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廣東能達園林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探析如何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金朝
(廣東能達園林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近年來,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同時,高速公路的建設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動脈。作為高速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成分,高速公路的綠化景觀能夠為其過往的車輛提供較為良好的行車環境,還能有效地提高國土的綠化水平。本文將從高速公路綠環景觀存在的重要性,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構圖出發,提出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的有效策略。
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最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高速公路發展得越來越快,同時,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物資、人力等方面的交流,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今,在高速公路的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通常都會優先考慮對于高速公路基本功能需求的滿足,往往忽視了其綠化景觀效應和環保效應。通過改造高速公路的綠化景觀,將單一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設轉化為復合型的交通生態景觀工程的建設,從而有效地提升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同時,更好地美化并保護告訴功率的生態環境,除此之外,優美的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能夠帶給行車司機更好的舒適感和安全感,進而有效地實現美觀、功能和經濟三者的統一。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綠化景觀設計與環境學、生態學、美學、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和歷史、路橋工程、藝術等等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在進行高速公路的綠化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滿足保護生態環境基本功能的需求,還必須實現視覺質量的完善,進而提高高速公路景觀的美觀性,確保行車的舒適感。
在進行高速公路的綠化景觀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必須以項目區的地域條件為根據來進行種植植物的選擇,不同的地域環境擁有不同的植物生長條件以及環境條件。只有根據項目區的人文內涵和自然環境,采取合適的綠化環境養護管理技術,才能實現良好的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效果。同時,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設計應當遵循適樹、適地、適量的設計理念,盡可能地使用當地的植物種類,與公路周圍的自然環境保持一致。
在實現高速公路的高速功能之后,利用高速公路的組成要素以及周邊的地貌、地物等多方面的自然要素以及本區域的人文要素來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設計,盡可能地為行車司機創造優良的視覺效果以及生態環境。
在對高速公路的綠化景觀進行規劃和設計時,要將公路的線性美作為整體設計的靈魂,同時,必須提供行車視野的可視性和多樣性,選線時應盡可能地與周邊的自然景觀保持一致,達到車行影移,引人入勝的效果,盡可能地避免單調。在選定高速公路的線形之后,應當根據公路兩旁的地貌、地形、水文、地質等多方面的條件以及服務區設置的要求對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節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實現有序的景觀序列。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序列一般設置為入口(起景)→廊道→小型互通、服務區→廊道→風景名勝區、大型互通→廊道→出口,這種序列具有比較強烈的節奏感,實現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在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形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反光器、防護欄、綠化等景觀元素進行有規律的重復設置來形成帶狀的景觀形態,從而營造出具有導向性、韻律感以及封閉性的環境。作為高速公路景觀設計中立地條件最優越、綠化設置的可塑性最強、場地最大的部分,互通節點的綠化景觀構圖的設計可以將大小灌木、草坪燈景觀元素作為主要元素,而圖案的設計模式通常有自然式、模紋式以及自然式和模紋式的結合模式等,這幾種設計模式都具有非常強的藝術感。
在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色彩設計的過程中,除了高速公路的路面為黑色,其他景觀的顏色應通常將綠色作為主要的顏色,比如高速公路路面上的防護欄、指示牌、里程牌等通常都設置為綠色,從而達到與自然環境色彩一致的目的。除此之外,為了減緩行車司機的視覺疲勞,豐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色彩,通常會點綴一些除綠色、黑色之外的色彩。
4.1 有關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景觀的設計
在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帶設置綠化景觀的主要目的就是給行車司機創造較好的視覺引導,盡可能地避免由于諸如眩光之類的情況對行車司機造成視覺上的影響,同時,豐富高速公路兩旁的綠化景觀,緩解行車人員的視覺疲勞,提升高速公路的舒適性以及安全度。因為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通常會排放大量的尾氣,對空氣的污染程度較大,再加上高速公路上的風速較大,而且土壤的肥力并不強,也沒有設置相應的灌溉系統,所以在設計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景觀時,必須仔細考慮種植的綠化植物的特性。同時,在進行綠化植物的選擇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擇防眩性能較好的綠化植物,除此之外,還必須考慮植物的抗風能力、抗旱能力以及抗污染能力。一般情況下,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植物應當盡可能地選擇樹形較整齊且生長較緩慢的種類。在進行花灌木的選擇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選擇花色不太嚴厲、花期較長的品種。
4.2 有關邊坡的綠化景觀的設計
對于高速公路建設工程來說,破壞公路周圍的天然植被都是不可避免的情況,這種情況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制造了大批的裸露邊坡。因此,在設計和改造邊坡綠化景觀的過程中,應當重點考慮邊坡植被的覆蓋能力,盡可能地保留現存的邊坡植被,維持公路路基的穩定性,盡可能地減少土壤侵蝕的情況發生。在選擇邊坡植被的物種時,應當盡可能地選擇草本植物與旱生、喜陽的小型灌木搭配組合成植物群落。在實際的改造過程中,應該以當地的環境特點以及氣候特點為根據,考慮植物物種的抗鹽堿度、生長速度、耐寒性等多個方面。通常來說,土質邊坡應該盡可能地選擇根系較為發達的植被物種,從而達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4.3 有關隧道洞門的綠化景觀的設計
與中央隔離帶的綠化和邊坡綠化比較而言,隧道洞門的綠化景觀由于受到山體原先的條件限制,其綠化景觀的施工改造進行得更加困難,而且其養護管理的相關措施也非常困難,因此,在進行隧道洞門的綠化植被的選擇時,應該盡可能地選擇灌木和小喬木,同時,需要考慮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性,盡可能地減少人工建設的痕跡,盡可能地讓綠化植被能夠在自然環境下成長,而且避免對交通造成影響。
4.4 有關互通立交的綠化景觀的設計
在互通立交的位置進行綠化景觀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水土流失、誘導行車司機的實現、美化高速公路的周邊環境。在互通立交的區域通常選擇的都是農田附近的平地,這些地方的土壤條件較好,對植物的生長有利。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的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區域通常都不具備獨立的灌溉系統,因此,在進行互通立交的綠化景觀的改造設計時,必須仔細考慮后期的綠化景觀的養護管理的相關問題,在選擇綠化植物品種時,應該盡可能地選擇抗旱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的品種,比如草皮、喬灌木等。
4.5 有關收費站周邊的綠化景觀的設計
作為高速公路的門面位置,收費站是高速公路全程為數不多能夠停車欣賞周邊綠化景觀的地方。因此,在對收費站進行周圍綠化景觀的改造和設計時,應該注重實現其美化效果,盡可能地創造一個舒適的綠化環境。因為收費站周圍的綠化景觀用地比較充足,再加上其綠化景觀的養護管理也相對比較容易,所以可以將收費站周圍地區的風土人情與綠化景觀結合起來,增強環境的親切感,增強當地的地域特色。
對整個高速公路來說,其綠化景觀的改造設計對其正常的交通和運輸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在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改造和設計時,必須因地制宜,充分地考慮當地的土壤、氣候、地形、地貌等元素,選擇合適的綠化植被。在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改造設計時,不僅要實現美化環境的效果,還要提升行車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
[1]馬紅曉.高速公路的景觀綠化設計與環保[J].公路與管理,2012(33):845,812.
[2]林皇仁.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設計策略[J].現代園藝,2012(08):112.
[3]曹怡春.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J].交通建設與管理,2009(09):157~159.
[4]劉 麗.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的分析與研究[J].科技傳播,2009(09):157~159.
U418.9
A
1005-7897(2017)16-0044-02
20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