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縣大楊集鎮初級中學 王寶龍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河南省虞城縣大楊集鎮初級中學 王寶龍
一個人自學能力的定義為他能夠不依賴其他人的幫助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就能掌握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并且可以很好地去應用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自己進行獨立閱讀的能力,可以進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包括可以運用更多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而且自主學習是一個比較多層次的過程,這就需要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之中去不斷堅持,然后形成一種習慣。我認為,當今的時代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不斷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有些專家的學習觀念認為,學習獲得知識的途徑并不只有一種,并不僅僅只能通過老師的傳授來獲得更多的知識,而更多的能夠學習到知識的途徑是學生能夠將自己自身的情況和經驗都加以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觀念。學生本來就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個主要群體,所以學生本身就是能夠決定自己學習效果的關鍵。在老師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要營造一個比較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為學生打造一個好的外部條件,老師在學生進行知識構建的過程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以學習主體的身份去參加豐富的課外活動,這樣學生在參加活動過程中就能完善自己對于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內容和意義做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學生能夠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恰當的措施,更加有目的、有意識地去讓自己得到鍛煉,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實現對自己的控制,增強自己向前的動力,完善自己的學習目標,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措施不斷進行完善。
如今的初中生本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于青春期,所以在學習方式上也比較不喜歡老師一味灌輸,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本就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就更不用說更加靈活地去應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了。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經常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聯系起來,這樣就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老師不僅可以通過講解的方式去讓學生進行學習,也可以在教學的時候通過更多的情景模擬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由此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采取更多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老師可以采取成功教學法,在課堂展示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提問方法,這樣就能及時發現不同學生欠缺的地方,并且及時得到指導,讓學生對自己擁有更大的自信,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積極地自主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在老師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學生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在心中會有更多的不解,這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會讓學生在心中產生一些矛盾,這樣就會讓學生對原來已經形成的知識架構形成一些懷疑,在心中就會有更多的疑問,也就是會出現更多的矛盾,這些新的疑問和矛盾讓學生本身已有的認知架構會失去它原來的平衡,為了讓這個平衡能夠得到調節,學生就會更加樂意去進行學習,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矛盾。這就需要老師抓住這個機會,應對學生比較迫切的心理,對學生心中形成的疑問進行解答。老師應該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提出更多的能夠讓學生樂于學習的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得到更多的自信,也能獲得更多的樂趣。
給學生傳授知識,不如給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豐富。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斷去培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也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這些也是現階段的新課程標準改革過程之下提出的主要的教學建議和目標。以前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在接受知識后進行記憶,并不斷模仿、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只重視考試,不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而現階段的學習方式,是適應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所提出來的,它需要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不斷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創新。
新課程標準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勇于探索的學習者,也更加需要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者,只有真正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需要,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思維,促使自己不斷學習,不斷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更多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