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楊園園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分析
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楊園園
對于小學數學課的教學來說,以問題作為向導來組織知識教學,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并且和新課程標準下對于數學課教學的要求十分一致。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執行力度的不斷深化,各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都在一定程度地發生變化與革新,課程組織的形式、課堂上使用的教具等都在相應地產生變化。對于小學數學課的教學來說,以問題作為向導來組織知識教學,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并且和新課程標準下對于數學課教學的要求十分一致,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和各種教學工具使用的越來越普遍,使得問題導學式教學的形式在課堂上更容易展開,并且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知識教學成效。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在采取問題導向式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問題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與多元,能夠讓教學節奏更加緊湊,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知識呈現的形式更加直接,教師也可以更高效地組織與安排課堂,能夠從整體上提升教學的實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教學輔助工具更輕松地展現問題,還可以給學生呈現一些層層遞進式的問題組,這比單獨引出一個問題而言更充分地利用了課堂時間,同時,通過相關聯問題的共同出現,其實是在引導學生思考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能夠潛移默化地構建知識點間的關聯,能夠讓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功效更充分地發揮。
比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設計問題導向式教學環節時可以嘗試將多個相關聯的問題放到一起,通過共同提問來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在這些具備內在關聯的問題的探究中更快地抓住知識點內核。教師可以在課件內設計一些教學問題,如“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對問題進行思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探討,讓小組成員一同歸納整理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這也是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種鍛煉。有了信息技術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轉變,傳統教學背景下,教師很難清晰直觀地給學生呈現一組問題,通常都是問題逐一出現,這比較浪費時間,但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可以輕松地在多媒體上將問題組有效呈現出來,這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這樣的形式更加有助于問題導學式教學模式功效的體現。
問題導學式教學不僅是為了迅速引出核心知識點,更是通過問題的引導鍛煉與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素養可以更充分地得到鍛煉。教師可以事先制作課件,以生動有趣的形式組織教學素材,設計思考問題,課堂上以播放課件的形式引入教學主題,隨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探究中鍛煉與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這樣的教學環節可以非常自然地展開,教師設計的問題如果針對性很強,還能夠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有效獲知背后隱藏的知識內容,能夠給教師后續分析這些要點打下良好基礎。
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便可以這樣組織教學過程:首先在課前教師要準備好一系列的教學道具,包括直尺、長方形紙板、正方形紙板等,教師也要制作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在課件中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在教學前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在每個小組中發放教學道具,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教學課件,為學生用教學道具來演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隨后教師再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解答。小組內成員可以借助這些工具來輔助問題的分析,有了多媒體課件中的信息提示以及借助這些實用的教具后,學生問題解析的效率明顯有所提升,學生也更能夠在剖析問題中抓住問題的核心,這便是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在不斷提升的一種表現。
在教學不斷加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慢慢嘗試以問題為導向來啟迪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更加發散,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多元,而這些則是學生可以更加靈活有效地應用所學知識的根基。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可以模擬相應的場景讓問題變得清晰明確。教師還可以自主設計問題來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乃至可以設計有一定延伸性的問題來加強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這些都是數學課程教學中能力培養的重心,也是隨著教學一點點加深后教師可以有的教學嘗試。
以下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教學片段:
師:我們再來觀察第二種擺法,這種方法沒有擺滿,沿著長擺4個小正方形,沿著寬擺3個小正方形,就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你能說說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為什么?(多媒體出示)
生:長是4分米,寬是3分米,因為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分米,沿著長擺4個,所以長是4分米,沿著寬擺3個,所以寬是3分米。
師:把長方形的長變成和寬一樣長,同學們看看變成什么圖形了?(多媒體出示)
學生仔細觀察圖形,看到兩種圖形的變化,感受到了從長方形到正方形的過渡,也在這個變化過程中領會到了兩個圖形的差異。從這些教學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信息技術能夠讓問題導向式教學更容易展開,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加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激活,會讓學生更充分地體會到探究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1]李彥剛.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問題解決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李彥剛.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賴艷彬.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數學空間與圖形)[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朱毛奇.基于未來課堂的教學策略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5]李東洋.基于多屏展示的語文教學策略選擇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4.
[6]劉子銘.基于遺傳算法的教學策略優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