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胡月+姚華
摘 要: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教務管理工作是整個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針對教務管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行狀況和具體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仔細對比研究在整個教學階段出現的不適應實際要求和需要的不利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增強整個高職院校教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教務管理;工作效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高職院校教務管理的運行狀況研究
1.高職院校教務管理方式缺乏創新,不利于“人”的交流和溝通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計劃不但要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規范和約束,而且還要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提高教師的默契程度。但現階段高等院校選擇和利用的是經驗型管理方式,這種管理體系存在非常明顯的弊端,缺乏靈活性和生動性,在整個管理工作中不利于“人”的交流與合作,不能發揮教務管理模式的最優作用,起不到應有效果,從而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信息管理技術欠缺,信息化建設舉步維艱
轉變觀念是教務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前提。教務管理信息化的過程是教學管理思想、教學管理觀念的轉變,隨著學校規模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多,對于有限的工作人員來說,面對龐大的數據和工作量是很難完成任務的,這就需要引進教務信息管理軟件。
3.職能部門權職不明,教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教務管理人員因承擔著大量事務性的工作,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大多還是按領導指示、文件辦事,很少考慮專業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長遠發展計劃;又因教務管理人員外出參加業務學習、培訓交流的機會少,許多教務管理人員對教學管理理論、教學改革動態缺乏了解,只是程序化地完成工作,未能將工作放在“管理”的高度去認識,缺乏“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更談不上創新教學管理工作。
二、提高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
1.教務管理工作要體現人性化要求
促進人的發展是我們教育事業最根本的工作宗旨。真正的高校教育應當 “以人為本”,盡力讓人體驗美好、成功、快樂,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及豐富的思想情感。構建和諧社會理論要求教育要關心人,重視人,培養人和發展人,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教務管理工作中,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以教師和學生為根本,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為實現這個目標,教務管理人員就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到“以人為本”。
(1)尊重和關心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尊重教師就要在學校內部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關心教師就是要求教務管理工作應緊緊圍繞教師的需求與特點來開展,發揮教務管理工作在教師教學中的作用。良好的師資是辦好學校的關鍵,教師是教學任務的具體承擔者,諸多教學制度都需要教師去具體落實,他們對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有很深的體會,也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在教務管理過程中必須緊緊圍繞教師,仔細認真地聽取、采納廣大教師對教務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建議,極力發揮教學督導專家的作用。同時,教務管理工作更應該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尊重教師的教學權,積極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開展創新活動,提倡教師教學應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2)培養和發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就要從學生的要求出發,將學生的發展作為目標。樹立“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育新人”的教學理念,不斷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切實加強雙師型師資團隊建設,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作為工作宗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選擇,努力為學生提供高質量服務。
2.教務管理工作要科學化
(1)引進信息技術。為了應對信息時代知識創新的壓力和滿足創新人才培養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務管理工作應當及時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努力創新,開創教務管理信息化的新局面。教務管理系統(JWGL)是一個大型復雜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采用基于瀏覽器/ 服務器(B/S),客戶端/ 服務器(C/S)混合的應用體系結構來建設學校網絡教務管理系統,使高職院校教務管理真正實現遠程辦公。教務管理工作內容廣泛,事務繁瑣,其科學管理模式就是使用JWGL系統,可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使學校教務管理工作更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和需要,從而促使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2)要實現資源共享。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其中的數據和資料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謹慎認真落實和貫徹教育管理信息化,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出現,保障學校平穩運行和發展。同樣,也能夠減少系統開發過程中的金錢支出,從而從根本上保障高等學校信息化整體的利益和最高期望。
3.教務管理人員要專業化
(1)提高管理理論水平。作為教務管理工作者,除了要牢記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核心、理念以及具體要求,每個工作人員還要擁有非常豐富的管理理論方面的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立足社會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把理論知識融入其中,不斷進行研究和創新。教務人員必須從整體角度出發,努力探索和學習管理理論的有關知識,不斷進行研究和創新,針對不同工作特點和要求,構建一個與之相符合的知識體系,從而創造新的教務管理模式。
(2)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現階段,各行各業均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教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懂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知識,而且能熟練通過校園網實現各院系、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
(3)提高科研能力。進一步增強教務管理工作者的研發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意識,從而進行持續研究。學校應重視教務管理人員科研能力培訓,鼓勵和組織教務管理人員進行科研活動。
(4)增強組織協調能力。教務管理部門應成為全校師生及各部門良好溝通的樞紐和紐帶,能夠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要從根本上保障教學信息在師生之間的良好流動而且還要保證師生之間良好的信息傳遞,并進行有效反饋。
(5)樹立創新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滿足21世紀高職院校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要求,單憑傳統的思維和既往的管理經驗,則難以適應現代高職院校的發展要求,因此,運用科學嚴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采用一定的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系統地組織教學人員和教學條件進行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的運行達到資源高效化、過程協調化、質量最優化,才能不斷為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汪 瑾,胡潔琳.高校學生職業指導宜及早進行[J].衛生職業教育,2005(24).
[2]陳巧玲.提升我校教務管理人員素質的路徑初探[J].技術監督教育學刊,2006(1).
[3]王 穎.淺樹立創新意識,促進教務管理 [J].中國科技創新導報,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