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外國語學校 陳冰卿
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若干思考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外國語學校 陳冰卿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改革數學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培養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以及教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也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對數學教育的本質要求,即基礎性、整合性和前瞻性。本文就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旨在為將具體措施落實到教學過程中提供參考意見。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數學作為課程教學中的主要學科,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問題自然具有很高的探討價值,所以在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中,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數學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教育為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基礎,可見小學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若干思考。
1.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實質是指學生通過相應學段的學習后所獲得的與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必要關鍵能力和品格,是知識、技能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核心素養的概念通常都是較模糊的,但是將其具體到學生個體上時,便可以體現出以下幾個主要內容:其一,核心素養能夠體現出每個個體自我良好認知的擁有,能以自身需求為根據采取有目的和意識的行為;其二,核心素養體現在每個個體擁有的知識和技能上;其三,核心素養體現在個人與社會關聯、個體適應社會環境改變的能力、個體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2.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特質和內涵極其豐富。目前,每位數學教育者都在思考將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科中具體化時所代表的內涵是什么。部分觀點指出數學教育是將學生抽象、推理和建模思維的培養作為基本出發點,在思維形成方面有著一定的可塑性。教育部明確指出,數學計算能力、抽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和直觀想象能力的培養基本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所涵蓋,應在數學教學中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
1.提高教師的核心意識與素質
教師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而教學質量則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有著直接聯系。因此,必須全方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應主動、不斷地學習,促使素養教育思維的形成;其次,應對核心素養內涵進行體悟,熟練核心素養教育方法,促使以人為本、教育終身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后,教師應以學生為基礎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方法,教學內容應與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相適應,教學方式應以學生知識易接受為基礎,評價應采取更為豐富的方法進行,如表現性評價。
2.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改革教學方式
(1)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以計算、認數、統計和測量等數學知識技能為根據而形成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在不同內容領域開展教學時應對教學內容提前研讀,仔細分析教材的內容,梳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熟練掌握,同時,需要對教學內容實質深入了解,對知識技能所蘊含的核心素養和可培養的核心素養深度挖掘,并通過教學目標明確指出,如此一來,便能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教學時,知識技能層面的教學目標是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進行理解并將其面積計算公式掌握,以此將其面積準確計算,并在相關實際問題中熟練應用該面積計算公式等。而該內容可培養的核心素養包含學生推理、空間觀念、應用意識、模型思想和符號意識等,同時借助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幫助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感悟,從而豐富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只有將“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這一數學思想意識具備后,才能通過教學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
(2)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以知識技能為基礎,但又高于知識技能的一種能力,其具體的體現過程在于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以概念為核心,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構成知識主體,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包括公式,性質、定律和定理等,還包括運算、畫圖和測量等基本技能。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行體會,推動數學知識結構的建立,這也是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獲取、數學核心素養提高的基礎。只有在知識結構建立、概念與概念間關系真正理解后,才能將分類的思想方法、模型和推理的思想等應用到數學學習、問題解決中。
例如在對《乘法的初步認識》進行教學時,通過游樂園、便利店主題圖的展示,指引學生仔細觀察,對生活中同數相加的現象進行感悟,隨后營造坐飛機的情境,讓學生對每架飛機所坐人數相同通過數數進行體會,并思考如何利用加法對全部人數進行計算,通過相同數字連加將乘法的意義滲透進去。再通過“每輛車里有5個學生,一共有4輛車”的情境,對相同數連加的關系進行強化,對乘法意義進一步突出。借助“每輛自行車坐2個人,8輛自行車一共可坐多少人”的情境,幫助學生了解相同加數的個數過多時,采用乘法計算更方便。以此為基礎指導學生認識乘號、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并將乘法算式列出。通過教學情境的營造,使學生對乘法有具體、形象的了解,并在此過程中貫穿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3.將核心素養的理念貫徹評價方式
以往是以紙筆測驗對學生進行評價,而該方式存在明顯的弊端:過于注重知識評價而忽略能力評價,無法對學生進行客觀、準確地評價。教師應正確理解評價的目的并非是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優劣等級的劃分,而是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身情況,并以評價結果為基礎給予針對性的培養。教師可采取表現性評價,該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學習評價模式,從狹義來看,表現性評價指的是某個表現性課題中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而從廣義而言,則是不拘于傳統形式的評價教學過程中學生發言、行為、學習活動和筆記等。
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與學科育人落實的必然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即刻進行,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中,積極探索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從而確保學生得到全面、持續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韓玉敏.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96.
[2]徐國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