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王 軍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高效課堂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王 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教學情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改進,使課堂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主動分析數學知識,認真探究教材中的數學問題。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從多個方面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既要把握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認真研讀教材內容,還要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綜合各方面因素設計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環節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引導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在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時,教師要從學生的思維習慣入手進行指導,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啟發,使學生通過探究、思考、猜測、驗證等環節發現新知識,全面提高他們的數學探究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深入,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時間,并鼓勵他們大膽展示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通過教師的鼓勵,學生的被動學習思想轉變成了主動探究學習,并通過積極思考促進新發現和已有知識的聯系,增強他們的學習成就感,使探究活動在快樂的情緒下進行,高效地完成所學內容。例如,在教學“方程”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了教材內容后,讓他們根據方程的定義自己列出一個方程。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充分運用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方程。在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寫出來的方程進行指導,對正確寫出方程的學生進行表揚,讓他們獲得學習自豪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出現錯誤的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正確認識方程,學會正確寫方程。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中,課堂氛圍活躍,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掌握了學習內容,實現高效學習。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要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下掌握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由于學習能力不同,一些學生不能有效掌握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把學生2~6人分為一組,讓他們在小組成員的合作討論中理解知識,完成學習內容。例如,在教學“認識負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中內容的基礎上,讓他們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對負數概念的理解,并舉例說明。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討論中進行了思維拓展,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對負數進行了理解,有效掌握了所學內容,促進數學思維的深入發展。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在任何環節都想展現自己最好的方面。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探究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以任務為指導,向自我發起挑戰,通過認真分析和思考,通過探究掌握教材中的概念,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深入。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教師在保證任務的引導性和啟發性外,還要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使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探究任務:利用學過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能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推導,促進他們的思維深入發展,讓他們掌握教材中的新知識,實現高效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入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可以激發他們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快速把知識進行整理,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加快對知識的掌握。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入到新知識的閱讀分析中,通過思考提取有效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在設計數學問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出他們思維的切入點進行設計,使他們通過認真思考找出問題的突破口,高效完成學習內容。例如,在教學“認識分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趣味問題情境: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找到了16個桃子,平均分這些桃子,師徒四人每個人能分桃子的幾分之幾?在趣味性的問題中,學生認真分析了分數的概念,并結合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分析,找出了問題的切入點,得出了正確的答案。在問題教學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了數學知識,讓他們在運用過程中深入理解,有效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數學學科的內容和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利用豐富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發揮思維的活躍性,深入探究數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積極和他們進行互動交流,利用教師的數學知識和教學魅力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喜歡上數學學習,為了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進行主動探究,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