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沈波波
試論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學 沈波波
眾所周知,思維導圖在如今的教學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了,它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將每個概念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聯系,便于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本文簡要分析了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僅供參考。
思維導圖;高中數學;運用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1970年創造出來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將每個概念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聯系,便于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就高中數學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在表達時把握全局、理清思路,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學習重點突出,更加流暢自然。就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僅供大家參考。
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學習行為就是記筆記,筆記主要是記錄學習的內容,整理自己的思想。恰當地記筆記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它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和記憶。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記筆記時一般都是忙著將老師板演的要點記下來,這樣他們不能將知識點融會貫通,也不能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盡管學生用思維導圖來記筆記,但給人感覺就像在畫“鬼符”,由于思維導圖是自己做的,所以能夠很清楚地理解整個內容。學生用思維導圖來記高中數學筆記,不僅能夠記下那些核心內容,同時也能夠用線條標識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省了很多時間去做文字注釋,尤其是當學生聽到一些知識點后可以馬上標注出由此產生的新思路和問題,而且學生還可以及時地標注出自己的想法。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板書一般都是綱要式的,根據教材的知識點進行羅列,這樣盡管能夠看得出知識之間的層次關系,但是對于每個知識點來說學生并沒有拓展,這樣就不能體現出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更無法理解這些知識點是怎么來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歸納同類別的知識點,全面理解不同層次的知識點,將所有的知識點用樹形圖串聯起來,構成一個整體。高中數學教師也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要區別對待他們分析理解知識點。有些學生不僅能夠歸納自己所學的知識,還可能聯想到更多與其有關的知識點,甚至還有可能會標注與此有關的例題和一些關鍵步驟。盡管每位學生所展示的知識點不一定相同,但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都能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點以整體的形式羅列出來,一段時間過后,每位學生都能夠對思維導圖運用自如,這樣學生就能夠掌握更多的新知識。
運用思維導圖并不是說我們依據別人的思考模式就能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它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利用它來發揮自己的思考模式,根據自身需要來分析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按照一定的情景和目標,運用各種技能才能夠得以完成的。比如,幾何證明題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問題解決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發現運用圖式來解決問題是很有效果的,思維導圖是非常有效的一種認知工具,它利用樹形圖將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系展示得非常清楚,如果將其運用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那將很有助于解題者建構“問題圖式”。在高中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既有助于學生表征“問題圖式”的建構,又有助于學生充分分析與利用數學問題中所包含的信息。運用具有發散性思維的思維導圖來分析高中數學問題,有助于學生充分調動已經掌握的知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而言,高中數學的學習無疑是有極大難度的,尤其是解決一些深奧的數學難題,它不僅要花費學生很多的精力,還要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解決遇到的數學難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很有效地將與所解題目相關的數學概念和知識點都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把握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獲取解題的關鍵信息,也使學生一目了然,不但節約了學生查找教材和相關資料的時間,也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加快了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知的速度,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的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識要點以及思路技巧的點撥在高中數學知識點的復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學生該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又該如何記牢這些知識結構?在反復的練習中該怎樣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些都是學生值得去探索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記憶和復習內容提供方便。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指出,及時復習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記憶。由于一節課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很難快速地進行復習。如果有一張思維導圖在手,那么一節課的內容幾分鐘就可以掌握,這大大減少了學生復習的時間。學生如果能將每節的內容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那一本書的內容也就可以用幾頁紙概括出來,與此同時,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也可以繼續補充和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進行討論,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師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要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討論中來,思維導圖要解決的就是這類問題。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時,可以及時在思維導圖中記錄討論的結果。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相同話題的小組合并為一個大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記錄的思維導圖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發表對此話題的看法、分析和理解,這可以大大地提高復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教師們應該掌握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順應了當代的社會發展趨勢,符合教學改革的潮流。學生可以從這種教學模式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發掘出自己的潛力,面對難題從容自如,從而提高自己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1]孫繼藝.高中數學課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好家長,2015(21):32-32.
[2]徐青.如何提升高中數學課教學的實效性[J].學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5(13):60-60.
[3]石楠.例談高中數學課的創新[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