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劉集初級中學 梅德斌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實踐與思考
江蘇省儀征市劉集初級中學 梅德斌
在數學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為學生學習創設合適的情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習更加輕松。本文探討的就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整合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如果能夠將其運用在數學教學中,使得信息技術成為與數學新課內容以及課程實施高度和諧的有機組成,就能很好地順應新課改的理念,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本質,捕捉到學習數學的小樂趣,從而更高效地學習數學。
數學課堂對于學生而言往往是枯燥難懂的,但是如果老師能夠創設一個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就能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愿意去主動學習和接收知識,從而讓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如在進行蘇科版初中數學中“圖形的運動”一課的教學的時候,如果老師直接按照傳統的方式將圖形的運動分為“平移”和“旋轉”兩種,然后分別介紹,想象能力不太好的學生可能聽不太懂,而且課堂氣氛也會比較沉悶,學生容易感到困倦。但是如果老師能夠引入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制作一個演示課件,利用多媒體來傳授抽象的圖形知識,學生就能夠很直觀地去理解圖形究竟是怎樣運動的。同時,課件上還可以設置一些圖片或者影像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
像這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就是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很好整合的一個典型例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積極性更高,學到的東西更全面,效果更好。
很多時候數學學習的內容都是很靈活的,如果只是靜態地學習數學,很難深入地理解。因此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靈活的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有必要想辦法“化靜為動”,從而使得知識能夠被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在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如很多立體圖形的知識涉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數學靈活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展開與折疊”這一內容的時候,看標題就知道,肯定是要求學生在腦子中有一個動態思維的過程,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去口頭講解這部分內容,能力不足的學生就很難理解,此時信息技術就是一個十分有效可行的辦法。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教學:折疊的時候是怎樣的,一步步展開又分別是怎樣的。有了具體的立體圖形與展開圖形的變化過程,就能使得靜態的東西動起來,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了相關內容。同時,有了這個動態的教學,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能夠很好地得到鍛煉,在面對相關題目的時候,可以試著在自己的腦海中完成這一動態的過程,從而達到完全掌握的效果。
通過信息技術使得教學能夠更加形象具體,甚至達到化靜為動的效果,對于學生的發展是十分有益的,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協同作用,更加直觀地去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的學科,很多學生學習起來都會感覺有些困難,如果能夠通過信息技術來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仿真化處理,讓形象思維貫穿在教學之中,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就能夠將學生帶入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如在學習蘇科版初中數學課本中“勾股定理”一章的內容時,學生其實是會覺得有難度的,尤其是到后面,學習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應用的內容時,就需要學生一定的解題能力了,而信息技術的引入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能夠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作出動態直角三角形,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三邊長度關系的探索與比較,再引導學生得出勾股定理的結論: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對于勾股定理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好地進行理解與應用,以后面對復雜的相關類型題目,學生也能夠回想起畫板上的動態直角三角形,從而將題目看得更清楚簡單,解題思路也會更加清晰起來。像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實現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化抽象為具體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從而使得重難點得以突破。
上述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動手進行操作和思考探究,使得學生多處感官得到有效刺激,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其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得復雜的內容變得容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更好地學習和應用知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練習形式過于單一,教師無非是布置作業,讓學生定期交上來再批改,才能夠得到反饋,這樣的反饋其實是不夠的,因此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使學生練習的形式變得多樣化,從而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
要知道練習不一定是要在課下,課堂上的練習更重要。因此在每個知識點教學結束以后,老師就可以通過提前做好的PPT課件上的題目來檢測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讓學生當堂練習,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后老師再給予詳細的講解,更好地促進學生鞏固課堂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制作PPT時,所選的題目一定要合理,必須緊密貼合當堂內容,并且難度要適中,題量也要合理,好好把握一節課的時間,確保課堂的完整度。在學生思考與計算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走動觀察,對于完成情況好的同學給予必要的表揚,正在絞盡腦汁的同學給予鼓勵與小小的提示。在講解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突出重點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同時,PPT的設計可以生動有趣一點,讓學生可以捕捉到學習的樂趣,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大大增強,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練習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必須與聽課緊密結合,才能更有效地鞏固知識。因此,老師對于練習的效果必須高度重視起來,合理設置課堂練習,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還沒有弄懂的問題得到及時反饋與解決,從而學習成效更高。
綜上所述,如果巧妙應用,信息技術對于數學教學是有著很大幫助的。因此教師需要認真思考、不斷嘗試、不斷探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設置課堂教學,讓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完美整合,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