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 高建芳
導學案在分層教學中的設計策略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 高建芳
現代教育倡導“為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的全新教育理念,這也是對初中教學一種前所未有的沖擊,要求新時代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加鮮明、具體,因此根據初中學生的學情,在同一個班級中進行分層教學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落實分層教學,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呢?怎樣讓十三四歲的孩子們能夠進入輕松愉快的環境,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呢?要做到這些,唯有教師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精心編制導學案。本文就是由探討導學案在分層教學中的設計策略而流于筆端的,旨在與同行共勉。
導學案;分層教學;設計
一份精致的導學案不僅是學生的學案,更是教師的導案,有雙向作用。教學實踐表明,導學案的前置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在原有的舊知基礎上溫故而知新,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因為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因此,導學案的設計應該具有層次性的特點,能夠激發不同層面學生探究的熱情,從而在課堂上愉悅接受知識。
一份精心設計的導學案凝聚著一個備課組的智慧,同時也體現了不同教師班級學生的學情特點。導學案設置的“導”與“學”的內容是統一的,可以將知識分為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一是對舊知的復習;二是在舊知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探究;三是對新知識的理解拓展。
例如,在設計“平方根”第三課時的導學案時,學生已經學習了部分與平方根相關的知識,可以這樣編寫“鞏固舊知”部分的導學案:
(1)填空:
①10的平方等于100,10被稱為100的_______,100的________記作10。
②若一個________的平方等于m,則這個________叫作m的算術平方根,m的算術平方根記作________。
③已知x+y的平方等于(x+y)2,那么x+y是(x+y)2的平方根嗎?
【設計意圖】用數字來說明算術平方根是簡單明了的,用字母來說明就顯得有一定的難度了。導學案中②是對算術平方根的概念的認識,而③則是闡明觀點,難度更大一些。不同的學生會做出不同的應答,但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復習已學過的知識。
(2)填空:
③完成下列表格:

x20 4 9 0.49 949 x
【設計意圖】第一個是能夠直接得出整數答案的計算,而后面的兩個則需要學生利用計算器來求值,①與③盡管類似,但也體現了分數的算術平方根的特點。這些都是對舊知的復習,也具有由易到難的特點,同時也為學習新的知識——平方根奠定基礎。
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材料是很重要的,可以通過學生親歷“自學導航”后學情調查,也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質疑,還可以通過個別學生的答疑,選擇適合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材料。
還是通過平方根的學習環節來說明材料的選擇。既然學生都清楚了平方根的概念,可以認知a和a2的關系,那么,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運算,得出一些簡單數字的平方根。
請寫出下面各數的平方根,想一想有什么發現?
(1)64:_____;49:_____;81:_____;
(2)0.01:_____;0.36:_____;0.0001:_____;
(3)0:_____;
(4)-16:_____;-0.25:_____。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整數和分數都可以得出平方根;0的平方根還是0,負數不可能有平方根……這類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選擇的材料具有代表性,也具有分層性,學生在探究中明確道理,體驗規律。
當然在這一環節,可以通過將現有材料加深難度來激發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合作學習;將信息從不同的層面多向交流,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而且能夠激發合作探究的團隊精神,在互助互動中融合不同的智慧,從而使不同層面的學生自然有了各取所需的長足進步。
在導學案中進行達標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新知,設計一些典型的、有一定梯度的練習題是必要的,唯有讓學生進一步實踐,把所學到的新知轉化為“做題”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科素養;這類訓練不但檢測課堂學生掌握新知的效果,還能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效地提升學生學會釋疑、學會解疑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
總之,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需要教師精心編制的導學案去“誘發”他們的思維,“引導”他們的探究,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將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作一種享受、一種渴望和一種永不滿足的追求。
[1]劉繼榮,靳潔蓉.讓導學案離學生更近一些——初中數學導學案中問題設計的策略[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5(10):21-21.
[2]韓樹紅.初中數學導學案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2013(6):38-41.
[3]李平.初中數學應用分層教學法的設計與實踐[J].數學大世界,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