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花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方法的探討
柳美花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課堂提問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技能,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問不僅有助于學生克服語言學習的障礙,而且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領學生在英語學習的王國里遨游。中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提問方法包括:注重“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致力于創設真實情境;靈活運用不同類型的提問方法;加強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及時給予鼓勵性的反饋;激發學生主動提問。
中學英語;提問;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策略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持續發展的過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調課堂應創設生機勃勃、挑戰智慧的教學氛圍,著力構建充滿生命氣息的教學體系。有效提問是構建這種課堂運行體系,促進師生雙邊互動的催化劑。
英語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手段之一。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有效提問是實現教師向學生傳遞信息并與之共享信息的重要紐帶,進而達到有效調控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使一臉疑惑的學生感到豁然開朗,也可以把“平靜如水、波瀾不驚”的被動課堂局面轉化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熱鬧場面。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呢?筆者就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課堂提問要全面評估學生的整體情況,關注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力爭為每位學生提供均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個體都能得到提高和自我發展。
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以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為依據,參照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盡可能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并從中體驗獲取新知的快樂。對于知識儲備較少、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信息型或記憶型的問題,以激發他們語言學習的動機與興趣,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空間與平臺;對于學習能力一般,有一定知識儲備的中等層次的學生可設計一些理解型問題,要求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將蘊含在課文內容中的知識加以綜述;對知識儲備較為豐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思維。確保每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能夠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和期望,從而使得他們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另外,設計的每個問題之間既要有聯系,又要有一定梯度,難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所學知識逐步系統化。正如《學記》上所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
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5有關動物描述時,設計問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因為以前對一些動物的名稱有所學習與了解,對于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能輕松地回答出來。而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老師可以進一步提問:Why do you like this kind of ani-mal?此問題是為了復習描述性形容詞。而對于更加優秀的學生,可以進一步拓展知識:Can you describe your favorite pet?若學生描述有困難,老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來啟發學生:What color is it?Is it a male or female?What’s his/her name?Can he/she run fast?Is he/she interesting?以此類問題幫助優秀學生進一步鍛煉口頭的綜合表達能力。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能力水平前提下,教師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提問,有效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參與課題互動的主動性。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可見真實情境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根據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境,設計出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習與生活互相交融。不僅能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創設愉悅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Unit6 Asking the way”話題中,用多媒體呈現一張所在城市地圖,地圖上有學生熟悉的街道和建筑,Bookstore,KFC,Post Office,提問:You want to buy a new dictionary.Where should you go?學生會饒有興致地回答:Go to the Bookstore.繼續問:But you don’t know the way,what should you do?學生們就會爭先恐后說Ask the policeman,繼而引導他們分角色表演,學習問路與指路相關表達句型,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中。又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Unit1 Friendship”時,提問:Who is your best friend in our class?問題涉及的是身邊的人物,學生有興趣回答并能表達出真實的想法。進一步問:What is real friendship?針對話題深化主題內容。另外,要注意問題的趣味性。只有有趣味性的問題才能激發他們對語言學習的求知欲。
根據英語學科特點,課堂提問類型可分為課堂程序性提問、課文理解性提問、現實情境性提問三種。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不同的情境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提問類型,才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程序性提問主要與課堂進展程序和課堂管理的指令有關,這類問題原則上宜短,不宜長、不宜重復。其目的在于發出教學指令(如“ready?go!”,“Would you please speak it again?”等),檢查教學進度(如“Are you OK?”,“Do you understand?”,“Clear?”),征求教學評價(如“What about your opinion?”,“Right or wrong?”)。
課文理解性提問可分為展示性提問、參閱式提問和評估性提問。展示性提問是教師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提出的問題,學生只要憑借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就可以。參閱型提問主要是依據課文相關信息提問,此類問題在課文中找不到現成的答案,需要結合學生個人的知識和課文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綜合分析。評估性提問要求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邏輯思維,結合自己的感受就課文中某一事件或觀點發表看法。如在教學高中英語必修3“Unit1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的Reading部分,設置展示性問題:What are festivals of the dead for?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s?參閱式問題:What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to have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評估性問題:Compare the festivals of the dead in Mexico,Japan and China.What things are similar?What things are different?
現實情境性提問主要是根據學生的現實生活狀況、課堂上的實情實景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據實回答。如: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What is your dream?教師在組織現實性情境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鋪墊及過渡,充分運用追問技巧,使問題不只流于表面形式,師生通過問題真正地達成互動交流。如老師問:Do you like travelling?(問題的鋪墊)再問:Why do you like it?再如,Who i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問題的鋪墊)再問:Any reason?
問題類型的靈活性及其多樣性,要求英語教師從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出發,深入挖掘其深度及廣度,精心設計問題,做到提問目的明確,針對性強,真正體現提問的藝術,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外語教學要適應改革開放和“三個面向”的需要。教師的任務不僅在于傳授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且還要著重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思想因素及人文情懷,以語言為載體,在教學中滲透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教育學生自愛、自尊、自重,培養他們堅持不懈、不畏艱難和奮斗不止的精神。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說過:“教育學生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效作用。”教師可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把對問題的理解從課文的局限性中跳出來,注重理解課文的主旨隱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發散性思維,將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如通過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關愛兒童、善待殘疾人、愛的奉獻等話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他人、關愛大自然的人文情懷,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英語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4“Unit4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文時,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討論:How would you describe Yuan LongPing’s personality?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success?Yuan LongPing thinks a person with too much money has more rather fewer troubles.Do you agree or disagree?Why?通過對問題的回答討論,教育學生學習他那種勇于探索、堅持不懈、艱苦樸素的精神,啟迪學生只有具備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才會有明確具體的奮斗目標,才能發掘自己的潛能,排除各種障礙,努力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斗。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希望老師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能給予肯定和贊揚。教師的反饋話語自然就成為學生衡量老師對自己是否持肯定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實驗表明,教師的反饋越是鼓勵、欣賞的態度,學生越是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
根據情感教學心理學的原理,教師可以從情感的角度優化處理教學評價,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認知反應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同時給予情感上的積極影響,以贊賞語氣評價學生,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加以肯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提問、評價、傾聽時都應面帶微笑,認真傾聽,眼睛注視學生,重視使用鼓勵性語言:Great!Excellent!Well done!Perfect!肯定與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學生溫暖與力量。即使學生給出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也應先以積極的語言肯定其可取之處,再真誠地指出有待改進之處并給出相應的建議,這樣就能讓學生避免由于回答錯誤而感到尷尬。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表達自我提供時間和機會,不隨意打斷學生的表達,通過重復學生觀點或者給予一定的提示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提問環節的有效性與連貫性得以延伸。
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而不只是教師單方面提問題。讓學生敢問、會問、樂問,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呢?
首先,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上學生不主動提問的主要原因是懼怕提問,而不是沒問題。因此,教師要試圖與學生建立朋友般的情誼,重塑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只有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才能促使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無論學生問的是什么問題,無論問題的質量如何,教師都應予以重視與鼓勵。其次,要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新的問題、表達新的思想、發表新的見解。不以課本、以標準答案唯首是瞻。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分析、評價和質疑教材中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最后,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提問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提問,要引導學生針對教學重難點、疑點,特別是被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提問。
總之,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的正確實施,不僅能更好地激起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啟發學生的主動性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學會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營造真正和諧、自然、高效的英語課堂。
[1]Marylon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課堂提問的藝術——發展教師的有效提問技能[M].宋玲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56.
[2]王式街.英語課堂中基于提問的思維品質培養[J].基礎外語教育,2015,(8).
[3]武競.英語課堂提問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
[4]朱勇進.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5,(2).
柳美花(1974—),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