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譽珂 李莎莎
(成都理工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 610059)
園藝療法在旅游規劃中的應用
軒譽珂 李莎莎
(成都理工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 610059)
當今,國際上對園藝療法的定義較多,比較公認的是美國園藝療法協會提出的定義:園藝療法是一種利用植物、園藝活動和大自然的環境來促進個體身心與精神上的功能,以提升認知與健康的過程。園藝療法是全球性的、可適應性的,并且可進行科學上研究的領域。[1]人類對大自然的喜愛源于本能,因為我們本就活在自然之中。
園藝療法;研究方法;植物療法;芳香療法
“園藝療法”由“園藝”和“療法”兩個詞匯組成。“園藝”應從“園”和“藝”二字分別解讀,“園”在《辭源》中稱“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藝”在《論語》中稱“學問技術皆謂之藝”,因此在園地中栽植蔬果花木之技藝,謂之“園藝”。“療法”顧名思義,即治療疾病的方法。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園藝”和“療法”都不再局限于過去的定義,與不同領域相結合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面對當下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了適應新的社會問題和現象,園藝療法不再僅僅局限在醫院和療養機構中使用,而是在更多領域中廣泛的應用。所適用的對象也不再是是真正意義上的“病患”,更多的是當下社會中形形色色的“壓力群體”。治療方法也跳脫了原有的單一性,出現了包括社交療法、教化普及、心靈環保或者職業訓練等等方面。
3.1 園藝療法研究方法
園藝療法的研究方法,概括起來,有質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兩種取向。一般來說,質性研究與園藝療法的應用聯系緊密,而定量研究則對園藝療法的研究內容進行細化,采用現代的實驗方法對園藝療法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質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了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其目的是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行為及其意義的解釋。簡言之,“質的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2]。
3.2 中國園藝療法研究現狀
中國的園藝療法的研究起步很晚,整體研究仍處于初步階段。研究的范圍比較狹窄,還處于對國外研究狀況和園藝療法知識的普及和學習范疇,大多被歸類為園藝或園林的研究方向內,還未從獨立出來成為一種研究方向。但是,即便處于初步階段,園藝療法在中國的各個領域中也產生了一些較好的成果,例如園藝療法在旅游規劃中就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4.1 英德樹上溫泉——休閑度假旅游中的園藝療法
英德樹上溫泉位于清遠市位于英德市英西走廊上的堯山腳下,主要分為4個區域:樹上溫泉瑜伽區、樹上溫泉百花浴、組合溫泉樹屋、樹上溫泉彩虹奇觀。這四個區域都在休閑度假中體現了與園藝療法的結合。
4.1.1 全方位體驗園藝療法
該區域中從住樹屋,泡樹上溫泉藥浴,在樹上就餐,在樹上賞音樂,到自耕自作的農家菜園,無不體現了園藝療法全方位的體驗,讓游客在自然中享樂、就餐、耕作等,來達到釋放壓力與煩惱的目的。
4.1.2 觸覺療法的應用
獨特的樹上溫泉利用了園藝療法中的觸覺療法。在溫泉池采用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藥浴池,例如野生蜂巢浴、竹芯浴和百花丹浴等。同時,獨創的樹上溫泉霧浴與天門溝闊葉森林區的飽氧空氣共同形成負離子霧浴場,置身其中,這是園藝療法中“情景結合”的具體體現。
4.1.3 芳香與視覺療法的結合
項目中古樸獨特的樹屋村,可以讓游客拋開世俗喧囂、回歸自我,在樹屋村中可以聞到森林的氣息與土地的芳香。同時,還運用自然彩虹的產生原理,從落差達300m高的天門溝不老泉引泉噴霧于林中,陽光透過森林的枝葉與泉霧接觸形成一道道彩虹,產生泡泉觀虹的綺麗景致。這些都是園藝療法中芳香與視覺療法的結合,讓人們在這里享受到城市中所感受不到的愜意景象。
4.2 中國青島西麓國際生態農業公園——生態旅游中的園藝療法
中國青島西麓國際生態農業公園是一個以生態保護為基礎的生態旅游項目,項目分為管理服務區、文化養生休閑區、歷史古跡游覽區、森林生態運動區。本項目中與園藝療法相結合的項目有有機大棚、水岸農莊、森林氧吧等。
4.2.1 有機農業與田園式體驗
有機大棚主要是種植有機果蔬,同時讓游客可以參與進四季采摘的活動中。水岸農莊依托水庫的生態環境,為游客營造一個鄉村田園式的生態休閑度假場所。這兩方面都是在有機農業中的耕作體驗和鄉村休閑的田園營造中融入了園藝療法對人們的感染力。
4.2.2 森林氧吧與植物療法
森林氧吧以高含量的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的森林空氣負氧離子和植物精氣等生態因子為特色的旅游項目。森林氧吧是利用大范圍原生態的植物營造出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使游客走進森林中感受身心的凈化。這是園藝療法在旅游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這與植物所帶來的強烈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最直接的體現。
園藝療法在中國的發展處于初步階段,很多方面園藝療法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隨著人們對綠色自然生活的向往,讓旅游業進入了蓬勃發展。隨之人們對這種釋放心靈的追求讓越來越多的旅游規劃中加入了園藝療法的元素。無論是芳香療法、植物療法、色彩療法、聽覺療法、味覺療法、觸覺療法、栽培療法等等,都在越來越多的旅游規劃項目中得到了體現,也使得旅游規劃在未來發展中加入更多元的園藝療法的方法,以達到旅游規劃所想要營造出的人們所追求的更深層次的精神享受與共鳴。
[1]孫雨亮.“園藝療法”的內涵及其演變[J].中國科技術語,2015(2).
[2]陳曉慶,吳建平.園藝療法的研究現狀[J].北京林業大學,2011(9).
TU986
A
1005-7897(2017)16-0065-02
2017-8-8
軒譽珂(1991-),女,河南周口人,在讀研究生二年級,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李莎莎(1992-),女,重慶永川人,在讀研究生二年級,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