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男
(沈陽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016)
園林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趙亞男
(沈陽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016)
園林建設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城市中園林生態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植物中的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了園林質量及發展,有效防治病蟲害對于園林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生物技術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應用,分析園林植物中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園林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隨著園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為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護手段,由于污染較低、價格低廉等優勢,得到了人們高度重視。人們在享受高質量生活的過程中,對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安全性能也開始關注,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雖然效果十分顯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顯。所以,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就成為了重點研究內容。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園林植物病蟲害種類多,結構復雜。園林植物品種繁多,設計和配置也千差萬別,既有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式種植,又有一些特別稀奇的品種,正是這多種多樣植物種類、豐富的數量以及生態環境,為病蟲的發生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或寄主,形成了園林植物特有的病蟲種類和結構;②園林植物生長環境日趨惡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構日見復雜,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行道樹、街頭綠地中的花卉、樹木,往往會受到下水道、煤氣管道、電線電纜等諸多地下設施的影響,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有毒氣體或廢水也時刻影響著植物生長,園林植物生長環境惡劣,植株生長不健壯,抗病力差,給病蟲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③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難。園林植物本身及其所處城鎮環境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因此,對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必須根據各個綠地病蟲害的發生趨勢和消長動態,以及受害植物或寄主的不同,隨時調整防治措施,做到防治措施靈活多變,以確保防治的有效性。
2.1 加強園林植物管護措施
在加強園林植物管護時應從肥水管理、修剪管理、除草、翻土培土等方面入手。肥水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施肥和澆水管理,這是園林植物管護中最重要的環節。園林植物要想安全、快速生長,就必須要加強施肥和澆水管理,在施肥時應注意使用不會污染環境的有機肥,并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地進行澆水,要保證園林植物點觀賞價值,使之能夠健康成長。園林植物主要是用于觀賞,因此有些植物不需要長得太過茂盛和粗大,否則不僅影響觀賞價值,而且容易產生病蟲危害。所以平時管護中需要勤修剪。但修剪時并不是隨便修剪,需要合理修剪,這樣才能保證植物得到充分的陽光照射,也能免受病蟲害的侵害。
2.2 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是在必須及特殊、緊急情況下才采用的方法,并且應該實施針對性防治,盡可能地選用選擇性強、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藥。應經常變化用藥品種和混用配方,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效果。施藥方式應該盡量采取涂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避免噴霧,以減少化學藥劑對環境的污染。
2.3 利用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來控制或減少有害生物種群的發生與危害的方法,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菌、以菌治草、以菌治病和性信息激素等方法。生物防治不污染環境,對人和其他生物安全,防治作用持久,易于同其他植物保護措施配合應用,以及能夠節約能源與減少資金投入。例如,采用生物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生物藥劑是指用生物活體來防治病蟲害的藥劑,與化學農藥相比,具有無殘留、無公害、不污染環境、效果顯著等優點。而且應用生物藥劑,可以有效避免害蟲產生抗藥。以蟲治蟲,則是利用生態環境中相生相克的特點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自然界的食物鏈本來就是一個良好的循環體,用害蟲的天敵來進行害蟲的防治,有利于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而以菌治蟲的方式,持續時間比較久,并且效果比較好。該方式能夠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4 栽培措施
2.4.1 適地種植
根據所種植物的生長特性與生長環境相適應的苗圃進行種植以保證能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蟲的能力。
2.4.2 合理搭配
應避免將有共同病蟲害的樹種搭配一起。實行輪作可以減輕病害,輪作是有效的防治措施,輪作植物須為非寄主植物,這樣使土埌中的病原物找不到食物,從而降低病原物的數量。
就植物病蟲害而言,雖然具有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態防治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較低,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生物防治技術在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植物病蟲害主要具有3種防治技術,分別為引入天敵、菌類防治與激素防治,植物病蟲害在防治過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對生物防治技術進行選擇,有效提高植物病蟲害防治效果,保證植物健康成長。
[1]劉曉東,曲成新,陳 莉.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J].防護林科技,2002(3):77~79.
[2]費顯偉.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黃少彬.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包建中,古德祥.中國生物防治[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5]武三安.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S436.8
A
1005-7897(2017)16-0103-02
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