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鐘運興
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鐘運興
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就是提問,這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重要形式。提問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存在,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動態把控。
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教學的藝術主要在于教師如何能夠恰當地提出問題以及巧妙地指導學生進行作答,因此課堂提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課堂提問做得好,就能夠促進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反之,會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讓學生談虎色變。下面結合作者幾年的數學教學經歷來談談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眾所周知,在學習中,學生就是主體,每個學生都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以及能動性,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問題,自己來探索知識,自己來發現規律,自己來總結學習方法,從而真正做到學會學習。數學教師還必須尊重學生,給學生極大的自由,讓他們發揮自身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等差數列后,再讓學生來學習等比數列,很多同學可能認為很簡單,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l)在等比數列中,公比能否是0和1?(2)如果等比數列的公比大于1,該數列是否一定會遞增?如果公比小于1,該數列是否就一定會遞減?(3)在等比數列中,它所對應的每個點是否均勻地分布在指數函數的圖象上面?對于這三個問題,由于看起來很容易,因此每位學生都想來嘗試回答,這就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機會。教師通過這種強化練習,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循序漸進地來設計一些問題,這樣既強化了他們的主動參與,又能夠及時矯正學生的學習。
課堂提問教學的基本作用就是促進學習、檢查效果、評價學生、調控教學。也就是說,課堂提問教學一定要有明晰的目的,通過向學生提問,讓學生能夠達到復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的目的,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夠發現知識的遷移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要根據每堂課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要求來具體落實教材的重難點,同時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來適度地向他們提問。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復數部分時,在引入棣莫佛定理的時候,可以問學生:“(1- i)100等于多少?”從理論上來說,學生利用復數的代數形式就能夠直接進行計算,但實際的操作過程就比較麻煩,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指出這個題目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從而得出(1- i)100=-250。
提問藝術的精華就是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從信息論的角度來看,啟發性的提問能增強學生接受信息的自覺性以及主動性。與此同時,課堂提問的啟發性來源于教師提問方式的創造性,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創意,即使是同一個問題,也應當采用多種提問方式。例如在立體幾何中,有一類題是有關正四面體的內切球,就球心位置的確定、點面距離的計算以及畫出截面圓等進行研究,教師完全可以向學生提出有關平面幾何中三角形的內切圓的性質這類問題,這樣就能夠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相應的問題。
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因此對于理解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的含義往往不能夠讓教師滿意。如果學生弄不清楚問題的意思,就根本無法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一定要通俗易懂。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有些學生發呆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數學語言很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授知識時,必須用口語化的語言進行講解,用生活化的語言對公理、定理以及推論進行解釋,達到一定階段之后,教師再將這些東西提煉成為標準的數學語言,提問也必須嚴格遵循這個原則,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比如,教師向學生提問:“是否存在實數k,使得關于x的不等式x2-kx-1>0恒成立?”這樣的一個問題貌似很簡單,然而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這時教師可以向他們解釋說明:“存在”就是指“有一個”的意思,“恒成立”就是指“永遠成立”的意思,再結合學過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數圖象進行描述,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往往是由某幾個學生來回答,然而教師提問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這就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提問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問題能夠讓大多數學生回答出來,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能太簡單、太淺顯,也不能太深奧、太難理解,更不能使問題只讓少數學生來回答,甚至讓教師自問自答,使教師成為課堂的獨角戲,教師應該讓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參與其中,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評價學生的表現,讓他們一直都能積極地回答問題,進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在提問后,應該及時評價回答問題的學生,應該大力表揚他們回答中的閃光點,有時即使他們回答完全錯誤,教師也應該首先肯定他們的積極思考,接著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不應該將學生與“是好學生”、“是否聰明”以及“壞學生”聯系起來。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能再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僅要關注他們所掌握的數學技能和知識,而且還要關注他們的數學學習過程,通過利用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最終形成受益終身的數學學習能力,為自己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李祥.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6):29.
[2]董潔.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3):156.
[3]袁振國.數學教育新視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鄭國才.對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一些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7).
[5]江西省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究組.高中數學新課標有哪些重要變化[J].數學通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