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生
(玉山縣第五中學,江西上饒 334700)
實現初中生物創新教學的途徑
邵長生
(玉山縣第五中學,江西上饒 334700)
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強調創新教學,因為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都對現在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因此,老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的約束,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探索如何進行創新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好初中生物教學的價值,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初中生物;創新教學;途徑
在新的教學時期,每個學科都有了新的教學要求,初中生物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創新教學,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生物思維和綜合能力。在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受到全新教學理念的引導,并且能夠選擇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讓整個教學過程都迸發著活力。對此,教師必須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展開深入的教學研究,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出發,選擇更加科學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提供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實現初中生物創新教學的有效策略。
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來說,一個科學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與考試技巧的傳授。對此,教師要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內涵。就以動植物細胞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主要引導學生了解細胞的知識。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讓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進行機械記憶,而應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的本質,能夠理解動植物細胞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于是教師可以借助動植物細胞的模型對學生進行直觀的講解,學生可以更好地知道動植物細胞有哪些結構,比如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并了解這些結構具有哪些功能。同時通過觀察,學生能夠發現動植物細胞的區別所在,比如植物細胞具有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細胞壁、葉泡等結構,從而展開深入的探討,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教學理念進行了有效的創新,樹立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指導,從而幫助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更佳的成果。
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機械,使得教學效果非常有限。為了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讓課堂真正迸發活力。就以生物圈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主要引導學生學習種群、群落等重要的生物概念,教師如果按照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灌輸,不但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久而久之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于是教師可以根據這樣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完成合作學習,深化對知識點的探究和理解。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交叉分組,讓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后進生,實現共同進步。接著,教師再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制簡單易懂的導學案。最后,則是引導學生利用導學案完成探究性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導學案發展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識點,形成獨到的思維見解。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新,不但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鍛煉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樹立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
在現代教育潮流的推動下,教學工具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了大規模的創新,為教師開展高效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于是,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創新的教學工具來提升教學效率。還是以動植物細胞的教學為例,比如在課堂導入環節,考慮到這些知識有著較強的理論性,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來引入多元化的素材,學生看到這些圖文并茂的知識感到更加有興趣,從而能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讓教師教學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再比如在課堂講解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將動植物細胞的模型直接地展示出來,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這些知識,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學生理解起來更加方便,同時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來刺激學生,可以讓學生收獲全面的學習體驗。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運用創新的教學工具,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加有效地進行創新教學,滿足新時期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因為,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拔苗助長。一節課并不能夠真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但是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引導學生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考量一些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有效的生物教學并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而是要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拓寬學生的學習道路。就以血液循環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主要引導學生了解血液循環的路徑。于是教師創新傳統的理論教學,用一些新穎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排練,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表示血液循環中的各個環節,再要求學生充分展開想象,以血液循環為引導展開劇情的設計。將基礎知識與表演結合起來,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好理論知識,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活動形式,用更加新穎的活動來組織教學,不但達到了同樣的教學效果,還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學習生物的樂趣。
與物理、化學學科一樣,實驗教學也是生物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過去的教學中,實驗教學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學生的實驗思維與實際操作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須對實驗教學進行創新。比如,在引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時,教師不再按照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演示,而是先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知道這兩個類型細胞的區別所在。于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這些知識點的內涵。比如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只需要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而觀察口腔上皮細胞需要在載玻片上滴生理鹽水,這就是因為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細胞沒有。這樣一來,實驗教學改變了傳統模式,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實驗教學進行有效創新,讓整個生物教學體系趨于完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實現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是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新課程改革主流教學思想的必然要求,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生物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并且,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未能達到理想的要求,也讓學生形成了枯燥無聊的刻板印象,實現創新教學來改變這樣的現狀是勢在必行。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實現初中生物創新教學的重要性,首先從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創新,更加科學有效地指導課堂,其次對教學活動的組織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這樣一來,教師從多個層次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創新改革,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整個生物教學體系的進步。
[1]謝火堯.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4).
[2]徐亞芹.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9).
[3]趙進,陳士元.對待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師要規范更要創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8).
[4]杜迎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整合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6,(12).
邵長生(1964—),男,江西玉山人,玉山縣第五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生物教學。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