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馮 磊
創設教學環境,體現新的特色
——談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
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馮 磊
什么是課堂教學的創新?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憑借良好的教學素質,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實施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實踐活動。所以,創新最關鍵是要有特色,下面就“創新”談談自己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和處理,以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理念,在具體處理時,要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一)教材內容要體現生活化
人們對數學的認識源于生活實踐,因此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課堂教學時,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學生身邊的事中挖掘數學內涵,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靈活地處理教材,合理地收集和整理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補充、替換課本中的例題或習題。
在教授《加減法應用題》時,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目對課后練習作了補充,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
1.老師教三(A),三(B)兩個班,三(A)班有42人,三(B)班有40人,老師每天要批《補充習題》多少本?
2.第一單元測試中,一位學生計算得了45分,其他題目得了50分,他考試得了幾分?
3.學校開運動會,每班選8個男同學,8個女同學。我們班有幾個不是運動員?
4.請你當小老師:講臺上有40本《補充習題》,我們班還有幾個同學沒有交?第一組交了4本,還有幾個沒有交?
以上這些事例就在學生的身邊,學生很樂意去思索,去動腦。這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開拓了學生的數學視野,啟發他們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樂意學習數學。
(二)教學內容要有吸引力
數學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容易讓人感到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想方設法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包裝教學內容,在上一些練習課時設計一些闖關的游戲或探險的游戲,學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了。
在教授《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內容時,課前我先由游戲引入:請四個小朋友做報數的游戲。報數字1,第一位小朋友站起來;報數學2,第二位站起來;如果報5,還是第一位小朋友站起來……按這樣的順序報下去。報完一組數字后,提問學生:如果老師報18,誰站起來?報37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課堂內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這樣處理教材,使枯燥的除法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吸引學生去探究知識。
創新的教學,要求我們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再是統一要求,千人一面。應該是豐富多彩,根據不同的學生實際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宗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使個性得到發展和張揚。其中包含了兩層意思:
1.針對不同的教學個體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重視差異,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探究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讓全體學生參與,讓學生通過探索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可靈活采用“問題教學法”,“討論法”,“探究法”等。如:在教授“筆算減法”這部分知識時,先讓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交流,跟同桌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樣做,最后全班交流。學生因為差異,選用了非常多的方法,很多種方法超乎我的預想,然而,這正是學生多樣性的體現。
2.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實行優化組合的教學方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如,使用情景教學法導入,在新課展開時用討論教學法,實踐操作教學法,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新課結束時,可用談話法讓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和體會。
教學方法要因人而異,因內容而異,充分發揮師生的個性和創造性,達到多樣化的統一,同時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讓學生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營造一個積極進取的課堂心理環境,使學生在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探索、創新。教學語言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載體。如果說教材處理的創新是教師創新能力的體現,那么教學語言的創新就是教師教學創新的外在表現。創新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勇于探索、實踐,獲取知識的外在力量。從這一點上來說,教學語言也是一種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要做到準確規范,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如:兩個圖形“完全相同”,“完全相等”,“面積一樣”,“形狀一致”等詞語的表達,有時就相差一個字,但意義完全不一樣,教師自身的語言表述要正確,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孩子發言中的錯誤。
其次,創新的語言還要有智慧,具有幽默感,充滿情感。課堂上適當地講個笑話,舉個夸張的反例,能使嚴肅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許多。如:填寫單位名稱:爸爸身高 1.75( ),有的學生填了厘米。在糾正這樣的錯誤時,可以拿出一把刻度尺,學生找到2厘米的長度,開玩笑地說,誰的爸爸連2厘米都不到呢?學生們笑了,問題解決了,課堂輕松了。
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從評價中看到自己的成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創新的評價要求教師要保護和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創造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等第取代成績,鼓勵取代諷刺,表揚取代批評,笑容取代嚴肅等方式,使每位學生能受到精神的鼓舞,使每位學生都盡力地去表現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敢于表述自己的觀點,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發揮課堂教學中的諸多應素,形成創新的教學風格,培養具有創新的學生,是我們教師的執著追求。我們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品位,在新課程的理念下不斷創新、保持和發揚自己的個性,做一個特色鮮明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