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蘆蒲中心小學 裴夕武
淺析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蘆蒲中心小學 裴夕武
生活化教學將教學內容融入現實生活中,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等具有積極作用。筆者在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對生活化教學進行了長時間的實踐與探索,在此對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第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將知識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出發,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他們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和畏難情緒,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符合數學學科和學生的特點。抽象性、實用性是數學學科的突出特點。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生活化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蘊含于形象的生活情景中,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生活化教學也能夠更好地體現數學實用性的特點。
第三,適合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數學起源于古代的農耕文明,最初用以解決農耕社會丈量土地、計算土地面積、分配糧食等現實生活問題。可以說,農村小學實施生活化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農村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素材。
1.以生活化的方式解釋數學知識
在形象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這相當于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更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認識負數”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負數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我以班上某位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小商店買文具為例進行解釋:這位同學在小商店購買了練習本和直尺,需要付給店主三元錢,但是他只有兩元錢,店主收下了這兩元錢,并允許他先欠著那一元錢,第二天再還。那么,對于這位同學來說,欠店主的一元錢就是負數。如此,將課本上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了學生親身經歷的事件,他們很容易就理解了相關知識。另外,我還順勢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關于負數的例子,學生們的思考和發言非常積極,列舉出了做生意賺錢、賠錢,池塘的水位升降等生活中常見的負數。
2.以生活化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問題大多是以數字、圖形等抽象方式呈現的,通過生活化教學,賦予這些抽象內容以生活元素,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分析和理解。例如,在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紙制作一個圓柱體,然后讓他們說說圓柱體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并思考圓柱體的表面積應該如何計算。通過動手制作的過程,學生知道了圓柱體由兩個圓形和一個卷成柱形的長方形構成,所以,他們很快就知道如何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了。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又讓學生思考,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計算圓柱體表面積的例子。有學生說,他家的圓柱體火爐外層的鐵皮生銹不能用了,爸爸說要買一塊鐵皮把爐子外面重新包裹一下,他可以為爸爸計算出所需鐵皮的面積,免得多買或少買;還有學生說,他家門廊的圓柱外面貼了瓷磚,現在他學會了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再測量、計算出一塊瓷磚的面積,就能知道一個廊柱表面貼了多少塊瓷磚了。
3.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的本質性認識,是分析數學問題的重要工具。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對數學事實和理論的概括性總結,數學思想極具簡要、抽象的特點,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將數學思想的重要內容表達出來,讓學生從具體可感的事件中對其進行領悟、掌握,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例如,在教授“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內容時,我帶領學生用紙制作了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并通過裁剪、拼接將它們“變成”平行四邊形(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接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將等腰梯形裁剪、拼接成一個長方形),然后通過分析、計算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得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面積公式。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在以上圖形變化的過程中,有哪些因素是不變的?哪些因素是變化的?從而使他們體會到“變與不變”這一數學思想的內涵,并學會利用這一思想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研究課堂范式,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于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來說,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課堂范式研究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第一,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在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首先需要創設契合“農村”、“學生”、“生活”、“高年級”、“數學”等關鍵詞的生活化情境,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農村學生生活、學習特點結合起來,實現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
第二,激發生活化的數學思考。在生活化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農村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有效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生活化的數學思考,使學生不僅能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問題的解決中,而且能在生活中發現、思考、解決數學問題。
第三,培養生活化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形成生活化的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真正意義,也是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旨歸,是生活化課堂范式的重要價值取向。
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范式的研究和利用有其積極意義,但也不可盲目依賴課堂范式。是否適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是數學生活化課堂范式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
總之,在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能夠有效提高其數學素養,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