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東街小學 鮑海霞
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江蘇省泰興市東街小學 鮑海霞
數學這一學科的內容實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總結,數學知識繁雜無比卻又相互聯結,這就使得數學學習的難度與形式是較難掌握的。而在小學數學的應試題型中,應用題是極為重要的類型之一,作為重點的數學教育題型,應用題是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現實世界相聯系的窗口,這就使得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價值不僅在于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而是要使小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以方便學生在生活中的應用,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應用題的教學研究。本文從實際出發,對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化研究。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數學思維
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應用題僅僅作為一種數學習題進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沒有去深入挖掘這一知識內涵,使得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僅僅只是在學習數學知識,缺乏“應用”的意識與土壤,這是與我國數學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的。得益于我國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界不再將教學視野局限在學生對某一數學知識的掌握,而是重視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基礎上的應用能力,而對于應用題的教學態度也不再是“試煉學生數學知識的題型”,而是將之視為學生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間的橋梁。
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而言,不論哪種科目和形式,其教學基礎無一不是學生對該學科的認知與學習興趣。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對知識價值的整體認知,學習內驅動力還是以興趣為主;另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受生理發育的影響,在理解能力上天然有所欠缺。這兩種因素疊加起來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來講,應用題的表達形式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熟悉的事物為例;另一種類型則是純文本的描述型應用題,如有兩根水管,一根放水,一根吸水。在內容與價值上這二者各有優劣,都需要教師進行及時調整以使學生適應。如前者應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不是與“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我就為學生出過這樣的題目:“小李和爸媽去商店買玩具,由于當天商店做活動,所有玩具一律8 折出售,而小李用了40 元,如果商店原價出售玩具,小李要給多少錢?”通過這種學生在學習中樂意接觸的點,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數學邏輯與數量關系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而后者的純文本應用題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加注意,使純文字的題目敘述形式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形式,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更可以促進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僅能依靠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應用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使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接納程度與解題效率雙重提高,但弊端也相當明顯,這種教學不依托現實生活開展,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應用題的學習與“應用”割裂開來,小學數學教學難以使學生學以致用。為了解決這一教學弊端,教師就必須要從應用題的教學方式入手,有效地提高應用題的教學效果。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使學生可以親身經歷或在近似于現實的環境中感受數學應用,從而將實際問題的抽象表達轉向具象化的數學模型。例如,在教學“比例”這一數學概念時,我曾在課堂教學中攜帶了兩杯不同的果汁(調和比例不同),我將這兩杯果汁放置在學生面前并請學生品嘗,學生很快就意識到這兩杯果汁有著水分比例的不同,但由于學生缺乏對比例這一概念的認知,學生僅能如此表述:“有一杯果汁比另一杯口味淡,它兌水兌多了。”可見學生對比例這一概念是具有一定生活認知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學生的這些生活認知與科學概念有效結合,使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與數學思維發展的有效內驅力。
數學課的教學質量優劣取決于學生有沒有在這一學習過程中發生認知的變化,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生知識內化,從而掌握理論應用能力,教師就應當開展應用題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教學與應用題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對數學學習認知更進一步,而不是像往常的數學學習一般,遇見問題只能依靠對公式的生搬硬套。如果學生可以依靠活動課的數學學習對數學的本質內涵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就會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開拓,當日后學生遇見相關或類似的復雜問題時,也可以積極主動地采用正確方式來進行解決,這中間最大的變化是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重視過程而不是結果,重視學習體驗而不是死記硬背。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要根據多種因素進行調整,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進行教學。
在現今數學教學改革歷程中,不僅要求教師需要綜合教學能力,更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綜合學習能力,具體到數學探究上,學生應當對抽象問題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進而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要通過應用題的學習,使自身在數學學習發展、實際解題操作中更具有真實邏輯性與例證能力,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數學成績。通過合理的應用題教學有利于拓展教學思路,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探究抽象問題、更好地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
[1]劉月紅.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分析與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8):119-119.
[2]王慧琴.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研究——以應用題為例[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