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寶
(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 海南儋州 578001)
桉樹造林中臺風預防措施的探索
方金寶
(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 海南儋州 578001)
在桉樹植樹造林過程中,臺風災害是影響造林效益的關鍵。對此,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常見的桉樹種類進行了介紹,然后對桉樹造林中的臺風災害預防措施進行了詳細探究,以期提升桉樹林抵御臺風的能力。
桉樹;臺風;預防措施
臺風指的是地球災害性天氣系統旋渦,臺風對于人類的日常生活安全危害性較大,尤其在沿海城市,臺風對城市經濟、市民生命的負面影響應引起人們的關注。通過建設綠化工程,能夠有效緩解臺風災害對于人類的威脅,但是,在植樹造林過程中,由于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臺風會對植株造成破壞影響,對此,必須對樹木對于臺風災害的預防措施進行詳細探究。
2.1 巨桉
巨桉屬于大喬木的范疇,生長速度較快,喜好陽光,但耐熱性能較差,可以在-6℃的環境中生長。巨桉品系的桉樹對于土壤條件要求較高,需要土壤營養元素充足,適合在土壤肥沃的區域種植,例如:黏土,可以提升巨桉品系速生桉樹的種植效益。
2.2 赤桉
赤桉屬于大喬木范疇,樹木在生長成熟之后,可以最低為20m,最高為46m,樹干較為挺直,可以在不同區域內生長,具有一定的適應優勢,對于土壤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干旱區域或是洪澇區域種植。赤桉具有一定的耐低溫能力,在-6℃的環境中可以維持生存。赤桉的栽培與種植,會凸顯出早期速生的特性,對于陽光的要求較高,如果在陽光不足的環境中生長,將會出現生長速度降低的現象。同時,赤桉具有良好的抗臺風性能,在11級、12級臺風條件下,不會出現損傷的現象。
2.3 巨尾桉及尾巨桉
巨尾桉樹與尾巨桉樹屬于雜交品系,喜好陽光,且生長速度較快,可以在-4℃的環境中生存。但是,此類品系的抗風能力較差,不適合種植于招風的風口位置。在栽培期間,需要將其種植于土壤肥沃且深厚的區域,需要保證土壤疏松性能,提升其排水效果,例如:紅磚土壤、赤紅土壤等。巨尾桉及尾巨桉品系的速生桉樹紙漿制作率較高,適合在海拔較高且干旱的區域種植,具備一定的抗潰瘍能力,在貧瘠的土壤中,如果施加人工肥料,也可以提升其種植產量與質量。巨尾桉及尾巨桉品系在無性繁殖的情況下,可以提升其繁殖效果。
樹木在大風作用下,樹干或發生橫彎變形(樹冠不偏冠),或發生彎扭組合變形(樹冠偏冠)。所謂樹干彎扭組合變形,即2個橫斷面之間的樹干同時產生因彎矩導致的彎曲變形=和由扭矩導致的扭轉變形,在彎曲與扭轉復合變形作用下的當樹干外層木質部處的最大彎曲正應力和扭轉切應力達到樹木極限應力時,樹干就會發生彎曲斷裂或扭轉劈裂破壞。
4.1 適宜選擇良種
為了提升桉樹林對于臺風的抵御能力,在樹種選擇方面,必須綜合考慮樹種的抗風能力。忽視抗風樹種的選擇往往會導致幾十年的勞動成果毀于一旦,因此,在多臺風地區,必須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考慮??癸L樹種的選擇應注意:地下部分應為深根性或根系龐大,地上部分應高度、冠幅適中,枝條適度粗壯、稀疏,木材(主干)具有較好的韌性,抗風能力比較好。
4.2 場地的處理
在開展栽培工作之前,要進行備耕整地工作,為桉樹生長提供最適宜的環境。第一,劈草煉山工作,避免雜草消耗土壤肥力,對桉樹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要及時清理林地中的樹根、石塊等雜物。如果林地的雜草灌較少,作一般的砍雜清理、小塊煉山即可。如果林地雜草灌數量多,且多為萌發能力強的惡性雜草灌,則要先進行砍雜處理,再用除草劑,必要時進行燒山清理。適宜的整地能改善土壤環境,形成疏松的土壤,利于桉樹的根系透氣。為了避免水土流失過度,桉樹造林可采用塊狀整地的方式,根據造林密度和植株行距進行打坎。打坎時要求密度均勻,避免出現過密或過稀的現象,根據桉樹的品種生長特性決定間距,保證通透性的同時最大限度利用土壤肥力。
4.3 坑穴密度應合理
對桉樹實際產量以及生長水平產生影響的因素還有種植的密度,所以在栽培桉樹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栽植密度的科學合理性。其中,挖坑能夠保證栽植密度更加適宜。而坑穴的距離則需要充分考慮桉樹品種的生長習性與地區造林規劃的生長年限等展開相應的測算。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確保桉樹的通透性,同樣也能有效地規避土地浪費問題。
4.4 培育牢固的地下根系
具有牢固(深根)的、龐大地下根系的園林喬木無疑會增強抗風能力。在進行挖穴時,應在一定范圍(如2m×2m)重新挖除硬實層,回填農田表土或林地表土,并適當添加有機肥或鈣、鎂、磷等長效不傷根肥料作基肥;種植時,除了草繩等可腐爛的包扎物可保留外,塑料類(如黑沙網、美植袋等)包扎物應全部割除取出,否則,由于埋入地下不會腐爛,將會造成“O”型根、瓶頸根,導致苗木緩苗期長、長勢差、易風倒等一系列問題;種植后,最好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參考樹種冠幅大小,鋪設一定范圍的透水磚,增加土壤水分。這些工作多數屬于隱蔽工程,在進行施工管理時必須高度重視,否則極易造成紙上談兵。傳統園林施肥方法均為施于土壤表面或結合噴水施肥,這無疑會誘導根系浮于淺層土壤,不能扎深、扎牢,能否參照果樹、林業上的“開溝埋施”法,采用“打孔”法施肥等值得探討。
4.5 選擇規格適宜的苗木進行栽植
樹木栽植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決定于其穩定性的主要因素。但在實際情況中,施工隊為縮減項目工期,對樹穴內管線、混凝土板塊未加以有效處理,隨意選擇樹穴深度與尺寸,加之土壤內包含大量的建筑垃圾,對樹木生長與根系固著均會造成嚴重影響。對此,為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應在樹木栽植前,嚴格依據圖紙標準完成樹穴挖掘工作,同時利用對回填土性質與標準的確定,為樹木根系生長提供較為舒適的土壤環境,使其能夠在根系健康生長的同時,提升自身穩定性。
4.6 適當控制喬木冠幅、高度
在桉樹生長過程中,需要對注意對枝椏進行修剪,確保以樹干為中心,各方對稱、重心平穩;如果桉樹的樹冠比較濃密,則應該注意修剪內堂枝、小枝、過密枝,增強水平方向的通風性,較少風阻;如果桉樹生長高度比較大,則應該考慮適當截頂,這在空曠地、道路兩邊尤為必要。從理論上講,修枝、截頂措施應在秋冬季節進行,但對于已進入正常生長的桉樹,在臺風季節到來之前進行則更符合實際。
4.7 樹木加固與保護
具體有:①樹木加固。針對新栽植樹木,加固工作是預防臺風破壞的首要途徑。結合多次臺風破壞結果分析工作,可知在臺風來襲前,應通過樹木連片加固的形式,結合防護鋼架的使用,提升其抗風能力。尤其針對樹木日常維護工作的開展,需定期對大冠樹種實施修剪行為,以此減緩臺風破壞力;②樹木保護。從整體上來看,在桉樹林種植中,如果樹木根本的伸展空間比較狹窄,且土質較差,如泥土內砂石成分的存在。樹木根系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完成茁壯生長的目標,但因土壤內穩健介質的缺失,使其無法承托樹冠的重量,從而出現樹木倒伏問題。
4.8 試行混交種植
為了提升桉樹林的抗風能力以及景觀效果,在造林方面,可以引入林業上的“混交林”概念,采取抗風樹種與景觀樹種隔株混交種植或“一穴兩株”,即:一株為較低矮的景觀樹種一株較根系發達的抗風樹種。
4.9 臺風前養護
桉樹的生長周期注意集中在6~7月份,在該階段,樹木枝條和冠幅呈現大幅度生長的趨勢,如果受到臺風因素的影響,迎風面相對較大,易發生枝干折斷、樹木倒伏現象。針對此,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桉樹林經濟損失,應在臺風來襲前加大樹木養護工作,如部分枝節修剪、縮小冠形等措施的施行,可在某種程度上加大樹木抗風能力。除此之外,應在苗木日常養護環節,通過病蟲害防治,抗倒伏能力強化,病樹和斷枝、傾斜與倒伏樹木處理的手段,將其損失風險降至最低。
綜上所述,臺風災害會對桉樹綠化造林造成破壞影響,為了盡量減小臺風災害對于桉樹造林的不良影響,在桉樹造林方面,應該盡量注意選擇抗風能力比較強的樹種,合理應用規范栽植、樹木加固與保護、臺風前養護等手段,充分融合因地制宜原則,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桉樹的抗風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桉樹造林效益的提升。
[1]覃玉英,方 良,黃 責.陽江沿海地區桉樹林分臺風風害調查[J].桉樹科技,2011,28(1):40~43.
[2]龐 瓊.桉樹造林再造林群落植物多樣性的變化[J].北京農業,2015,39(9):40~43.
[3]洪奕豐,王小明,周本智,等.閩東沿海防護林臺風災害的影響因子[J].生態學雜志,2012,31(4):781~786.
S792.39
A
1005-7897(2017)16-0161-02
2017-8-8
方金寶(1984-),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桉樹采伐運輸管理、技術指導、成本管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