態平衡重要措施之一。要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生態平衡條件、政治穩定條件,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
[1]婁鐵巖.論國有林場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5(10):56.
[2]劉卉.對平原造林新能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思考[J].國土綠化,2014(1):42~44.
[3]劉燕.林業可持續發展問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1):28.
F326.2
A
1005-7897(2017)12-0109-02
20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