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翠華
(漳州市龍文區農林水利局)
淺議觀賞性杭白菊病蟲害綜合防治及無公害栽培技術
方翠華
(漳州市龍文區農林水利局)
對漳州觀賞性杭白菊常見的病蟲害類型、為害癥狀以及其發生的特點進行綜述,結合管理技術的應用,針對蚜蟲、菊天牛等常發性的病蟲害,提出幾點相應的綜合防治舉措與無公害栽培技術。
漳州;觀賞性杭白菊;病蟲害;綜合防治;無公害栽培技術
杭白菊原產于我國,是由野菊逐漸演變、經人工選育而成。由于杭白菊其產品質優,所以在國內外市場都享有特別高的聲譽,已經被我國列為地域保護品種。近些年來,隨著漳州杭白菊種植面積的大幅發展,產品也已經從以往單純的要用為主,向著藥、飲兼用等多用途發展,成為漳州一優勢產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但,由于受到氣候、環境、連作以及重肥等原因的影響,杭白菊受到嚴重的病蟲害威脅,直接降低了杭白菊的質量、產量以及觀賞性,阻礙到漳州杭白菊產業的順利發展。為確保杭白菊其觀賞性,本文就對其病蟲害綜合防治與無公害栽培技術相關內容展開探究。
下文主要介紹蚜蟲和菊天牛這兩種病蟲害類型。
1.1 蚜蟲
危害到觀賞性杭白菊的蚜蟲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兩種:菊小長管蚜和棉蚜。在一年四季中,春、秋兩季都是蚜蟲病害遷入的高峰。初入春之后,便會有翅蚜從越冬的雜草上遷移到菊苗上進行繁殖。蚜蟲1年可繁衍15代之多。在菊苗上的蚜蟲以無翅蚜最為多見,在心葉、嫩梢和老葉的葉背上皆有密集的分布。當進入秋季時,便會有另外一批有翅蚜從其它植物上遷移到菊花上,再加上杭白菊開花之后,其花芯呈現出嫩黃的顏色,更會吸引蚜蟲的聚集,導致其在花芯為害。在受到蚜蟲為害時,其不僅會吸食枝葉,導致葉片發生卷縮狀,使杭白菊的生長停滯、花朵畸形,而且還會造成病毒的傳播。蚜蟲所分泌的蜜露而能誘發煤污病。
1.2 菊天牛
該類病蟲屬天???,俗稱菊虎。1年繁衍1代,在每年的5~7月份是產卵期。菊天牛成蟲喜歡在近枝梢的嫩莖處產卵,由于其產卵器會刺傷莖梢,所以會導致上部莖梢出現失水問題,逐漸下垂、折斷枯死。當幼蟲孵出之后,便會蛀入到莖內,對杭白菊的髓部、木質部進行蛀食。在8月份之后,幼蟲便會向下蛀入到杭白菊的根部并化成蛹,在10月份時,菊天牛便會羽化成為成蟲,并不再活動,在根中越冬。第二年待入春溫度回升之后飛出。被菊天牛做蛀的杭白菊其莖桿隨之便會折裂、枯萎,有些創口還會形成腫大隆起的結節,直接損傷到疏導組織,造成莖枝生長受阻。
觀賞性杭白菊不僅要求其有觀賞性,而且還要有能食用的高品質。因此,一方面需考慮到其用來食用的無公害性,另一方面還要能夠保證花、葉的美觀性。
2.1 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2.1.1 土壤和菊苗消毒處理
在杭白菊栽種之前,先使用80%乙蒜素EC2000倍液進行噴灑,對土壤做消毒處理,并于插苗種植之前,使用50%多菌靈WP800倍液對根部浸洗半小時,以防病蟲害的發生。
2.1.2 誘殺方法
于菊田中,每隔150~200m的間距,以棋盤式的方法掛一盞振式殺蟲燈,在6~8月間開燈,對夜蛾、金龜子等害蟲進行誘殺。對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則使用專門的性誘殺劑與誘殺瓶進行誘殺,在9月時懸掛誘殺瓶,間距設置在50m的間隔,便能起到有效誘殺成蟲的作用。蚜蟲的趨黃性極強,所以使用黃黏蟲板能夠成功誘殺大量蚜蟲,建議從10月初開始掛板,高度設定在距離地面的80cm處,間隔設定在每隔20m。
2.1.3 人工防治
結合摘心等操作,使用人工來對蟲葉、蟲枝進行摘除,并帶出到田外予以銷毀。
2.1.4 雜草清除
在菊苗定植之后,及時使用5%精喹禾靈兌水進行噴霧,對禾本科的雜草進行殺除。平時在做施肥、摘心等農事作業的同時,將雜草鏟除。菊花封行之后,由于生物群體大,會在一定程度上有自然控草的作用,因此無需再做化學防治。
2.1.5 化學防治
使用井岡霉素、多菌靈、蚍蟲林、氟啶脲等低殘留、低度且高效的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摒棄高殘留且高毒的有機磷農藥。具體防治方法:使用10%蚍蟲林WP1000倍液,噴霧,對蚜蟲進行防治。對夜蛾類害蟲的防治,使用5%氟啶脲EC1000倍液進行噴霧。當發現杭白菊的葉、莖部剛開始發生病害時,及時使用70%甲基硫菌靈WP1000倍液或者是50%多菌靈WP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藥液用量于各階段生長期都各不相同,苗期用量較少、生長繁盛期的用量較多。花期便可以停止使用農藥。
2.2 無公害栽培技術
2.2.1 注重品種種植的搭配
選擇在杭白菊中生長較好的小洋菊作為主要的栽培品種,并搭配一些黃菊和大白菊進行搭配栽培。黃菊與大白菊的花期皆比小洋菊早,且大白菊的花型較大,色澤白且量,顏色更為鮮黃,有著極好的點綴作用。通過品種搭配種植這一技術,能夠錯開采摘期,有利于減少集中時期的勞動量,同時還能形成不同階段不同景觀與觀賞效果。應注意在菊花區的周邊,不宜種植煙草等較易發生病毒病的植物。定期清除雜草、減少蟲源。
2.2.2 育苗管理
①選擇好留種菊地。留種苗地應該選擇地勢較高、土地肥力好、病蟲害輕發的田塊。②做好苗地的管理,留種苗地在杭白菊花朵凋謝之后,于離地3~4cm處將地上莖割掉,并清除枯枝落葉。冬天敷蓋草木質和細土。在第二年開春后,盡早施肥,促進芽胞的生長。
2.2.3 大田管理
(1)整地。整地時進行精耕細作,使杭白菊的根系盡可能向著深度與廣度伸長。大田應于定植前的7d,施足基肥,做深翻耕。于年前冬季再進行一次深翻,使土壤風化,降低病蟲基數。
(2)定植。選定在4~6月為定植期。
(3)壓條。純作栽培的田塊在定植后,苗高到了35cm左右時,便將枝條向著兩側撳倒在地,距離菊苗基部10cm處用泥土壓實,留8cm左右的頂端嫩梢,使其節節生根,至新梢再長到30~35cm時,做第二次壓條。
2.2.4 肥水管理
城市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在對污水凈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沉淀物質。漳州城市污泥中含有較為豐富的有機營養成分,磷、鉀、氮等這些都是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并且重金屬含量要低于農用標準。漳州又被稱為“東南花都”,在花卉的再配上涉及到極多的用土量,可建議使用“2份泥土+1份塘土+3分爐渣+3份谷殼灰”的這一處理方法,促進杭白菊的增長效果,這一處理方法的具體養分含量如下表1所示,對杭白菊管徑的影響如下表2所示??梢姡^之于對照,這一處理方法對杭白菊增長效果促進顯著。

表1 具體養分含量

表2 對杭白菊管徑影響(cm)
由本文總數可見,漳州杭白菊常發性病蟲害主要為蚜蟲和菊天牛,應結合當地生產與管理現狀,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治與無公害栽培技術,并積極引進城市污泥這一肥料處理方法的應用。
[1]張春桃,陳 軼,蔡建武,等.觀賞性杭白菊病蟲害綜合防治及無公害栽培技術[J].中國植保導刊,2010,30(3):25~26,31.
[2]吳 江,繆文建,沈林章,等.浙江省三大食用花卉主要病蟲害及綜合防治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04,12(1):41~43.
[3]聞玉田.杭白菊栽培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13,45(1):73~74.
[4]沈 瑤,戴德江,沈 穎,等.浙江省杭白菊農藥使用情況調查及對策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3):438~441,443.
S436.8
A
1005-7897(2017)16-0007-02
20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