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慶
(貴州省修文縣農機監理站 貴州修文 550200)
農機監督管理與服務在構建和諧新農村中的作用
葉華慶
(貴州省修文縣農機監理站 貴州修文 550200)
農機安全生產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農機監督管理和服務對于保證農機安全生產的意義重大。本文論述了目前農機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如何加強農機監督管理和服務,促進和諧新農村的構建。
農機;監督管理;服務;新農村
隨著和諧新農村的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農機安全生產對農業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關系到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和農村文明建設。隨著農機在農村應用規模的逐漸擴大,安全生產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做好農機監督管理和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
目前,農機安全生產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因為受到農村地理條件、經濟發展以及文化落后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機運輸安全嚴重地存在著隱患。近年來,盡管農機監理站每年都要對變型拖拉機、拖拉機戶主及駕駛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但是農機駕駛員忽視和放松安全駕駛仍然存在:無證駕駛、報廢車、帶“病”車、“黑”車非駕,酒后駕車、疲勞駕車、超速、超載、載客搭人等現象時有發生。
(2)農村加工機械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農機分布廣、數量多,具有非常大的安全管理難度,有的安全隱患無法得到及時的督查和整治;而且很多操作人員缺乏正規的操作技術培訓,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并且還存在很多的無證操作農機設備的情況。
(3)一些地方對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沒有把農機安全工作提到事關群眾生命財產、農村社會穩定、新農村建設的高度來認識,在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中往往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沒有從源頭上預防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
(4)農田作業機械化程度仍然不高。由于受地理環境影響,機耕道等農田基本建設水平很低,—些先進適用的農機具難以得到快速推廣。
隨著和諧新農村的發展,國家加大了對農機推廣的扶持,農業機械增長速度逐年遞增。特別是農村,農業加工業機械已進千家萬戶,變型拖拉機、拖拉機已成為農村運輸的主要工具。當前,在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工作中,農機行業存在著多方面的隱患,因此,為切實加強農機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加強農機監督和管理,從而不斷的促進和諧新農村的構建。
3.1 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做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結構調整。但是,隨著農機數量的增加和農機安全監管難度的加大,農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由于各級都比較重視農機安全工作,農機事故率和傷亡率有小幅下降,安全形勢總體趨好。但從以往的統計數據分析,事故高發時段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別是秋收冬種的農忙時節和春節前夕。為此,務必要引起高度視,充分認識農機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決不能掉以輕心。各級領導和農機監理員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對面臨的安全形勢作出準確判斷。必須根據政府賦予的安全管理職責,牢固樹立深入踐行安全發展觀念,堅決守好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紅線,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加強對農機安全工作的領導,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必須切實加強源頭管理和現場管理,狠抓安全監管措施的落實,壓事故,降傷亡,保安全,推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3.2 集中精力,重點突破,狠抓農機專項整治
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開展全省農機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的指示精神,扎實推進農機專項治理和集中整治,嚴厲查處各種違規上牌發證、違規上路、違規作業問題,重點加強外來人員集中的磚瓦廠、采石場、建筑工地以及變型拖拉機、拖拉機違章載客的的安全監管,努力消除安全管理上的死角和盲區。深化農機“黑車非駕”安全整治活動,突出無牌無證變型拖拉機、拖拉機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清理整治,采取強制措施,取締非法拼裝車、改裝車。要結合實際,采取靈活措施,建立“一車一檔”、“一人一檔”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強化安全學習,真正把變型拖拉機、拖拉機的管理納入安全管理范疇。
3.3 加強監理隊伍建設,完善安全管理網絡,保證農機安全生產
要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機安全管理工作。①努力建設一支保障有力、裝備科學、素質優良、業務過硬的農機監理隊伍。②加強農機安全管理網絡建設。要加強對農機監理工作的指導與監督,配備農機監理人員,充實一線執法力量。③加大裝備投入,提高信息化、網絡化水平,配齊配全檢測設備、安全管理器材和執法標識,以增強農機監理快速反應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4 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促進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要想確保農村安全生產,必須建立和完善協作機制,密切配合,對農機安全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確保農機安全管理的順利開展。加大與交通管理、教育、新聞和公安等部門的密切的配合,對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進行依法檢查和違章處罰,依法加大對無證駕駛、無牌上路以及農機事故逃逸者和構成犯罪的責任人進行查處的力度。將宣傳農機安全的法規和法律納入到農村中小學的教育中,對農機安全生產的知識進行普及。重點抓好農機牌證管理和農機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執法監督工作,尤其要加強對農機在鄉級以下道路行駛的安全監管,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機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保證農機安全生產。
4.1 創新思路,轉變作風,增強為民服務意識
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大局,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觀念,增強為農服務意識,扎扎實實搞服務、辦實事,嚴禁亂收費、搭車收費,嚴格落實《關于擴大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范圍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要從方便農戶購機上牌、就近培訓和年檢要求出發,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監管失控。要以村為基本單位,發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將農機安全法規、常識、農機安全操作技術送到村、進到戶,營造農機安全生產氛圍。這是深入基層和農業生產第一線的好辦法,可以從最基層了解農機安全情況,盡早發現無牌無證等事故隱患,從源頭上加強監管力度。
4.2 加強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農機服務組織運行機制
對農機合作社進行積極的引導,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章程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民主監督和管理,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建立起利益共享以及風險共擔的責任機制。大力開展農機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和示范性農機服務組織創建工作,按照組建一批新型服務組織、提升一批現有服務組織、重點扶持一批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大的服務組織的工作思路,擇優扶持并努力做強做大做優農機服務組織,增強農機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4.3 進一步健全和創新農機社會化經營服務機制
建設優質的農機服務組織,發展一批規模大、帶動力強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的市場化運營機制,規范服務標準,統一服務價格,既要考慮服務主體的經濟效益,提高參與服務的積極性,又要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接受服務的主動性。進一步完善服務模式、擴大服務規模,積極發展合同化服務方式,大力推進訂單服務方式,提高農機系列化服務水平,增強服務能力。
4.4 加強組織領導和服務指導
堅持把發展農機服務組織作為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加強對農機服務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政策扶持和服務指導。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引導農機服務組織依法經營,規范運作,誠信服務。努力造就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有奉獻精神的農機服務組織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和維修操作技術隊伍,提高農機化服務組織的運行質量,促進農機服務組織的健康發展。
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事關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的保障,事關農村社會的穩定,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要始終堅持人民發展為中心的思想,牢固樹立“生命至上”不動搖的理念,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充分認識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繃緊安全生產的這根弦,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工作上不能大意、措施上不能松勁;要把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提上重要工作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牢牢地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牢牢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紅線和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切實負起預防農機安全事故的重大責任,找準薄弱環節,發揮整體優勢,狠抓措施到位,確保農機安全工作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更扎實,讓農民的收入增長得更快一些,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更堅實一些。
[1]楊群.關于做好服務新農村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4(4):207.
[2]王永鳴.新農村建設需創新農機安全監管模式[J].中國農機監理,2008(5):40~42.
[3]薛艷敏.新農村基層服務體系中農業機械的發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4):9~10.
F323.3
A
1005-7897(2017)12-0177-02
2017-6-6
葉華慶(1962-),男,漢族,貴州修文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農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