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富士康實驗小學 朱風林
小學數學教學中電教手段的實施策略
江蘇省淮安市富士康實驗小學 朱風林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新穎的課件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數學中不僅僅只有公式理論,還需要巧妙智慧的語言將認知的過程、思考的結果表達出來。尤其是在小學數學課堂,由于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成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中,不斷改革教學措施,將電教教學手段逐漸引入課堂。本文就如何改革小學數學中電教措施做了較深入的探討。
小學數學;多媒體;改革措施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本身還保持著純真。教師作為他們的第二任老師,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行為上,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同時,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行為會深深刻在他們的腦海里,甚至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影響。所以我們教師不僅僅要傳授他們知識,也要讓學生學會怎樣用清晰、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上,教師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然而由于教師的疏忽或是教學不嚴謹,往往會造成學生的錯誤模仿。有些教師在將多媒體引用到課堂的同時,也要注意使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以及合理使用網絡圖片等等。
例如,曾經聽過一節小學一年級的公開課,教學整數的讀作和寫作時,學生總是將整數寫成“一百八(180)”、“一百二(120)”、“三百六(360)”……后來在聽課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是教師在多媒體上的數學用語不規范,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把整數說成一百八(180),漏掉了“十”,由于教師的不嚴謹,將“一百八十”說成“一百八”。所以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十分大,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嚴謹。
又例如,在教授二年級的學生乘法口訣時,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多讀多背。學生在剛開始背的時候通常會很認真,但是背著背著就會出現錯誤,如“六六三六,五五二五,九九八一……”有些教師覺得學生只要能夠背出來就行了,卻不知道糾正學生的數學語言。殊不知正確使用數學語言既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正確的應是“六六三十六,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雖然區別不大,但是一點點小小的錯誤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造成大紕漏,在數學上要時刻做到嚴謹。
當學生對數學有了一定的認知后,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引入生活道具,創造一些生活場景。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圖片,在數學課堂上需要的時候可以放在PPT上,或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視頻,以此來輔助教學。
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一些生活中的角色,如菜場的阿姨、商場的銷售員、客人等等,讓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去經營各自的生意。
例如,學習了兩位數以上的加減法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發虛擬貨幣100元,并只允許他們用這100元買到盡可能多的東西。讓部分學生扮演不同的商人,并且計算怎樣組合銷售商品才最賺錢,教師再利用PPT將每個學生的收支情況繪制成表格隨時反映出來。這樣學生肯定會絞盡腦汁,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多媒體設施模擬數學教學情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這樣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體會到數學所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數字轉化成生活化的語言,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極大提高。
又如,在教學“認識時間”的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時鐘放在PPT上,并模擬一些生活場景,如問學生平時幾點起床、幾點吃午飯、幾點放學、幾點睡覺等等這些學生最熟悉的時間,并讓學生親自手動撥出這些時刻。通過撥動鐘表告訴學生時間一秒一秒地走動,看似走得很慢實則相反。這樣在教會學生認識時間的同時,又告訴他們要珍惜時間,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又如在教學“大小比較”問題時,可以通過提問學生爺爺奶奶的年齡、父母的年齡、腳的尺碼等等來進行直觀的比較。
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要使中學生充分融入課堂,就要讓書本中的知識貼近學生,易于接受。現在數學課本中公式化的概念比較多,而且大都抽象難懂。小學生由于處于兒童時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并不能深刻理解書本中的概念。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數學課本中概念化的知識點轉變成生活化的語言,甚至是貼近學生年齡層次的語言。
例如,在教授“相遇和追及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追及問題小動畫,如教師可以制作“相遇、超過、追及、相向、同向、相隔”這幾種動畫,動畫要生動有趣。在課堂上若遇到這類問題,教師就可以不斷播放動畫,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這樣不僅為學生建立了生動形象的數學模型,還鍛煉了他們的邏輯能力。通過多媒體真實地模擬動畫教學,使得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數學語言,而這些語言如果只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口頭講述,學生可能很難理解,然而通過簡單的多媒體動畫,學生便能在簡短的時間理解書本中晦澀的概念。
通過以上幾種教學方法,我認為作為一個數學老師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對電教教學的改革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只是枯燥的公式,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其實很有趣,數學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天都會接觸應用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服務于人類。要讓數學更加生活化,讓學生熱愛數學這門學科,才是我們教師的職責。
[1]鄧麗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3(05).
[2]衛麗君.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數學語言能力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2).
[3]耿文萍.讓學生有條理地應用數學語言[J].小學數學,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