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新新小學 朱 偉
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發展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新新小學 朱 偉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如何在教學中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我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中充分依托教學內容,以實踐能力為導向,利用教學活動的方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使全體學生在充滿快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鍛煉了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真正體現了教學的實效性。
我在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們量身定制了眾多注重參與性與實用性的教學活動,將數學課堂打造成了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探索知識、鍛煉能力的樂園,使學生在實踐中有效發展了核心素養。以下就結合觀察和測量物體、統計活動、數學實驗三個教學活動案例進行具體介紹。
幾何直觀素養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小學三年級數學中的“觀察物體”課程就需要重點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觀素養。我們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實體幾何模型進行觀察,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觀察過程中發展幾何直觀素養。數感是人理解和應用數的態度和意識,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把握數的大小關系等方面。我們在觀察物體的基礎上組織學生測量被觀察物體,使學生能夠通過測量物體來明確單位概念,發展數感。
在我組織的“探究長方體”活動中,將全體學生分為5個小組,并為每組學生發放了一個長方體模型。首先要求小組內的每個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對模型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長方體圖象畫下來,在小組內進行對比。這樣可以使學生理解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在任意角度都不能看到物體所有的面。接著要求學生根據所畫的圖象辨認從各個不同角度觀察到的長方體形狀,使學生對長方體產生更為深入的認識。最后要求學生對長方體的長、寬、高做出估計,并利用直尺測量得出結果,驗證估計的準確性,使學生們對長度單位產生具體概念,從而有效發展數感素養。
中年級的學生需要具備的數據分析觀念主要是理解數據與信息之間存在關系、養成觀察數據發現問題的意識、初步體會數據的隨機性。而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科中最核心的能力,三年級學生需要具備的運算能力主要是簡單的整數四則運算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以及運算能力,我們特意設計了“抽卡片”的統計活動:首先準備一套40張的數字卡片,包括分別寫有12、27、33、48四個數字的卡片各10張。利用班級全體40名學生輪流抽取一張卡片的方法收集數據,抽取三輪過后對數據進行計算與分析。活動開始前我首先說明活動規則,并提出假設:“全體同學每輪抽到的卡片數字總和應該在1200左右,同學們想不想驗證一下呢?”學生們對此十分好奇,紛紛提起了參與興趣。活動中全班學生輪流抽取卡片,將自己抽到的卡片上的數字以“畫正字”的方法在黑板上進行記錄。三輪過后我要求學生們根據黑板上的“正字”計算每輪卡片數字的總和,并提示可以利用12+48、27+33等簡算方法。學生計算完畢后,我帶領學生利用簡算的方法進行驗算,最后確認三輪數字總和分別為1143、1278、1140。學生們對結果如此接近我的假設感到很是驚奇,我為學生拓展教學了平均數的知識,說明因為12、27、33、48的平均數是30,所以每個學生抽取卡片的數字總和只要用30×40就能估算出來。最后我重點為學生講解:“1143與1200相差53、1278與1200相差78、1140與1200相差60,但是三次總數的平均數1187與1200只差13,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每次搜集的數據都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但是收集數據次數越多就越接近平均值。”這次統計活動使全體學生親身體驗了數據收集的過程,鍛煉了運算能力,初步體會了數據的隨機性。
應用意識在小學數學中一般指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創新意識則是當代社會公民的必備素養,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是對促進學生終身發展最為重要的兩項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培養。
就如我們組織的“制作長方形”的課堂數學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與面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在硬紙板上畫出一個周長為24厘米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并剪下來與其他同學制作的圖形比較面積大小,制作出面積最小的圖形的同學可以獲得獎勵。學生們首先根據規定的周長思考如何分配長和寬才能確保面積最小,之后進行計算、畫圖和裁剪,完成制作。由于學生們都經過了認真地思考、計算,很多學生都制作出了長為11厘米、寬為1厘米的長方形,并認可這是最小的長方形了。班級中劉同學舉手說他的長方形長為11.5厘米,寬為0.5厘米,面積最大。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討論起來,有的說我們還沒有學習小數知識,我讓劉同學到臺前來展示一下他的圖形,并讓他說一說為什么。當他把長方形對折剪成了兩份,拼成了寬為1厘米的長方形后,學生們通過對比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差不多只是11厘米長1厘米寬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在孩子們的驚奇聲中,我相信孩子記住了他的創意,最后我為劉同學頒發了獎勵,并啟發孩子們思考“這是最小的長方形了嗎?”提醒孩子們可以在課后通過制作或上網查閱“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長和寬越接近面積就越大”的知識。孩子帶著不舍離開了課堂。我相信課堂的精彩,更多源于孩子對數學的近距離直觀體驗。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們在動手制作圖形的過程中樹立了數學應用意識,學習到了不一樣的創新意識。
總之,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將教學從知識傳授模式轉變為能力培養模式,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廣泛參與,讓學生通過實踐鍛煉關鍵能力,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