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文
(廣州市綠化公司)
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
李燕文
(廣州市綠化公司)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造成了各行業對于現有能源的極度索取與消耗,伴之而來的就是生態環境的持續破壞,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自然災害的不斷發生。所以,林業造林工程作為促進生態穩固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被提上了日程,得到了有關單位的高度重視。
造林工程;質量問題;改進措施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造成了各行業對于現有能源的極度索取與消耗,伴之而來的就是生態環境的持續破壞,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自然災害的不斷發生。所以,林業造林工程作為促進生態穩固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被提上了日程,得到了有關單位的高度重視。本文就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期待對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貢獻一些良策。
生態環境的穩固發展已成為近幾年國家相當重視的問題,林業造林工程意義重大,在這方面,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以及物力,但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仍然比比皆是,例如林木的生長狀態、種植情況以及成活率等都與相關標準不太符合,導致最后的造林效果沒有達成預期的目的,林業造林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把控都是極為重要的,林木的生長率、成材率以及存活率都與每一個環節息息相關,哪怕某個環節出現了微小的失誤都會對造林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這就造就了林業造林工程的復雜性、特殊性以及長期性特點。因此,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必須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改進,制定出一套有完善管理機制的制度,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并設置相關人員進行監督實施,確保林業造林工程實實在在的為我國生態穩固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1 缺乏足夠重視
基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木材在市場中的需求度不斷增強,原有的生態環境被如今不斷膨脹的經濟利益所破壞。許多林業造林工作人員將此工作視為一種無關緊要的臨時性工程,嚴重忽視了林業造林工程的重要性,由此引發的規劃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日益嚴重,導致相當多地區林業工程項目的實施開展沒有從實地情況入手,忽略對地理環境的客觀分析和調查,無視當地自然狀況的實際因素,盲目造林,閉門造車,不考慮因地制宜的實際栽培原則,嚴重影響林木的成活率,違背了最初的預期目的。
2.2 脫離實際的工程規劃及體系混亂問題
規劃設計是林業造林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前提,一旦規劃設計脫離實際,忽視造林地區的雨水及土壤特性,就會使造林工程的實際效果偏離預期。現階段,我國部分地區的造林規劃就存在著很大的不合理、不科學性。或是對于自然資源規劃的過于重視而忽略了森林公園和生態園林的設計規劃,忽略了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建設的鼓勵作用,從而導致造林工程最后失去了最初的規劃意義。除了造林規劃缺乏科學合理性之外,完善的管理體系也是林業造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就當前我國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責任體系的嚴重不完善,使得林業造林管理缺乏嚴謹性,正因為如此,很難保障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對于栽種后的質量情況,與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撫育力度以及專業水平也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工作人員懶散的工作態度,未能及時進行灌溉及科學施肥等,都會嚴重影響林業造林的質量因素。因此,完善的體系保障,才能有效的做好造林管理工作,提高造林質量,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2.3 林業造林的技術問題有待提高
林業造林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培育選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造林工程中林木的生長起到最直接的影響,含有極強的專業性。但實際情況是,在林業造林工程中我國的選種技術還相對落后,不夠成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樹種的選擇較為單一,缺乏新樹種,而且缺乏專業的培育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由于所選樹種的不平衡,造成林木的生長不均衡。在培育樹種的過程中,選擇的場地較為分散,缺乏集中式苗圃的培育方式,同時受到較為落后的培育技術以及不合理的管理疏漏的制約,造成林業造林的混亂局面,嚴重影響了林木的生長質量以及工程的實施進度。在造林過程中,種植也是其中很重要的環節,面積和初植密度沒有做到合理配置,導致了林木的初植密度過大,從而加快了林木的郁閉速度,影響了樹林的正常生長。由于這些專業問題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對于林木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也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產生了很多林木蟲害問題。因此,提高林業造林技術水平是當前需要引起足夠關注的問題。
3.1 林業造林工程的科學規劃
隨著林業投資項目的發展壯大,相對其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國家對林業造林工程的重視度不斷加深。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與科學造林的原則,林業造林工程的開展規劃需要做到以下幾項:①做好基礎性生態規劃工作,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②引進多種樹種進行培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林業工程的發展也緊隨其后,樹種種類的擴大可以使得林木均衡生長,保證其豐富性,協調各樹種間的搭配;③要做好林業造林工程項目的有效防護,預防森林火災等潛在因素,最大程度的做好生態防護工作,生態隔離的保護措施,提升造林工程質量,確保林業工程穩固持續的發展。
3.2 重視林業造林的人員管理
造林工程的完成需要有一線工作人員的參與,為了確保造林工程的有效實施,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工程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做好造林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①應當構建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策劃出完整可行的人才引進策略,將造林護林的科技隊伍建設提上新的日程,為林業造林工程的可持續性提供有力支撐。加深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培養,設置新科技種植的培訓課程,使教學內容與造林工程同步推進,滿足林業造林工程對人才的需求。②推廣林業科技,將生產技術成功轉型為實際生產力,讓更多的林業工作人員變成造林工程的基石。加強各單位的互助交流,將優秀員工派遣到各個單位傳授經驗,交流學習,不斷完善并提高其他單位的管理技術,從而使得林業造林工程可以有序高效地開展。
3.3 有效提高栽植管理方式
林業造林過程的實施中,造林技術的栽植管理非常重要。林木管理人員要合理控制林木的初植密度,綜合分析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工程本身,從提高工程質量的角度出發,合理的制定出林木初植方案。在規劃林業造林工程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自然狀況以及不同的樹苗種類合理分配初植密度。在栽培前期,還應保障土地預征過程的整理工作需要按照過程設計質量的標準執行,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形來確定具體的栽植時間。于此同時,選取合適的種植工具,結合不同樹種的生物特性做好培育工作,主動開展機械防護管理工作,例如除蟲、施肥以及松土等工作,使得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在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上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意識到有關部門在林業造林過程中的重視度不夠、造林工程規劃的不合理、體系建設的不完善以及造林技術的專業水平偏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林業事業的有效發展。由此產生的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林業部門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都應該提起高度重視,科學規劃林業造林工程,形成系統化的人員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及專業水準。通過不斷改進,才能有效改善我國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問題,促進我國林業工程的長足發展。
[1]黃志松.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實踐[J].綠色科技,2017,42(5):91~92.
[2]黃曉冬.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林業科學,2016,67(11):80.
[3]孫國玉.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J].園林研究,2015,92(2):151.
S725
A
1005-7897(2017)16-0199-02
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