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安
(韶關市武江區林業局龍歸木材檢查站)
探索林木“陽光采伐”推動資源保護管理
李小安
(韶關市武江區林業局龍歸木材檢查站)
為進一步加強武江區林木采伐管理,規范林木采伐指標分配,筆者進行了廣泛調研,對武江區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現狀、存在問題深入地了解,提出探索林木“陽光采伐”、推動資源保護的建議。
林木;陽光;采伐
武江區是全省重點林業縣,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全區林業用地面積52814hm2,占國土面積的77%;森林覆蓋率達72.23%,森林蓄積量416萬m3。隨著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生態公益林面積的增加,林木采伐限額逐步趨向縮減,林木采伐計劃的稀缺性與采伐需求的普遍性矛盾比較突出。林木采伐指標成為林業行政審批公共權力的一個重點。社會上許多人密切關注著采伐計劃,“人情計劃”、“關系計劃”、“錢權計劃”等說法,也時有在社會上傳開,嚴重影響了林業系統的社會形像。如何避免個別人在采伐指標分配上進行權力尋租,已成為加強林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的一個關鍵問題。為進一步加強武江區林木采伐管理,規范林木采伐指標分配,筆者進行了廣泛調研,對武江區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現狀、存在問題深入地了解,提出探索林木“陽光采伐”、推動資源保護的建議,謹供參考。
目前,商品材生產計劃基本上是延續計劃經濟的做法按縣-鎮“自上而下”分配下達的,除國營林場外,集體林的采伐申請最后分配權由鎮政府和村委會掌握。個別鄉鎮把審批分配木材指標作為創收的砝碼,巧立名目進行收費。在如今木材生產計劃不能滿足商品林采伐需求條件下,對于誰應該得到采伐許可證,可以得到多少數量的采伐,鎮政府在具體實施中缺乏透明度,先收費后審批,給群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錯覺,認為行政主管部門的自由裁量權過大,給錢才能有指標,給群眾造成的印象是“指標分配是不公正的”,對林業主管部門、對鎮政府失去信任,也妨礙了社會投資林業的積極性。
在林木采伐證發放方面,行政領導干擾大,人情證、關系證還較嚴重。管理部門不能嚴格按規定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有的領導對采伐管理規定模糊不清,隨意簽字發證;有的辦證人員法制觀念不強,責任心較差,不能堅持原則把好采伐審批關。
在憑證采伐方面,有的采伐單位或個人,為獲取高額利潤,不擇手段,徇私舞弊。尤其是在林木采伐上,無證采伐,超證采伐,越界采伐,批少采多的現象屢禁不止。
為確保林木采伐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有效地防止“人情采伐”、“關系采伐”及“錢權采伐”等問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在維護林區穩定、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產生積極作用。開展林木“陽光采伐”的主要做法設想建議:
(1)聘請區鎮村三級“陽光使者”,健全“陽光采伐”評議機制。林業部門可從“兩代表一委員”、村兩委干部、村小組長、非公有制林場負責人、群眾代表和熱心公益事業人士中選聘若干名代表組成區、鎮、村三級“陽光使者”,建立了“陽光使用”庫。在召開林木采伐指標申請、分配及發放會議時,隨機從“陽光使者”庫中抽取若干名“陽光使者”參加評議會,由“陽光使者”對擬安排的采伐情況進行民主評議。會議之前,首先向“陽光使者”通報所在鎮、村、組森林資源狀況和各村、組林木采伐指標申請以及林業站與“陽光使者”實地勘查情況,具體內容包括采伐申請人、采伐地點、采伐面積、采伐蓄積、采伐出材、林分起源、四至界限等。然后集體討論作出初步決定,現場聽取“陽光使者”的意見和建議,每級民主評議會議結束后,參會的“陽光使者”對會議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議,實名填寫測評表,并由當場推選出來的唱票員、監票員和計票員對測評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當場公布測評結果。通過引入“陽光使者”機制,讓林木采伐申請、分配、審核、發放過程置于陽光下,真正做到林木采伐指標“陽光分配”。
(2)推行區鎮村組四級公示,實現“陽光采伐”網上公開。為保證林木生產采伐指標分配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林業部門應推行市、鎮、村、組四級采伐指標申請、分配公示制,將經區政府批準的全區各鎮(場)林木采伐指標分配情況在林業部門政務公開欄和武江區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上公布。鎮、村、組三級在各級所在地進行二榜公示:第一榜對申請采伐者經當地林業站實地核查情況進行張榜公示,公示內容包括采伐申請人、采伐地點、采伐面積、采伐蓄積、采伐出材、四至界限、林分起源等;第二榜對擬安排采伐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均不少于7d。通過區、鎮、村、組四級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增加指標發放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3)實行集體審批,把好“陽光采伐”審批許可關。為規范林木采伐審批,防止“人情審批”、“錢權審批”的現象的發生,林業部門應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其它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林政、設計、營林、生態站、法制、人事監察室等相關股室負責人組成的林木“陽光采伐”審批小組。采伐申請經設計隊實地調查規劃設計,林政股、生態總站審核擬發證,再由審核小組對其進行匯總統計、集體審批。手續齊全、符合政策的予以審批許可;手續齊全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審批。
(4)對林木采伐實施現場全程監督,將“陽光采伐”落到實處。①伐前規劃設計,要求進行規劃設計時必須要有2名以上技術員、所在鎮林業站長及村組干部上山實地勘測,必要時應邀請“陽光使者”參與,確保規劃設計的公平、公開、準確,防止違規設計的發生。②加強伐區檢查,對已經作出行政許可的采伐區加強監督檢查,發現有違規采伐行為立即要求其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立即取消其行政許可,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1)通過實行林木采伐“陽光”工程,林木采伐審批進一步規范化。實施林木采伐指標“陽光分配”、引入“陽光使者”機制等措施,使林木采伐工作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增加了林木采伐申請審核審批中的透明度,使林木采伐指標分配審批發放工作更加公開、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情指標”、“關系指標”、“錢權指標”等現象,有效地糾正林木采伐過程中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風。
(2)林區管理秩序進一步穩定。通過推行林木采伐指標“陽光分配”,有效地建立起區、鎮、村、組四級保護網絡、廣大群眾舉報監督網絡、森林資源消長監測網絡等森林資源保護三大網絡,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森林資源的管理保護,有效遏制了亂砍濫伐、少批多砍以及無證運輸或超證運輸等違法行為的發生,規范了林區管理秩序,有利地保護了我市森林資源和森林生態安全,促進了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林農因采伐指標得到滿足,不再出現為了采伐指標而人為毀壞林木情況,亂砍濫伐現象逐年減少,林區治安逐漸好轉,亂砍濫伐、森林防火案件明顯下降,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為“平安林區”創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提升林業部門的形象。實行林木采伐“陽光分配”,一方面,林農申請采伐計劃,不再需要托人情、找關系,只要符合采伐條件,先申請先受理;另一方面,采伐計劃的分配、山場的采伐,都是集體研究,集體決策,從制度上堵塞了權力行使上的漏洞,有效確保了林業干部廉潔辦事。改變了群眾對林業工作人員的看法,維護和提升了林業部門的形象。
林木采伐管理是資源林政管理的核心和重點、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強林木采伐管理,推進林木“陽光采伐”至關重要,武江區各級林業部門要高度重視,提高工作管理能力,廉政勤政,為建設“生態武江”而努力奮斗。
S757.4
A
1005-7897(2017)16-0203-02
20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