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武堅鎮周西小學 陳小芹
運用電子書包,構建開放式數學課堂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武堅鎮周西小學 陳小芹
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鮮事物,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吸引著每位學生走進數學課堂,自主探究,團結合作,平等地接收同等質量的教育,這就是一種民主。電子書包的多元化功能幫助學生以一種輕松的方式獲取知識,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數學是一種基礎學科,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電子書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化抽象為具體,更加聯系生活,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加強了學生想象力的鍛煉。利用電子書包,老師可以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認識數學現象,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垂線與平行線》一課中,我教平行線這個知識點就利用了電子書包的多元化功能。我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設計了一堂生動的數學課。我在電子書包上畫出三組直線,讓學生判斷哪組相交,其中直線延長后相交在一起的這組,同學們容易判錯。我把同學分成兩大組,讓同學們自主設計直線的相交形式和不相交形式。同學們興致很高,畫的直線組合多種多樣。畫完后我讓同學們延長自己畫的直線,隨機播放幾位同學的作品,請同學總結規律,最后得出結論:畫出來不相交的直線不一定不相交,不管如何延伸都不會相交的直線才是不相交的。我在同學們得到的結論的基礎上引出平行線: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的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之后我讓同學們借助電子書包的資源,自己尋找生活中的平行線,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答:書桌的兩個邊緣,防護欄的兩根鐵棍等等。
通過同學們提交的答案,我能方便地看到每位同學的答題過程,發現他們的錯誤,照顧到每一位同學。這樣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電子書包,能淋漓盡致地發揮電子書包在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學習數學,尤其是對于處在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更加需要雙手和力量。學習基本規律后,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合作進行深度探究,最終利用便捷的電子書包進行展示。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簡單的周期》一課中,在同學們得出周期的概念后,我讓學生們自主設計一個方案,要求如下:以紅、綠、藍三種旗子為一個周期插旗,前8面由我親自插,接下來的8面由第一、二、三組插,最后8面由第四、五、六組插。我先請同學們獨立思考自己應從哪個顏色的旗子開始插,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最后小組合作交流,將不同的方案拍照上傳,選擇代表展示插旗方案。先由第一、二、三小組展示,同學們的方法多種多樣,我點擊“測驗—答題結果—預覽”選擇學生上傳的方案,有的組采用畫的方式,最后畫著畫著就出錯了,有的組采用計算方式。第四、五、六小組展示完后,我在電子書包上依次查看點評,最后同學們通過激烈的爭論,總結出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尤其是在旗子越來越多的情況下。
這種教學模式發揮了電子書包的測評優勢,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示完不同的方案,方便老師的篩選點評,又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而電子書包的交互功能恰恰能為學生提供這樣一個趣味學習數學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鞏固新知,開闊視野。游戲不僅可以放松學生的身心,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還能使學生在游戲中探尋規律,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
比如,我最喜歡帶領學生玩闖關游戲,探究新的規律,同學們也玩得很開心。電子書包能使每位同學參與游戲,游戲內容當然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關。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簡單的周期》一課中,為了深入了解周期的形式,我請同學設計游戲,每道題的分值也由同學擬定,同學們設計的游戲如下:
第一關:將A、B、C、D四個字母按以下順序排列:
BCDDABDBCDDABD……求第64個字母( )。
第二關:將1到50個號碼順次發給“熊大”、“熊二”、“光頭強”和“奇奇”,48號將會落在誰手中?
第三關:校運動會上,在學校甬路一邊可以插20個旗子,有紅、綠、藍三種顏色。請同學們設計一種周期插旗子的方案,使最后一個旗子的顏色為紅色。
我來操作電子書包,前兩個游戲以搶答的方式進行,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最后一道題難度增加,限時展示。開始,有的同學很快完成,而有的學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同學們的答題速度明顯加快。最后我利用電子書包統計結果,通過統計圖我能很好地了解學生課堂知識的內化情況,同學們也能深入了解周期的規律性。
電子書包的互化功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平臺,電子書包評測的優勢既使老師檢測了學生,也使學生鞏固了知識,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電子書包具有“自主設計,認識現象;深度探究,助力合作;游戲延伸,探尋規律”這些優勢,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化,為學生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也使老師很好地與學生互動。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尤其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是教學模式的巨大改革。