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鋒
(北海市城市綠化管理站 廣西北海 536000)
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措施及復壯技術分析
熊春鋒
(北海市城市綠化管理站 廣西北海 536000)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科研價值和較高的經濟價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各行各業迅猛發展,競爭也日趨激烈,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更加突飛猛進,要讓古樹名木在當代社會上發展,就得不斷地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發展,而有管理及復壯技術應該作為古樹名木保護發展的重要任務,每個專業人員對古樹名木復壯技術上都有著不同看法及方法,所以現在對于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進行分析是當下趨勢,因為它關系到人類環境、健康。所以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尤為重要,在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分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產生很多關于很多該技術的問題,同時這些涉及到問題也會改變原有技術發展。這個時候需要不斷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根據以往經驗進行總結,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該技術,本文從有關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進行論述。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分析;復壯技術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客觀記錄和生動反映了社會防治和自然歷史變遷的痕跡。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迅猛,尤其在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發展上更加突飛猛進,而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是非常關鍵的保護方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以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已不再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以往技術逐漸被取代。近兩年,雖然我國在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上取得質的飛躍,但是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還是處于發展階段,不斷將技術水平和創新相互結合,才能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不斷完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同時也能不斷創新,并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017年1 ~4月通過走訪調查得知,北海市城區列為古樹名木審定數量為145棵,而這145棵古樹名木位置較為分散,主要以香樟、榕樹、白蘭、龍眼樹、吊絲榕、荔枝樹為主要樹種,名木只有1株為南洋杉樹種。而這些古樹大部分都喜歡光照、亞熱帶氣候,對于土壤要求并不是非常嚴格,所以此次對于古樹名木的了解,可以提高我們對這些樹木認識,掌握其生長狀況,為加強和推進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3.1 種子繁殖
以前種植的古樹名木主要依靠種子進行繁衍,所以這些古樹名木具有生長力旺盛,整體抗逆性較強。
3.2 根系發達
古樹名木主要都是根深性樹種,在這些古樹中伴隨著根深葉茂現象,而一些側根也非常發達。
3.3 萌發力強
對于一些古樹而言,如榕樹的根系發達、而且氣生根生長迅速,可以形成新的樹根,具有很好的繁衍能力。
3.4 病蟲害較少,抗性較強
很多古樹名木的病蟲害相對危害較少,經過多年的生長已適應周圍的環境,對病蟲害抗性較強。
3.5 生長緩慢
根據植株的長勢可分為:正常株、衰弱株、瀕危株、死亡株。很多古樹名木都是樹齡偏老,生長較為緩慢,因為它們體內的細胞生命活力減弱,降低了生長季節體內水分蒸發,而且養分也比較少,它們俗稱為慢生樹種,這些樹種都會在不良因素條件下保持正常生長。
這些古樹由于具有一定生長特性,與它本身較強適應性息息相關,它可以在很多不利環境下進行生存,在北海市城區內很多古樹一般分布在古建筑如:各國領事館旁、天主教會、寺廟旁。而古樹古木一般都是以孤立形式存在,因為這樣使得根系能夠舒展,具有較好的生長空間,接受更好的光照,所以在進入衰退期非常緩慢,很多古樹名木都是具有千年生長年限,所以該樹種具有獨特的生態學籍生物學,兩者也相互聯系。
通過以下幾點進行闡述古樹名木生長存在問題,例如:
(1)很多古樹名木存在環境較差,有一些地面板結堅硬,水泥硬地封閉,很難為古樹進行保護管理,由于吸水透氣性較差,很難吸收營養成分,極易造成古樹衰弱死亡。
(2)在現在生活狀況下,很多古樹生活年限已達上百年,適應了當地生活環境,而很多人員進行管理過程中,隨意移植古樹名木,造成古樹死亡,加上一些人員隨意污染環境、亂堆放雜物和垃圾影響古樹的正常生長。
(3)隨著年限增加,很多古樹處于衰退期,很難經歷狂風暴雨侵害,導致一旦受到較大的自然災害影響,就會導致樹體倒伏、樹干樹枝折斷等狀況發生。
(4)古樹都是上百年樹木,生長較為緩慢,容易受到病蟲害影響,各種病蟲害的危害也會影響古樹名木的正常生長。
(5)古樹名木保護往往存在形式,很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由于古樹分布較廣,樹種較多,所以一些單位或個人對保護古樹名木理解不到位,缺乏對古樹名木進行保護的意識。
(6)古樹名木缺少管理經費,在進行古樹管理過程中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這樣才能對古樹名木進行更好的養護和復壯,而沒有專門的保護經費或者是經費不足,就很難開展對古樹名木進行養護和保護管理。
通過以下幾點進行闡述古樹名木復壯技術,例如:
(1)土壤改良;可以對于古樹名木進行換穴改良土壤,并且在樹冠投影線進行深溝挖掘,挖溝長度約為40cm,在此增加肥料進行保護土壤,并將土壤重新填回,促使古樹古木根系生根較多。
(2)對于古樹名木存在的衰弱樹梢進行修剪,將枯枝、病蟲害枝、弱枝等進行修剪清理,修剪后的古樹需要進行肥水管理,促進新枝生長,保證較強的生長趨勢,對一些頻臨死亡的古樹進行樹干截干,由根蘗枝進行更新。
(3)對于古樹名木需要適當地進行松土,這樣在生長季節提高存活率,每年春季和冬季進行松土,將松土土壤深度達到20cm以上,提高土壤通透性。
(4)由于古樹存在年限較長,生長趨向緩慢,改善土壤肥力才是根本,所以需要不斷增加肥料,保證古樹有足夠充足的養分。將有機肥料作為施肥根本,不可過多過少施肥,在進行施肥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料,水分過多需要及時清理積水,土壤干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5)古樹容易受到病蟲危害,所以針對病蟲危害時,了解病蟲發生問題及哪種病蟲,根據對癥下藥才能治療根本,避免錯誤使用藥物導致延誤防治。
(6)由于古樹受雨水的侵襲,很容易產生腐木狀況,所以要對腐木進行徹底清除,將腐木中存在蟲卵進行鏟除,對壞死組織,用一些硫磺粉進行消毒,對于傷口進行處理,同時也可以采用一些加色粉料進行紋理修飾。
(7)古樹在衰弱期需要經常注射液體進行維護古樹生命力,樹體輸掛營樣液,保證每株掛3~5袋,連續掛3次即可。
(8)由于部分古樹存在病蟲害蛀食,樹干出現中間空洞現象,同時一些樹枝下垂、樹冠失去平衡容易導致古樹斷裂,因此要進行樹洞填補防腐處理。對于樹體傾斜明顯,可考慮增加水泥管、鋼管支架來進行支撐加固保護,注意的是減少使用金屬鏈進行保護,這樣容易導致樹皮受到損壞,加速古樹死亡。
(9)以古樹樹干為中心,大小因樹胸徑和樹冠而異建立樹池和柵欄。如建立柵欄,即沿樹冠外沿設置欄桿,欄內種植草坪,保證古樹根系獲得營養和生存空間。此外,對于古樹地上部分還可以通過摘花去果、疏伐、截中干、平茬等措施對古樹進行復壯。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在我國園林上越來越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要點及分析是一項新過程,通過上文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進行不斷改善,也同時培養高技術人才,促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的高速發展,不斷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制度及模式,將以往經驗及信息利用促進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進行發展,所以在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要點及分析過程中,不斷總結以往經驗,改善原有管理方式及方法,增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為了增強該技術,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要點及分析,總結推廣各地古樹名木保護經驗,弘揚先進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佚名.宿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研究專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M].安徽農業科學,2002,14(10):15~17.
[2]陳 偉.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M].農技服務,2002,13(9):30~32.
[3]李 威,郭志強,陳巖,等.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M].安徽農業科學,2007(13):237~239.
[4]盧立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及復壯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25(8):15~21.
S718.4
A
1005-7897(2017)12-0150-02
2017-5-25
熊春鋒(1974-),男,工程師,中專,主要從事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