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縣楊家廠鎮綠化小學 陳又元
由一道思考題引發的思考與建議
湖北省公安縣楊家廠鎮綠化小學 陳又元
從平日課堂教學的觀察來看,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教者以及教材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數。用字母來表示數的確能夠簡明、概括地表達運算定律、公式和一些數學結論,更容易看懂,更便于記憶,而且學生對此也很感興趣。
字母;結論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有這樣一道思考題:
14、21都是7的倍數,14、21的和是7的倍數嗎?
18、27都是9的倍數,18、27的和是9的倍數嗎?
就題中的數字,學生通過分析解答出來之后,我意猶未盡,心里隱隱感到些許遺憾:時間一長,數字一變,同學們還能迅速做出來嗎?于是,我大膽地引入字母,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師:(出示篇首提到的思考題)我們已經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那么大家一定能做出這道思考題!
生1:14、21的和是35,它當然是7的倍數;18、27的和是45,它當然是9的倍數。
師:說得對。大家進一步思考一下:把每小題的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因為14、21都是7的倍數,所以14、21的和是7的倍數;因為18、27都是9的倍數,所以18、27的和是9的倍數。同學們能運用我們過去所學的知識,講講其中的道理嗎?
生2:把14看作7×2,把21看作7×3。它們都是7的倍數,它們的和一定是7的倍數。7×2+7×3=2+3×7。
生3:18(9×2)、27(9×3)都是9的倍數,它們的和一定是7的倍數。
師:很好。這是運用了我們所學的什么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生4:逆用了乘法分配律:a×c+b×c=(a+b)×c。
師:這當中有什么規律嗎?是不是兩個數都是某個數的倍數,這兩個數的和就是某個數的倍數?
學生沉默。
師:我再出一題:甲、乙兩數都是c的倍數,甲、乙的和是c的倍數嗎?
生5:因為甲、乙兩數都是c的倍數,反用乘法分配律:a×c+ b×c=(a+b)×c。所以,甲、乙兩數都是c的倍數,和也是c的倍數。
師:a×c、b×c都是c的倍數,a×c、b×c的和是c的多少倍?
生6:(a+b)倍。
師:看來,大家已經明白了如果兩數都是c的倍數,那么它的和也是c的倍數。
從上面的教學片段中可以看出學生逆用乘法分配律,完美解答了這道題,這表明第二學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他們懂得使用運算定律進行一般性的推理和運算。
從學生的討論發言中可以發現他們理解了乘法分配律,這些運算定律能在學生心中扎根,我想首先應該得力于用字母表示數。接下來教師引入字母后,學生順利用字母揭示了這一規律,令人驚喜。這樣就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抽象思維能力,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正如華羅庚所說的“數學的特點是抽象,正因為如此,用符號表示就更具有廣泛的應用性與優越性。”
不久,在學生學習完第二章第二節“2、5、3的倍數的特征”后,我還是擔心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天長日久,以后不能辨別,因此我利用下面這道題引導學生利用字母推導數學結論。

為什么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只要看個位數?為什么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要看各數位上數的和?(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十三頁的思考題)問題:1.請同學們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由①和②兩個等式,大家得出了什么結論?
2.③等式運用了哪一運算法則?
3.⑤和⑥等式運用了哪一運算法則?為什么運用這些運算法則?4.怎么看出⑥等式前一類數能被3整除?
5.若abcde表示一個數,如果e是2或5的倍數,那么abcde就是2或5的倍數。大家能用上面的推理方法加以證明嗎?6.誰能用字母表述3的倍數的特征?
案例中用字母推導數學結論,不僅滲透了符號化思想,還簡明地滲透了轉化思想、分類思想等等。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用字母來推導這兩個數學結論,即使增加了一點難度,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合上述,建議在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八頁思考題增加一問:甲、乙兩數都是n的倍數,它們的和是n的倍數嗎?或者在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十三頁思考題的末尾加上一小題:“請你說明:用a、b、c、d、e分別表示一個數萬、千、百、十、個位上的數,如果a+b+c+d+e是3的倍數,那么abcde就是3的倍數。”
[1]饒優煌.“乘法分配律”教學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8(10).
[2]吳新超.“乘法分配律”教后隨感[J].湖南教育(數學教師),2009(9).
[3]趙存煥.淺談小學數學中如何巧用乘法分配律[J].學周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