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柔惜
(廣州市綠化公司)
淺談加強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保障措施
麥柔惜
(廣州市綠化公司)
廣州市作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相對于其他城市而言園林綠化養護技術處于先進水平,但養護管理仍存在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造成養護管理滯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養護管理的保障措施,以確保綠化養護作業質量標準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保障措施
近年來,廣州市大力建設生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取得不錯的成效,并于近期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稱號。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將在廣州召開,廣州迎來了向世界展現城市形象的又一契機。為進一步擦亮“花城”品牌,廣州將完成種植主題花樹10萬株、高標準打造30個賞花景點,提升重點道路和景觀片區綠化景觀。屆時,園林綠化工程將會有更多新方案、新技術的應用,城市園林景觀品質將會有更大的提升,但“重建設、輕養護”仍然是城市園林管理部門面臨的普遍難題。
長期以來,廣州市都非常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對空氣、水以及城鄉環境進行了深入的綜合治理。尤其是在2010年成功舉辦“綠色亞運”之后,廣州市圓滿實現了“到2010年一大變”的目標,為“十二五”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加快城市園林建設步伐的同時,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跟不上的現象越顯突出。行道樹修剪、抽疏、調整不到位;綠地灌木長勢過快、過高;草坪缺修剪、雜草多、黃土裸露;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等,這些情況直接造成植物群落層次結構混亂,影響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此外,廣州市道路車流量大,由于修剪、支撐維護不及時,臺風季節時常有行道樹倒伏壓車、影響交通或折枝傷人等事故發生[1]。
2.1 缺乏園林養護價格指導規范標準
目前,廣州市主要采用《廣州市城市綠地常規養護工程年度費用估算指標》(以下簡稱估算指標)作為編制和審核園林綠化常規養護和園建設施維護工程年度費用估算、制訂園林綠化常規養護和園建設施維護工程年度費用計劃的參考依據。該指標以綠地面積去計算單方造價,無法根據不同區域內養護難易程度不同而進行科學測算養護費用,養護指標沒有量化,不利于養護過程監管,投標養護單位較易鉆空子。
而且,估算指標的費用標準與實際市場人材機的成本增幅不相符。從表1可見近五年來估價指標的費用標準浮動不大,而市場上的實際綠化管養人工單價已從2012年的100~120元/工,增至 210~270元/工,增幅達 100%以上;而機械單價,如灑水車(4000L)的單價也從 2012 年的 800~1000 元/臺班,增至 1500~2000元/臺班,增幅也超100%。

表1 2012~2016年廣州市城市綠地常規養護常用指標價格列表
除了普通綠化工和機械外,管理與技術人員的人工費用增幅就更大了,這令施工企業難以承受。
2.2 作為對外宣傳窗口,突擊任務較多
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廣州市承擔著春秋兩季的中國進入口商品貿易會,需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此外,作為繼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國第三大城市,廣州市的發展和城市建設也受到了國家及地方各級領導的重視。因此,城市管理接受的考察和檢查任務也較多,園林綠化管養工作也不容怠慢,建設單位管理力度加大,突擊任務多,人力機械一樣都不能少。這些在中標前,施工單位是沒有考慮在內的,在中標后,只能變著法子承受。
2.3 市場惡性競爭頻繁發生
鑒于上述兩點,養護費用標準低,加上嚴格的管理和頻繁的突擊任務,使施工養護單位無利可圖。據調查,2016年,廣州市道路綠化養護工程年度費用估算指標中,一級綠地養護年費用為15.68元/m2;市場中標價平均為:13.27元/m2。然而,為達到理想的養護效果,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遠超于此,如廣州市中山紀念堂養護項目中,企業投入的年養護成本就達到35.41元/m2。因此,部分企業為了維持企業經營,只能低價中標,再違法轉包。以致惡性循環,直接犧牲的就是養護質量。
2.4 養護人員技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一線養護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技術業務素質偏低,養護工作缺乏創新,養護效率較低,養護效果較差。
城市綠化養護工作應貼合廣州市園林綠化養護的現狀、園林市場發展和園林部門精細化管理的需要。為更好地做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各級城市管理部門要提高對綠化養護重要性的認識,切實落實城市綠地養護管理經費,建立健全綠地管理長效保障機制,以確保城市綠化美化工作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2)綠化主管部門應根據廣州市當地的工資水平和實際測算成本等為依據,結合不同綠地的實際養護難易程度進行科學測算,得出各標段的最低養護成本,作為最低中標價,從而避免低價競價的惡心循環[2]。同時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在前期招投標階段,根據養護項目面積量化養護細則及人員規定,從根本源頭杜絕中標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
(3)科學劃分城市綠地養護保養等級。由于城區與郊區之間、各區縣之間綠地養護管理的難易程度、技術要求、管理標準等方面各有不同,各級應根據本地綠化養護的實際情況制定水平相當的價格指導文件、技術標準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綠化養護檢查制度等規范制度,以管理各養護企業和綠化養護行為。
(4)提高綠化養護管理人員的素質,完善裝備。加強養護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養護技術水平。
(5)制定養護評比作業細則,加強監督管理。城市綠化養護部門要對養護企業進行養護過程的量化管理,制定詳細可操作性的養護作業評比細則[2],設立評比基金,以此為依據對養護作業細節進行巡查評比。獎罰分明,有依有據,采取措施,規范養護行為。
園林行業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進入相對穩定期。國內不少大中城市,園林綠化也已經從“種”進入“養”的階段,曾經“綠”了多少面積,現在就要“護”多少面積。因此需進一步規范綠地養護作業,完善綠地養護經費保障長效機制,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整體水平。
[1]文 寅.淺析廣州市行道樹引起的交通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2008(5).
[2]陸廣潮.城市公共綠地養護推行市場化管理的探討[J].廣東園林,2007(3).
TU986.3
A
1005-7897(2017)16-0104-02
20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