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江西贛州 341600)
三位一體閱讀教學的有效整合與教學實踐
劉麗
(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江西贛州 341600)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求教學工作者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使學生改變以往對語文課文內容的朗讀方式,加強其對語文課文的精讀和略讀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提高語文閱讀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語文課文的閱讀速度,并提升其閱讀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式的培養和引導,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根據課文內容的重要與否,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通過精讀、略讀以及課外閱讀這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使語文閱讀教學達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精讀;略讀;課外閱讀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閱讀,顧名思義,即默讀或朗誦文章。俗語有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指導其養成正確的閱讀方式,這是極其重要的。
葉圣陶說:“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運。”可見,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才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中之重。精讀,就是通過對課文內容的仔細研讀,把重要句子和字詞進行反復推敲,并掌握其在文章中的內涵,而且對一些比較生澀難懂的句子要深入鉆研,不僅要知道它們的字面意思,還要感知其真正的含義,以此方式把重要的文章理解透徹。而略讀,又被稱為跳讀或瀏覽,這是一種進行快速閱讀的方法。通過對文章的快速閱讀,掌握文章的大概內容,這種閱讀方式對文章大意的理解有著顯著的效果,而且既省時又高效,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目有著顯著的作用。另外,我們都知道,一篇文章必定有需要精讀的部分,也有需要略讀的部分,只有精讀和略讀這兩種閱讀方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使閱讀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并得到學生良好的反饋。所以,不可否認,精讀與略讀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此,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通過對文章中的重點部分進行精讀,打開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思考文章中重要句子所蘊含的意思,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想想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用意和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要傳達什么樣的人生感悟給廣大讀者,這樣才能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去,走近作者,走進閱讀。例如,對小學五年級上冊《竊讀記》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整篇文章,在讀文章之時,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竊讀?“我”是怎樣竊讀的?“我”竊讀的感受是如何的?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研讀這篇文章,通過對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和理解,并認真思考,獲得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在精讀文章的過程中,思考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深入思考,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中的細節,從而達到精讀文章所產生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精讀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略讀是閱讀的一種有效形式,很多教師忽略對學生略讀能力的培養,導致在考試或者閱讀上浪費很多時間,不能快速抓取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事實上,很多時候,閱讀只要求讀者能大致了解文章內涵,而通過略讀,可以快速地掌握文章大體意思,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也能節省大量的做題時間,學生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進行對另一篇文章的學習。例如,對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走遍天下書為侶》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整篇文章,采取限定時間的閱讀方式,讓學生提高閱讀的速度,并在閱讀文章之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獨自駕舟旅行,作者為什么會選擇帶一本書作為自己的伴侶呢?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略讀這篇文章,概括作者這樣做的原因,并思考: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廣大讀者什么道理?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從而對這篇文章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這篇文章。
閱讀對一個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學生的語文成績得以整體提升,還能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以及陶冶學生的情操等。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僅憑借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進行閱讀,這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小學生可以通過對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文學著作或者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的品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受名人的感染,形成優秀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健康發展,快樂成長。通過博覽群書,積累語言,在寫作之時方可發揮重要作用,使學生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成就感,從而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例如,通過閱讀《世界偉人的兒童時代》,學習偉人所具有的良好品德,并深知想要獲得成功,就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通過課外閱讀,學生認識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并因此更加勤奮讀書,加倍努力學習。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其閱讀方式是極其重要的。學生要根據文章內容,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對于一些重要的文章,要采取精讀的方式,即要仔細研讀,反復推敲,要逐字逐句地進行深入理解和思考,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要告訴讀者的深刻道理。但是,并非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精讀,對于一些文章需要獲取更多信息,汲取大量的知識,要學會略讀。尤其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著重掌握略讀的方法,從而做到博覽群書,對所讀書籍都有大致的了解,這樣才能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精讀、略讀以及課外閱讀這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把更多更廣博的知識收入囊中,做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可根據閱讀教學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閱讀方式,使語文閱讀學習變得簡單高效,從而提高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進行對語文閱讀的學習,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和水平。所以,精讀、略讀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明顯的作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為此,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實踐,使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成績。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曹明海.小學語文教育智慧論[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4]張彩萍.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J].知識經濟,2009,(14).
[5]吳蘇舟.初探語文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04).
[6]牟英梅.改革課堂閱讀教學,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0,(02).
劉 麗(1984—),女,江西信豐人,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