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翠華
(漳州市龍文區農林水利局)
探析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方翠華
(漳州市龍文區農林水利局)
楊樹的生長速度較快,其木質的品質也較其它樹木優良,從其經濟用途來看,目前主要集中幾個方面:大徑材可作做膠合板、實木家具或地板用材;小徑材和旋切剩余木芯可作刨花板、高密度板、中密度板、定向刨花板;除樹皮外所有木質部可打成APMP(化機漿),供造木漿紙所用。從生態角度來講:楊樹可廣泛用于生態防護林、三北防護林、農林防護林和工業用材林等,其使用價值受到了種植戶以及國家的重視。伴隨著建材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壯大,楊樹的價格也不斷的上漲。楊樹種植的經濟價值促使了其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種植戶的經濟收入以及木材帶來的經濟的增長也日益呈現。從目前的楊樹的種植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幫助種植戶更好的培植楊樹,促進楊樹的生長和帶來的經濟價值,本文將從楊樹的種植與栽培的技術入手,并著重分析在栽培期間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旨在促進楊樹的經濟價值的發展。
楊樹;栽培技術;防治;經濟價值;病蟲害防治
由于楊樹的生命力非常的強,早期速生、適應性強、分布廣、種類和品種多、容易雜交、容易改良遺傳性、和無性繁殖等特點,因而廣泛用于集約栽培,加之有廣闊的需求市場和經濟價值,在我國有廣泛的種植,種植戶看到了楊樹的耐生長性和經濟空間,種植的面積逐漸擴大,為了保證種植戶的經濟收益和滿足市場的需求,對于種植戶在種植和培育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問題進行專業性的闡述,幫助種植戶更好的培育楊樹經濟林的發展,促進市場需求的滿足。
1.1 種植楊樹季節的選擇
在我國中部地區,選擇在秋季進行楊樹的種植和栽培是最優的選擇,我國中部地區,冬季干旱、寒冷,不易于楊樹的存活和水分的吸收,在秋季種植楊樹,楊樹得到生長,臨近冬季時楊樹可以進入冬眠時期,帶到第二年的春季到來,楊樹可以繼續生根發芽,有利于楊樹的程紅旅的提高。也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調節,春天在地解凍后就可以著手挖坑栽植,那時的楊樹還沒有發芽,外表的角質層防止水分流失,成活率高。冬天則可以在落葉后進行栽植。可以在根系以上留20~30cm剪掉,傷口用漆封口,這樣能減少水分流失。栽植后要及時封坑,澆水后,都是濕面,很容易被風把水分帶走,封上一層干土就會阻斷土壤的毛細管,以提高成活率。
1.2 種植楊樹整地的要求
楊樹的根部在種植時期非常的重要,需要進行呼吸作用,因此,在整地的時候要注意,其生長環境所需有良好的土壤通風條件,在整地中,要注意土壤的能夠充分的氧化。楊樹苗種植整地前除盡地內雜草石塊等雜物,散上生石灰(每畝約30kg)或用農藥噴一遍,防治泥土內的病菌和地下害蟲。再施人畜肥或散復合肥,增強泥土底肥。楊樹苗種植將處理過的土地進行深挖,深度應在30cm以上,然后將深翻好的土耙平、旋耕松散耙平的目地便于田間治理時澆水、排水、避免土地高低不平旱澇不均。南方雨季時,大量的雨水造成積澇和水土流失。松散的土地能使扦插輕易。
1.3 種植的技術關鍵
楊樹苗種植作苗床或作壟:作苗床或作壟的目地是便于田間治理時澆水,施肥、除草、中耕等出產。在北方雨水較少干旱缺少,可以作苗床;干旱地區也可以作壟、插條扦插在壟溝里保濕。南方雨水較多,建設作壟、澆水、拌水利便。楊樹苗作扦插床長度可根據土地的是非而定,寬3~3.5m為宜。苗床高10~15cm。人行道40~50cm(扦插行距60~70cm)。起壟能夠使得澆水、排水、拖拉機中耕等利便。壟長依土地的是非而定,壟寬約75cm(根據拖拉機輪距而定)壟高10~15cm為宜。楊樹苗不管選擇作苗床或作壟,盡量東西向為宜,緩坡地應與等高線平行,以保證苗木受光平均抗風倒能力強。
1.4 施肥技術
首先是基肥:在造林前每畝施土雜肥1500kg,過磷酸鈣50kg左右,混合后施入挖好的樹穴內根系栽植深度范圍。為了滿足楊樹生長所需的養分,要進行追肥:每年5~6月,在楊樹的生長旺期追肥兩次,施肥量每次為尿素7.5~15斤或碳酸氫氨25~30斤,造林當年可晚施、少施,隨林齡增加可適當多施,并注意氮磷鉀的配合,追肥要與澆水結合進行。營造楊樹豐產林,應多施有機肥料,造林時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土雜肥1000kg以上,集中施入植樹穴內根系主要分布層,幼林間作農作物要結合增施有機肥料,化肥的施用量和肥料的比例,要根據土壤養量及樹木的要求而定。2~3年生的幼林一般每公頃每年追氮肥30~60kg,4年以上的幼齡林一般每公頃追氮肥60~120kg比較經濟有效,磷肥與有機肥摻合后作肥用,每公頃用過磷酸鈣750kg左右,造林后每隔1~2年配合氮肥,追施過磷酸鈣750kg左右。
2.1 食葉類害蟲
食葉害蟲是以葉片為食的害蟲。主要危害健康植物,以幼蟲取食葉片,常咬成缺口或僅留葉脈,甚至全吃光。少數種群潛入葉內,取食葉肉組織,或在葉面形成蟲癭,如粘蟲、葉蜂、松毛蟲等,啃食樹葉的速度非常快,幾年就可導致楊樹的死亡。預防措施:透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點頻振殺蟲燈或黑光燈誘殺成蟲。人工捕殺幼蟲: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可在傍晚打落并收集后消滅。一方面應盡量減少茶園用藥次數.降低化學農藥用量,以保護田間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充分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噴施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每667m2用量為10~50億個多角體,該病毒對茶尺蠖幼蟲有很強的感病率,全年以第一、五、六代致病率最高,施毒時期掌握在1、2齡幼蟲期。
2.2 樹干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侵襲樹干,導致樹干出現大多的蟲卵和破壞,在幼苗時期影響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楊樹樹干栽完后馬上涂白,可防止吉丁蟲、天牛等蛀干害蟲在樹干上產卵;可預防腐爛病和潰瘍病,延遲芽的萌動期;避免枝芽受凍害,還可預防日灼。樹干涂白劑常用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0.5份、油脂(動植物油均可)少許,涂白高度自地徑以上1.0~1.5m處為宜。若在涂藥部位包扎綠色或藍色塑料紙,藥效更好。塑料紙在藥效顯現5~6d后解除,以免包扎處腐爛。樹干注藥法在干周圍鉆孔注藥,使全樹體都具有農藥的有效成分,不論害蟲在什么部位取食,都會中毒死亡。此法操作簡便,省工、省藥,不污染空氣,不傷害天敵,防治效果好。
2.3 楊樹潰瘍病
楊樹潰瘍病又名水泡型潰瘍病,對大苗和幼樹為害嚴重,危害主干和枝梢。早春及晚秋,樹皮上出現近圓形水漬狀和水泡狀病斑,病斑直徑約1cm,嚴重時流出褐水,以后病斑下陷。病斑內部壞死范圍擴大,當病斑在皮下連接包圍樹干時,上部即枯死。來年在枯死的樹皮上出現輪生或散生小黑點(子座)。造成大片幼林枯死。防治措施:在起苗、運輸、假植、栽植等生產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樹干創傷。重視苗木來源,嚴格檢疫,清除病枝干。藥物防治以秋防為主,與春、秋防治相結合。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200倍液及30石硫合劑、10倍堿液等均有較好效果。
楊樹不僅是生態林的最佳選擇,其經濟價值的地位也日益的凸顯,本文從楊樹培育的技術手段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希望在種植楊樹的種植戶能夠多加注意楊樹的生長特征和栽培技術,為楊樹的生長奠定好基礎。其次,病蟲害是最常見的農戶面臨的問題之一,病蟲害的侵襲嚴重的影響楊樹的生長速度、生長周期和樹干的質量,一直以來都是種植戶面臨的嚴重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難題,希望對種植戶能夠有多幫助,在以后的栽培中能夠做好預防工作,對于能夠采用物理防治的病蟲害給予物理防治措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楊樹生長過程中的其他的傷害。盡量減少楊樹在生長的過程中要與的病蟲害,保證種植戶的經濟利益,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增長。
[1]王 勛.淺談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與技術,2015,35(14):86.
[2]馬立軍.淺談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4):219.
[3]代 來.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12):213.
[4]李青春.淺談洞庭湖區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低碳世界,2016(2):1~2.
[5]李秋遠,張慶江.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北京農業,2015(17):85.
[6]劉成偉.淺談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新農村(黑龍江),2016(12):162.
[7]孫艷紅.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0(16):52.
S792.11
A
1005-7897(2017)12-0127-02
20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