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第二中學 沈秋彬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與思考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第二中學 沈秋彬
關于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探討日益活躍,各種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教學模式是理論與實踐連接的中間環節,不同條件下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我們對不同的教學模式應該辯證地看待,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根本目的。
教學模式;高中;課堂教學;反思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教學模式已經日益成為教育改革界的熱點話題,許多教育家,甚至一線的中學教師都在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受到數學知識難度高、抽象性大的特點影響,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尤為關注。本文中筆者就從高中數學課堂出發,簡單列舉近些年來出現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并嘗試在比較中得出一些關于教學模式的思考。
教學模式是看似抽象模糊的概念,我們很難用語言給教學模式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教學模式的出現是為了促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結合,不同的教學模式實質上是不同的教學觀在實踐過程中的反映。我們創設教學模式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收集、總結、整理各種實踐經驗,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得以豐富和成熟,并在模式中逐漸系統化。在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優點表現為條理分明、有章可循,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也存在著僵化、死板的特點,同樣會在反方向制約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關于教學模式的討論一直都褒貶參半,一方面,有人樂此不疲地創造各種條件下的各種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有的人提出了“無模式化”的觀點,主張創造超越一切模式的數學課堂。對此,我們認為,教學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包括“無模式化”(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雙刃劍。我們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評價都應該辯證地看待,除了看到它的結構、流程外,還應該看到它的使用條件,我們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都應該去其本質、去其形式,追求深層次的交流和學習,而不是在表面上的“模仿”。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幾種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為了便于敘述和理解,我們按照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的不同類別來介紹。
1.新授課階段的教學模式
新授課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快速而高效地理解新授的知識,并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新授課階段,比較常見的教學模式都是以啟發、引導為主要方式的。比如在高中數學中經常使用的啟發式教學,其基本模式就是“導入——探究——歸納——應用——總結”,這樣的模式完美地契合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形成了“兩頭活潑中間靜”的現象,使得教學活動的開頭能夠充分打開學生的思路,中間給學生沉思的時間和機會,結束時以活躍的氣氛收尾,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延展。還有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我們稱之為“合作探究模式”或者“交流互動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顯得更加靈活,學生的自主性更大,一般流程是“自學——提煉——交流——總結——鞏固”,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難度不大但是靈活性強的知識點非常適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合作精神。
2.習題課階段的教學模式
習題課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習題訓練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這種課堂由于練習本身的枯燥性,不容易上好,過于靈活則失去了習題課的意義,而如果按部就班地開展,則很容易單調無聊,引起學生的反感。有人在習題課階段提出了“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把“講”和“練”充分結合在一起,用多種多樣的講練模式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比如,對于同一道題目,可以有“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不同的思考和教學角度,而不同類型的題目也可以在不同方面找到規律,“多題一解”、“異題同構”等多種變式可以加強各習題、各知識點之間的比較,有助于學生在習題課上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3.復習課階段的教學模式
復習課的目的是為了查漏補缺,整合學過的知識體系,并使知識體系充分內化,為自己所用,所以相對來說,復習課中教師的工作要少很多,而學生要更多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也正因為如此,高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模式往往以“導學式”為主,也就是說教師要退居二線,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復習總結,而教師只在關鍵地方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總結和整理能力,迫使學生“悟”知識點,很好地彌補了之前教學過程中的漏洞,有效地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和思維建構,是復習階段很好的教學模式。
以上是對現階段教學模式的一些介紹。可以說,各種教學模式都具有其自己的適用范圍,各有優勢,但是如果利用不好也會變化成為劣勢。所以說,對高中數學這樣難度較高的學科,在選擇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結合自己班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同時,我們要理解,模式只是一種教學技巧,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應該充分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到數學課上,就是幫助學生樹立起基本的數學思想,比如模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等,只要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學模式,就都是值得提倡和借鑒的。另外,教學活動作為一種人際交流活動,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收獲的經驗,比如合作經驗、探索實踐經驗、總結歸納經驗等,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提高。
[1]張文.高效數學課堂的研究[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
[2]郁蕾.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G].山東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